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又潜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孕13~27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253例采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结果:完全流产率78.66%,不全流产率15.02%,总有效率93.68%,17~20孕周有效率100%.结论:该二药配伍口服用于中妊引产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17~20孕周是采用本法引产的佳时段.
作者:李正英;田莉;周月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颈肩综合征的诊断有时借助CT.MR才能与单纯性肩周炎鉴别清楚,在治疗上方法很多,传统的包括手法松解(按摩)、理疗、口服消炎、止疼药物、神经阻滞等.我院自2006年设立疼痛门诊以来,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结合局部疼痛点
作者:李俊智;任建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主要探讨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护理.在护理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注意心理技术和脑的保护,加强基础护理.
作者:谷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我不怀疑科学医学--西医,但同时承认反科学医学--中医.
作者:许迎峰;赵雪琴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的高低,且护理工作又是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服务要求细、时间连续性强等特点,作为科室负责人之一的护士长,必须重视质量管理,才能保证病人的医疗护理安全,才能使一个集体的工作产生良好的效果,才能逐步完善护理体制,充分发挥管理效能,并在日常工作中学会评估和识别可能发生纠纷的不安全因素及信号,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这样才能使护理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从而促进各方面的工作.
作者:黄文菊 刊期: 2008年第10期
1 背景肺吸虫病又称并殖吸虫病,为我国常见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是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成虫在组织器官中移行,窜扰、定居或斯氏狸殖吸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所引起的疾病.
作者:吕齐法;樊晓慧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官逐渐恢复正常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新生儿成长发育的一个关键时期.母亲的心理状态以及产褥期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母婴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
作者:辛晓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分析综合性县级医院住院患者的抗菌素使用情况,对临床抗菌素使用进行监督指导.方法:随机抽取1791份近期出院住院病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应用抗菌素1580例,使用率达88.22%.内科为79.34%;外科为90.41%;妇产科为94.79%;五官科为98.08%;儿科为99.23%;感染科为75%;结论:抗菌素使用率过高,不合理用药情况较为严重,使用的抗菌素种类太过集中,需加强抗菌素的使用管理,提高抗菌素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颜成杰;彭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中档彩色超声仪器大多都配备三种类型探头:腹部探头、浅表器官探头及心脏探头.腹部探头大多对中场、远场组织分辩率较好,而对近场组织内的小肿块容易漏诊,而利用浅表探头对近场组织探查,分辩率明显提高,我们做下腹部B超检查时,大多利用腹部探头对男性膀胱、前列腺、腹腔及女性膀胱、子宫附件、盆腔进行探查,能够对相应脏器的大小、结构及占位性病变做出相应的超声诊断,而对膀胱前壁小肿瘤容易漏诊.
作者:邢进刚;张君玲;张玮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本文通过对我院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产后出血55例资料,同时采用1:4随机选配同期分娩产妇220例作配比对照分析.结果表明,77.48%(42/55)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第三产程延长致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9.64%(21/5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人工剥离胎盘产后出血组占31.51%(17/55),与对照组5.41%(12/220)相比有显著差异.妊娠期高血疾病、前置胎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双胎等产后出血发生率增高.
作者:谢俊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儿童感染性眼内炎进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住院儿童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外伤性眼内炎占21/29,致病菌以杆菌为主.入院时患儿视力:无光感者6例,≥4.0者3例.玻璃体切割术后29例中20例视力提高,所有病例炎症得到控制.结论:儿童眼内炎预后差,及时有效治疗是提高视力预后的有效途径.玻璃体切割术是儿童眼内炎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杨洪涛;张雁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方法: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一起为病人进行术前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对这种术前访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比较满意,满意率为95%.结论:增强护患之间的信任感,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工作集中化,不影响患者休息.增强手术室与病房护士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了手术室与病房的联系.
作者:彭雪芬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我院自2006年6月以来,对51例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了介入治疗手术,随访3-24个月.死亡19例,17例存活3-10个月,12例存活10-24个月,3例超过2年,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现将介入手术配合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晶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传统心理护理包含的内容很宽泛,实践中操作性不强,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使心理护理的开展难得广泛推行,无法判断心理护理在其间的作用.因此加强心理护理模式的整合,有利于符合当前医疗改革绿色护理模式的形成.
作者:胡加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新生儿四肢静脉管径小,采血针头偏大,故临床上为了准确及时掌握患儿病情,常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而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技术又是护理工作者的一大难题,操作质量直接关系着患儿生命安全,通过学习先进的操作经验和长期临床实践摸索,对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石静鹤;冯嵩芝;钱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开塞露在产后尿潴留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后尿潴留72例临床资料.结果: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显著.结论:开塞露应用于产后尿潴留,价格低廉,来源容易,操作简便,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郝宇鸣;刘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糖尿病是一种原因尚未明确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以糖代谢障碍为主,而发生脂肪,蛋白质,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临床上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症状,此病迄今仍无根治办法,患者也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故家庭护理很重要,根据特点分为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作者:刘志强;孟凡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回顾分析我科1998年至2006年确诊12例小血管炎,探讨误诊原因,以提高确诊率.小血管炎是以全身血管壁的炎性反应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G)、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等.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数确诊时已为晚期.
作者:宁桂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由于疾病模式的转变,高血压的防治策略由单纯的生物学防治模式转向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综合防治模式,因此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是控制高血压日益增长趋势的关键.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与社区功能的不断完善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物理降温是既简便又安全的措施,对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热都适用.1、冷敷:常用的方法是将冰袋或冷水毛巾置于额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降温或使用冰帽和冷毡降温.
作者:阿衣努尔·依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