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静鹤;冯嵩芝;钱红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一种以中老年人发病为主.因主观症状多而客观依据少,给诊断带来困难.现在,我们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VBI患者进行检测,从血流动力学对VBI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丽娟;陆荣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儿童感染性眼内炎进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住院儿童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外伤性眼内炎占21/29,致病菌以杆菌为主.入院时患儿视力:无光感者6例,≥4.0者3例.玻璃体切割术后29例中20例视力提高,所有病例炎症得到控制.结论:儿童眼内炎预后差,及时有效治疗是提高视力预后的有效途径.玻璃体切割术是儿童眼内炎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杨洪涛;张雁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我院自2006年6月以来,对51例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了介入治疗手术,随访3-24个月.死亡19例,17例存活3-10个月,12例存活10-24个月,3例超过2年,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现将介入手术配合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晶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腰椎爆裂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病.所谓爆裂性骨折是指椎体骨折块向两侧分离,正位X线片可见两侧椎弓根间距增宽,骨折块向椎管内移位,侧位断层摄影可以显示,以CT显示清楚,并可测出椎管变窄的程度,常损伤脊髓,其所引起的脊髓损伤较重[1].
作者:程丽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防止手术病员在术中及术后出现体温过低(即中心体温<35℃)保持病员中心体温在36℃以上.方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设法提高手术室及病室温度(手术室22-24℃,病室18-20℃).结果:通过近3年的临床实践对266例手术病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了病员术中及术后体温过低的发生.结论:围手术期病人体温过低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增加术中、术后并发症,增加病员痛苦.正确有效的保暖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员的治愈率.
作者:陈德秀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近年来,我们对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采用硬膜外麻醉自控镇痛泵(PCEA)镇痛,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陈开雄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解决骨科住院患者的护理问题.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实验组针对住院患者的护理问题实施预见性护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各种并发症及护理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为骨科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提高护理水平.使患者实施为提高护理的水平使患者更好更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预防或减少了潜在的护理风险.
作者:李新霞;姜雪琴;张丽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案例简介:小爽与小丽现在是某中专幼师班的学生,他们初中就同在一个班级,当时小丽的学习成绩一直比小爽好.后来两个人又同时到中专学习.入学前两个人是好朋友.
作者:丁金凤 刊期: 2008年第10期
1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24例腕骨损伤病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5例.年龄小13岁,大75岁,18岁~45岁19例,占72%.2 结果
作者:林银香;崔学武 刊期: 2008年第10期
近年,医患纠纷不断,医疗官司频见报端.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正式实施,引起各医疗单位和广大医务工作高度重视,如何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并将其纳入标准化、科学化的统一管理轨道,已成为检验工作者急需思考和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
作者:袁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本文通过对我院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产后出血55例资料,同时采用1:4随机选配同期分娩产妇220例作配比对照分析.结果表明,77.48%(42/55)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第三产程延长致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9.64%(21/5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人工剥离胎盘产后出血组占31.51%(17/55),与对照组5.41%(12/220)相比有显著差异.妊娠期高血疾病、前置胎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双胎等产后出血发生率增高.
作者:谢俊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前,随着我国孕产妇对计划分娩认识的提高,国内各家医院采取了不同方法进行计划分娩,催产素静滴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于足月引产和催产方法之一.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医院开大处方和滥检查是医疗行业不正之风的主要表现之一,它既损害了医务人员在群众中的形象,又加重了群众负担、侵害了群众利益,因此,群众反映特别强烈.在此,笔者就医院开大处方和滥检查的成因与对策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供同仁参考.
作者:周兵 刊期: 2008年第10期
我不怀疑科学医学--西医,但同时承认反科学医学--中医.
作者:许迎峰;赵雪琴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月~2006年8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遵医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干预后的患者遵医率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健康意识,保持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总结110例断指再植的方法和临床体会.结果:再植指成活102例,术后随访,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指的损伤程度,倾底清创,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和多数量的血管吻合是再植成活的主要因素.动静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是断指再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长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2008年6月1日-9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蟠龙中学发生一起以九年级学生为主的甲型流感暴发流行.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经市疾控中心派人采集6例病人咽拭子标本,用胶体金法现场检测4例,3例甲型结果阳性(弱阳性1例).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证实为甲型流感暴发流行.
作者:薛斌;曾凡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方法: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一起为病人进行术前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对这种术前访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比较满意,满意率为95%.结论:增强护患之间的信任感,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工作集中化,不影响患者休息.增强手术室与病房护士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了手术室与病房的联系.
作者:彭雪芬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灯盏细辛注射液是从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breviscapus(Vant Hand-Mazz)]全草入药名灯盏细辛中提取出来的,其成分是黄酮、灯盏甲素、灯盏已素、挥发油、氨基酸.灯盏已素为扩张血管的有效成分,其化学名4,5,6-三羟基、黄酮-7-葡聚糖醛酸甙.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动脉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少血小板计数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1,2]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对灯盏细辛抗血小板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作较系统的介绍.
作者:张菊平;赵香花;邓勇仁;李小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204例ACVD患者入院时均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其中脑出血53例,脑梗死89例.结果:ACVD患者合并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73.9%,其中脑出血占85.6%,脑梗死占83.2%.心电图表现为ST-T改变及各种心律失常.结论:加强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的分析,对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邵晓鸿;董留琴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