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浅析

王丽君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回顾性临床分析, 全身性疾病, 早期诊断, 慢性炎症, 临床特征, 脊柱强直, 合理治疗, 关节融合, 预后差, 隐匿性, 确诊率, 青壮年, 间歇性, 中轴, 患者, 发病, 残废
摘要: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由于其好发于青壮年,发作多呈隐匿性、间歇性,早期临床特征不显著,故发病3年内确诊率极低,而一旦脊柱强直、关节融合又是不可逆的,往往导致残废,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成为当务之急.现就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做一个回顾性临床分析: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肺吸虫病单纯胸腔积液1例报告

    1 背景肺吸虫病又称并殖吸虫病,为我国常见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是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成虫在组织器官中移行,窜扰、定居或斯氏狸殖吸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所引起的疾病.

    作者:吕齐法;樊晓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输卵管妊娠符合保守治疗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氨甲喋呤药物及加用米非司酮药物杀胚,对两组阴道流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盆腔包块消失时间,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加用米非司酮组治愈26例,治愈率86.7%.阴道流血时间7-20天,腹痛消失时间5-14天,盆腔包块消失时间7-30天,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为10-21天.与氨甲喋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加用米非司酮可缩短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时间,降低保守治疗失败率.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2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前,随着我国孕产妇对计划分娩认识的提高,国内各家医院采取了不同方法进行计划分娩,催产素静滴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于足月引产和催产方法之一.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中期妊娠口服药物引产效果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孕13~27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253例采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结果:完全流产率78.66%,不全流产率15.02%,总有效率93.68%,17~20孕周有效率100%.结论:该二药配伍口服用于中妊引产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17~20孕周是采用本法引产的佳时段.

    作者:李正英;田莉;周月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黄芪桂芝五物汤加减治疗产后足跟痛16例

    笔者采用黄芪桂芝五物汤治疗产后足跟痛16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中,年龄小26岁,大40岁,平均年龄33岁;病程短1个月,长半年,平均3个月;全部病例均自产后1月内起病,自诉足跟痛,行走不利,舌质淡,苔薄,脉沉细.全部病例足跟外观均无异常,X光摄片显示足跟无病理改变.

    作者:郑彩花;刘金栋;郑彩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糖尿病的家庭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原因尚未明确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以糖代谢障碍为主,而发生脂肪,蛋白质,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临床上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症状,此病迄今仍无根治办法,患者也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故家庭护理很重要,根据特点分为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作者:刘志强;孟凡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附55例病例分析)

    本文通过对我院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产后出血55例资料,同时采用1:4随机选配同期分娩产妇220例作配比对照分析.结果表明,77.48%(42/55)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第三产程延长致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9.64%(21/5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人工剥离胎盘产后出血组占31.51%(17/55),与对照组5.41%(12/220)相比有显著差异.妊娠期高血疾病、前置胎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双胎等产后出血发生率增高.

    作者:谢俊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浅谈产褥期母婴健康教育的实施

    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官逐渐恢复正常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新生儿成长发育的一个关键时期.母亲的心理状态以及产褥期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母婴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

    作者:辛晓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人工流产综合征是计划生育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常规是在无镇痛措施下进行.孕妇在术中容易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胸闷,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恶心呕吐;昏厥,抽搐或血压下降等症状,称为人工流产综合征.

    作者:王颜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如何正确调配中草药

    中草药调剂是把合乎处方要求的中草药正确调配,提供给患者安全有效的剂型.中草药配伍、调剂的科学性,直接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调剂人员一定要求业务素质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做到调配处方药味齐全、质量合格、分量准确,严防和杜绝差错事故出现.

    作者:冯振邦;周树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我院12例小管炎误诊总结

    目的:回顾分析我科1998年至2006年确诊12例小血管炎,探讨误诊原因,以提高确诊率.小血管炎是以全身血管壁的炎性反应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G)、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等.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数确诊时已为晚期.

    作者:宁桂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催产素的临床应用

    催产素是一种神经激素,又称缩宫素,其重要的作用机理是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是当前临床上催产引产的首选药物.由于安全、药效快而确切,临床使用日益增加.

    作者:谢俊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开塞露在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开塞露在产后尿潴留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后尿潴留72例临床资料.结果: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显著.结论:开塞露应用于产后尿潴留,价格低廉,来源容易,操作简便,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郝宇鸣;刘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

    骨质疏松症,是指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纤维结构的显微结构的退化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本病主要与遗传因素、闭经、各种激素代谢异常,营养及生活方式等有关.

    作者:刘亚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十三师红山农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动态分析

    为了解我场中小学生视力变化动态,推进与完善学生视力保健对策,我们对我场2003-2007年中小学学生视力状况作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振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沟通技巧在ICU的运用

    沟通的定义是指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传递的过程.人们在进行沟通时可发生两个水平上的交流,一个是内容方面的,另一个是系统方面的.

    作者:曹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临终患者的心理及其护理

    依据护理心理学理论,分析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提出对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同时配合对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对临终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孙丽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一起中学生甲型流感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2008年6月1日-9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蟠龙中学发生一起以九年级学生为主的甲型流感暴发流行.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经市疾控中心派人采集6例病人咽拭子标本,用胶体金法现场检测4例,3例甲型结果阳性(弱阳性1例).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证实为甲型流感暴发流行.

    作者:薛斌;曾凡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利用浅表探头诊断膀胱前壁小肿瘤的优越性

    中档彩色超声仪器大多都配备三种类型探头:腹部探头、浅表器官探头及心脏探头.腹部探头大多对中场、远场组织分辩率较好,而对近场组织内的小肿块容易漏诊,而利用浅表探头对近场组织探查,分辩率明显提高,我们做下腹部B超检查时,大多利用腹部探头对男性膀胱、前列腺、腹腔及女性膀胱、子宫附件、盆腔进行探查,能够对相应脏器的大小、结构及占位性病变做出相应的超声诊断,而对膀胱前壁小肿瘤容易漏诊.

    作者:邢进刚;张君玲;张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医院知识员工的特性及激励对策思考

    本文针对医院知识员工的特性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性.鉴此,提出将文化激励、薪酬激励、岗位激励和培训激励相结合,在医院内部形成完善的激励动力系统,调动广大知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医院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蒋伟玲;肖杰;徐永芬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杂志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