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星
目的:探讨Leep刀与高能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9月至2007年7月,我院妇科门诊经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糜烂患者中,选择200例进行Leep刀治疗,200例进行高能聚焦超声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定期随访进行疗效判定,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eep刀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5%,HIFU组总有效率94.6%,治愈率75.5%.Leep刀所有切除组织均送病理检查,重度宫颈糜烂治愈率高于HIFU组(P<0.01),脱痂期出血过多及纳氏囊肿复发率HIFU组明显高于Leep刀组(P<0.05).结论:Leep刀与HIFU均对宫颈糜烂治疗有临床应用价值,在重度宫颈糜烂Leep刀优于HIFU;Leep刀治疗可以进行病理检查,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焦榕芳;李爱青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分析综合性县级医院住院患者的抗菌素使用情况,对临床抗菌素使用进行监督指导.方法:随机抽取1791份近期出院住院病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应用抗菌素1580例,使用率达88.22%.内科为79.34%;外科为90.41%;妇产科为94.79%;五官科为98.08%;儿科为99.23%;感染科为75%;结论:抗菌素使用率过高,不合理用药情况较为严重,使用的抗菌素种类太过集中,需加强抗菌素的使用管理,提高抗菌素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颜成杰;彭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提高醉酒后颅脑外伤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护士接诊后,积极配合医生实施各种抢救措施,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心里需求.结果:本研究组80例患者,经医护人员准确、迅速、有效地实施抢救措施,急诊抢救成活率为95%.结论:抢救患者成功率与医护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抢救技能及患者与家属的积极配合密切相关.
作者:方杰;程红;袁琴芳;华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卵巢癌是病死率高妇科肿瘤,因其发现时期较晚,失去手术时机,因此化疗已成为晚期卵巢癌治疗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铂金属络合物或酰合物可与DNA结合引起交叉反应,破坏DNA的功能,并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作者:杨媛;王倩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腰椎爆裂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病.所谓爆裂性骨折是指椎体骨折块向两侧分离,正位X线片可见两侧椎弓根间距增宽,骨折块向椎管内移位,侧位断层摄影可以显示,以CT显示清楚,并可测出椎管变窄的程度,常损伤脊髓,其所引起的脊髓损伤较重[1].
作者:程丽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抗菌素(Antibiotics)亦名抗生素,一般系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性能的一类物质.在临床上是应用广和重要的一类抗感染药,同时也是滥用严重的一类药物.
作者:唐斌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人工流产综合征是计划生育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常规是在无镇痛措施下进行.孕妇在术中容易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胸闷,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恶心呕吐;昏厥,抽搐或血压下降等症状,称为人工流产综合征.
作者:王颜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前路一期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汲疗脊柱结核是治疗脊柱结核的新型手术方法.报告了对10例行该手术的病人前后的护理,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充分准备,指导病人适应术后床上生活的训练,特殊用药指导,给予营养指导,唤醒试验练习,手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引流管的护理,饮食护理,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正确进行康复锻炼.本组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
作者:吴朝晖;汪沛芳;陈筱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总结110例断指再植的方法和临床体会.结果:再植指成活102例,术后随访,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指的损伤程度,倾底清创,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和多数量的血管吻合是再植成活的主要因素.动静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是断指再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长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防止手术病员在术中及术后出现体温过低(即中心体温<35℃)保持病员中心体温在36℃以上.方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设法提高手术室及病室温度(手术室22-24℃,病室18-20℃).结果:通过近3年的临床实践对266例手术病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了病员术中及术后体温过低的发生.结论:围手术期病人体温过低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增加术中、术后并发症,增加病员痛苦.正确有效的保暖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员的治愈率.
作者:陈德秀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针对门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分析容易导致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包括护士素质低.服务态度问题,护理观念陈旧,法律意识淡薄等,提示护士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法律观念,强化服务理念,培养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转变护理观念,以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门诊护理队伍,真正提高医院门诊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有效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开塞露在产后尿潴留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后尿潴留72例临床资料.结果: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显著.结论:开塞露应用于产后尿潴留,价格低廉,来源容易,操作简便,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郝宇鸣;刘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依据护理心理学理论,分析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提出对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同时配合对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对临终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孙丽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药物联合应用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在一起使用,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是临床常见的治疗疾病的方法.配伍得当,会使疗效增强、并减少毒副反应;配伍不当,会导致疗效降低,产生毒副反应,甚至致人死亡.因此,必须引起各位医药同仁的高度重视.
作者:黄荣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物理降温是既简便又安全的措施,对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热都适用.1、冷敷:常用的方法是将冰袋或冷水毛巾置于额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降温或使用冰帽和冷毡降温.
作者:阿衣努尔·依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由于其好发于青壮年,发作多呈隐匿性、间歇性,早期临床特征不显著,故发病3年内确诊率极低,而一旦脊柱强直、关节融合又是不可逆的,往往导致残废,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成为当务之急.现就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做一个回顾性临床分析: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前,随着我国孕产妇对计划分娩认识的提高,国内各家医院采取了不同方法进行计划分娩,催产素静滴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于足月引产和催产方法之一.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我科于1985年7月-2006年7月,对8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用口服20%甘露醇加服中药汤剂治疗,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徐明前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方法: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一起为病人进行术前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对这种术前访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比较满意,满意率为95%.结论:增强护患之间的信任感,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工作集中化,不影响患者休息.增强手术室与病房护士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了手术室与病房的联系.
作者:彭雪芬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谈缺血性结肠炎(IC)的诊治体会.方法:对20例IC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病理检查、X线钡灌肠检查资料及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IC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左下腹痛及便血.内镜检查可见结肠黏膜充血、坏死糜烂及黏膜下出血,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钡灌肠检查阳性率低,中西结合及手术治疗均获良好效果.结论:中老年人突发左下腹痛及便血时应警惕IC,肠镜检查是确诊、了解病变程度及预后的主要方法.中西结合治疗效果良好,慢性型患者必要时应手术治疗.
作者:张春彦;黄超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