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围手术期病人低温预防及护理

陈德秀

关键词:围手术期, 低温, 护理
摘要:目的:防止手术病员在术中及术后出现体温过低(即中心体温<35℃)保持病员中心体温在36℃以上.方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设法提高手术室及病室温度(手术室22-24℃,病室18-20℃).结果:通过近3年的临床实践对266例手术病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了病员术中及术后体温过低的发生.结论:围手术期病人体温过低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增加术中、术后并发症,增加病员痛苦.正确有效的保暖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员的治愈率.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的家庭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原因尚未明确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以糖代谢障碍为主,而发生脂肪,蛋白质,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临床上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症状,此病迄今仍无根治办法,患者也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故家庭护理很重要,根据特点分为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作者:刘志强;孟凡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的康复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股骨颈脆弱,稍遇外力就易骨折.为了能使患者减轻痛苦,早日康复,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做好患者康复护理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间对25例老年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指导,收到满意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亚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输尿管阴性结石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可疑输尿管结石而常规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均未确诊的患者直接进行螺旋CT平扫.结果:CT平扫42例患者全部确诊,诊断率为100%.结论:螺旋CT对输尿管阴性结石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可以快速而准确的明确诊断.

    作者:陈又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1081例STD门诊病人的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砂眼衣原体的感染状况调查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赣州市性传播疾病(STD)门诊病人的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砂眼衣原体(CT)感染状况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和免疫层析法对1081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检测CT、UU和MH,及UU和MH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检出CT155例,阳性率为14.26%;UU和MH 426例,阳性率为39.41%,其中UU感染(39.41%)明显高于MH感染(1.76%)和UU+MH混合感染(1.02%).UU和MH对克拉霉素敏感率为93.66%、强力霉素为85.21%、司帕沙星为83.10%、阿奇霉素为78.87%、罗红霉素为78.17%、左氧氟沙星为77.23%、美满霉素为76.05%、氧氟沙星73.95%、洛美沙星为57.75%、交沙霉素为57.25%和红霉素6.33%.结论:STD门诊泌尿生殖道感染者CT、UU和MH的感染率较高,在实验的11种抗生素中UU和MH对红霉素的耐药性强,交沙霉素次之.

    作者:刘宙;黄卫华;彭霞;孙传寿;孙惠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输卵管妊娠符合保守治疗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氨甲喋呤药物及加用米非司酮药物杀胚,对两组阴道流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盆腔包块消失时间,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加用米非司酮组治愈26例,治愈率86.7%.阴道流血时间7-20天,腹痛消失时间5-14天,盆腔包块消失时间7-30天,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为10-21天.与氨甲喋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加用米非司酮可缩短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时间,降低保守治疗失败率.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黄芪桂芝五物汤加减治疗产后足跟痛16例

    笔者采用黄芪桂芝五物汤治疗产后足跟痛16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中,年龄小26岁,大40岁,平均年龄33岁;病程短1个月,长半年,平均3个月;全部病例均自产后1月内起病,自诉足跟痛,行走不利,舌质淡,苔薄,脉沉细.全部病例足跟外观均无异常,X光摄片显示足跟无病理改变.

    作者:郑彩花;刘金栋;郑彩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断指再植的临床实践

    目的:总结110例断指再植的方法和临床体会.结果:再植指成活102例,术后随访,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指的损伤程度,倾底清创,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和多数量的血管吻合是再植成活的主要因素.动静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是断指再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长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医院档案的信息价值探讨

    医院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工作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教研活动和人事、财务、物资等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全部档案总和,是医院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和有效凭据.

    作者:陈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我院12例小管炎误诊总结

    目的:回顾分析我科1998年至2006年确诊12例小血管炎,探讨误诊原因,以提高确诊率.小血管炎是以全身血管壁的炎性反应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G)、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等.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数确诊时已为晚期.

    作者:宁桂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临终患者的心理及其护理

    依据护理心理学理论,分析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提出对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同时配合对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对临终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孙丽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腹泻分类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腹泻仍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发病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性腹泻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影响儿童体格和智力正常发育.近期有隐孢子虫属、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艰难梭菌等腹泻的爆发流行,散发的腹泻为仅次于普通感冒的常见感染性疾病.感染性腹泻以抗菌素类药物治疗为佳.非感染性腹泻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一.抗生素不但无治疗作用,还可能引起肠道有益菌群的减少,导致病情加重.中医治疗则有一定优势.

    作者:裴海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浅谈产褥期母婴健康教育的实施

    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官逐渐恢复正常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新生儿成长发育的一个关键时期.母亲的心理状态以及产褥期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母婴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

    作者:辛晓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浅谈医院开大处方和滥检查的成因与对策

    医院开大处方和滥检查是医疗行业不正之风的主要表现之一,它既损害了医务人员在群众中的形象,又加重了群众负担、侵害了群众利益,因此,群众反映特别强烈.在此,笔者就医院开大处方和滥检查的成因与对策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供同仁参考.

    作者:周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肺吸虫病单纯胸腔积液1例报告

    1 背景肺吸虫病又称并殖吸虫病,为我国常见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是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成虫在组织器官中移行,窜扰、定居或斯氏狸殖吸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所引起的疾病.

    作者:吕齐法;樊晓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尿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检验的自动化进程也随之得到了发展,就尿液分析仪而言,由于它的检测法既简便、快捷、检测项目多,重复性好、标本用量少,故已成为临床上尿液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决不可代替传统的显微镜对尿液有形成分(细胞、管型、结晶、肿瘤细胞等)的检测,特别是尿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符合率一直是检验人员与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且由于尿液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下的检测原理截然不同,报告方式也不同,很难找出两者的对应关系,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直接的核算方式,因此,仪器法只是一个筛选实验,尿液的显微镜检测在尿液检测中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就对尿液的显微镜检测法的重要性做一介绍.#

    作者:袁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的早期护理与康复训练

    腰椎爆裂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病.所谓爆裂性骨折是指椎体骨折块向两侧分离,正位X线片可见两侧椎弓根间距增宽,骨折块向椎管内移位,侧位断层摄影可以显示,以CT显示清楚,并可测出椎管变窄的程度,常损伤脊髓,其所引起的脊髓损伤较重[1].

    作者:程丽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如何正确调配中草药

    中草药调剂是把合乎处方要求的中草药正确调配,提供给患者安全有效的剂型.中草药配伍、调剂的科学性,直接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调剂人员一定要求业务素质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做到调配处方药味齐全、质量合格、分量准确,严防和杜绝差错事故出现.

    作者:冯振邦;周树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腕骨损伤24例X线分析

    1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24例腕骨损伤病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5例.年龄小13岁,大75岁,18岁~45岁19例,占72%.2 结果

    作者:林银香;崔学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发热预检在预防传染病中的实践与体会

    发热预检是医疗机构建立的一项传染病预防制度.我院常年通过在门诊部设立专门的发热预检处,配备专门的电子体温枪、普通体温计、一次性帽子、口罩、消毒剂和消毒器械和咨询导医护士,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开展发热病人预检,主要负责发热病人的体温监测和疑似病人的护送工作,不仅对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发挥了作用,还提高了患者对门诊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张学奎;周天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附55例病例分析)

    本文通过对我院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产后出血55例资料,同时采用1:4随机选配同期分娩产妇220例作配比对照分析.结果表明,77.48%(42/55)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第三产程延长致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9.64%(21/5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人工剥离胎盘产后出血组占31.51%(17/55),与对照组5.41%(12/220)相比有显著差异.妊娠期高血疾病、前置胎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双胎等产后出血发生率增高.

    作者:谢俊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杂志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