学术投稿

社区老年性痴呆患者护理探讨

刘晓玲

关键词:社区老年性痴呆, 早期识别, 社区护理
摘要:为初步探讨社区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性别、疾病、家庭、社会因素及其关系,为提出护理防治对策提供依据.对我社区居民150例老年人进行访谈及病史回顾,分析做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老年痴呆患者发病率为14.7%.因此重视社区老年痴呆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建立有效的保健网络是防治社区老年性痴呆极为重要的措施.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笔式胰岛素注射器针头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对笔式胰岛素注射器针头使用的相关知识及行为现状, 探究揭示其影响因素,以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笔式胰岛素注射器针头使用情况调查表,对1342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74.74%的患者知道重复使用针头带来的危害,在笔用针头的认识和行为上,不同文化程度者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但仍未能大幅度指导行为正确的效果性,仅有8.94%的患者一次性应用针头;而随病程迁延,一次性应用率递减.结论:经济是糖尿病患者不能正确使用胰岛素笔用针头的根本因素,在寻求各种解决路径同时并重健康教育干预,确保针头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徐辉全;戴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42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2007年间收治的42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治愈40例,死亡2例.结论:及时诊断和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是提高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李忠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妊娠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产科处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不会增加ITP的发病率,也不会加重ITP患者病情.

    作者:余丽敏;李增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围手术期病人低温预防及护理

    目的:防止手术病员在术中及术后出现体温过低(即中心体温<35℃)保持病员中心体温在36℃以上.方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设法提高手术室及病室温度(手术室22-24℃,病室18-20℃).结果:通过近3年的临床实践对266例手术病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了病员术中及术后体温过低的发生.结论:围手术期病人体温过低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增加术中、术后并发症,增加病员痛苦.正确有效的保暖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员的治愈率.

    作者:陈德秀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自我保健胜于医药保健

    许多年来的医药费高涨,已使人民深感不安.有不少的青年夫妇为了家中长者患病,需终日拼搏以筹医药费,这真是一人生病,全家遭殃.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这种情况更加日益加重.

    作者:赵瑜飞;尤敏玲;周亚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沟通技巧在ICU的运用

    沟通的定义是指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传递的过程.人们在进行沟通时可发生两个水平上的交流,一个是内容方面的,另一个是系统方面的.

    作者:曹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卵巢癌病人化疗的护理体会

    卵巢癌是病死率高妇科肿瘤,因其发现时期较晚,失去手术时机,因此化疗已成为晚期卵巢癌治疗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铂金属络合物或酰合物可与DNA结合引起交叉反应,破坏DNA的功能,并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作者:杨媛;王倩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术前访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护理体会

    目的: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方法: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一起为病人进行术前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对这种术前访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比较满意,满意率为95%.结论:增强护患之间的信任感,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工作集中化,不影响患者休息.增强手术室与病房护士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了手术室与病房的联系.

    作者:彭雪芬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社区老年性痴呆患者护理探讨

    为初步探讨社区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性别、疾病、家庭、社会因素及其关系,为提出护理防治对策提供依据.对我社区居民150例老年人进行访谈及病史回顾,分析做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老年痴呆患者发病率为14.7%.因此重视社区老年痴呆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建立有效的保健网络是防治社区老年性痴呆极为重要的措施.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肺吸虫病单纯胸腔积液1例报告

    1 背景肺吸虫病又称并殖吸虫病,为我国常见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是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成虫在组织器官中移行,窜扰、定居或斯氏狸殖吸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所引起的疾病.

    作者:吕齐法;樊晓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新生儿窒息10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指出生后一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是产、儿科的紧急情况,是新生儿的主要死因之一.因此,仔细分析其发生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抢救措施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现将我所2003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108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李友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输卵管妊娠符合保守治疗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氨甲喋呤药物及加用米非司酮药物杀胚,对两组阴道流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盆腔包块消失时间,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加用米非司酮组治愈26例,治愈率86.7%.阴道流血时间7-20天,腹痛消失时间5-14天,盆腔包块消失时间7-30天,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为10-21天.与氨甲喋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加用米非司酮可缩短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时间,降低保守治疗失败率.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手术室应用背景音乐对病人血压心律的影响

    目的:观察手术室应用背景音乐,对手术病人心率、血压及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手术患者76例,按手术日期不同随机分为音乐组和对照组,选择单手术日38例,(不愿接受音乐治疗的患者除外),术中播放背景音乐,选择双手术日38例对照组,术中常规护理.对术中意识、清醒、病人播放流行歌曲或轻音乐,观察病人心率、血压变化,结果患者在音乐干预前后血压、心率、降低而未听音乐组心率、血压升高,听音乐组术中恐惧、不适、疼痛减轻,结论:手术室应用背景音乐是减轻手术病人心理应激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汪沛芳;吴朝晖;吴小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一起中学生甲型流感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2008年6月1日-9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蟠龙中学发生一起以九年级学生为主的甲型流感暴发流行.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经市疾控中心派人采集6例病人咽拭子标本,用胶体金法现场检测4例,3例甲型结果阳性(弱阳性1例).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证实为甲型流感暴发流行.

    作者:薛斌;曾凡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盐酸厄洛替尼治疗晚期肺癌1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厄洛替尼(特罗凯)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常见不良反应.方法:分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2007年7月至2008年8月共10例晚期肺癌患者,服用罗氏公司生产的盐酸厄洛替尼(特罗凯)后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9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缓解率(CR+PR)为33.3%,疾病控制率(CR+PR+SD)为66.6%.毒副作用主要为腹泻及皮疹,经对症处理均能缓解.结论:盐酸厄洛替尼(特罗凯)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能有效治疗晚期肺癌.

    作者:曾灵芝;熊超;王宝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对影响健康教育开展的原因分析

    为了加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作者通过对影响开展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与讨论,达到提高护理效能,满足患者需要的目的.使得护理人员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涵上切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亚宁;邓丽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人工流产综合征是计划生育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常规是在无镇痛措施下进行.孕妇在术中容易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胸闷,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恶心呕吐;昏厥,抽搐或血压下降等症状,称为人工流产综合征.

    作者:王颜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异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204例ACVD患者入院时均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其中脑出血53例,脑梗死89例.结果:ACVD患者合并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73.9%,其中脑出血占85.6%,脑梗死占83.2%.心电图表现为ST-T改变及各种心律失常.结论:加强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的分析,对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邵晓鸿;董留琴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利用浅表探头诊断膀胱前壁小肿瘤的优越性

    中档彩色超声仪器大多都配备三种类型探头:腹部探头、浅表器官探头及心脏探头.腹部探头大多对中场、远场组织分辩率较好,而对近场组织内的小肿块容易漏诊,而利用浅表探头对近场组织探查,分辩率明显提高,我们做下腹部B超检查时,大多利用腹部探头对男性膀胱、前列腺、腹腔及女性膀胱、子宫附件、盆腔进行探查,能够对相应脏器的大小、结构及占位性病变做出相应的超声诊断,而对膀胱前壁小肿瘤容易漏诊.

    作者:邢进刚;张君玲;张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我院12例小管炎误诊总结

    目的:回顾分析我科1998年至2006年确诊12例小血管炎,探讨误诊原因,以提高确诊率.小血管炎是以全身血管壁的炎性反应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G)、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等.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数确诊时已为晚期.

    作者:宁桂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杂志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