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的临床应用

朱峰;钱克俭

关键词:
摘要:多种呼吸支持手段联合应用成为现今治疗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重要方法.高频振荡通气(HFOV)能改善ARDS/ALI氧合,减轻肺内炎症反应和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俯卧位通气(PPV)不仅能改善APDS/ALI氧合,而且还通过降低局部胸膜的压力梯度促进肺复张,减少肺重力依赖区肺泡的反复开闭和肺非重力依赖区的过度膨胀实现保护性肺通气策略.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将两者联合应用于ARDS/ALI的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介绍和推荐HFOV与PPV的联合应用,为临床治疗ARDS/ALI提供一条新思路.
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赣州市三甲医院门诊病人卫生系统反应性研究

    目的:了解赣州市三甲医院门诊病人卫生系统的反应性现状.方法:采用WHO制订的<卫生系统反应性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现场询问和自填问卷相结合的方武进行调查.结果:赣州市卫生系统反应性各维度中对基础设施质量的评价低,分析结果显示本市反应性评价总分值为6.261.结论:医务工作者应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政府应加强对卫生机构服务质量的监管,应重新审视和完善医院制度,提高病人对卫生系统的反应性.

    作者:李钧;宋伟;赵欧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多功能解剖器在卵巢癌减灭术中的应用及手术配合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为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位,其治疗原则上是以手术为主,化疗,放疗为辅.由于卵巢恶性肿瘤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发现时已是晚期,常在短时间内出现腹胀、腹部肿快、腹水,腹腔广泛转移,预后较差,因此给手术带来较大难度,一般行卵巢癌减灭术.

    作者:陈锦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浅谈重大急性传染病应急方案的制定

    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急性传染病的危害为严重,除了对公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之外,其引起的恐慌及对社会秩序的破坏,足以演变为一场国家危机.以2003年我国暴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例,尽管患病率和死亡率并不高,但其引发的空前社会危机以及对医疗卫生体系和经济的巨大冲击使我们触目惊心.

    作者:张永茂;安鸿;张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护理人员发生医疗锐器伤原因调查及防护措施

    医疗锐器伤是指在医务人员在工作时间内由针头及其它一切锐器所造成的使皮肤出血的意外伤害[1].护理人员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常常暴露于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护士是发生医疗锐器伤及感染以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人群.

    作者:张永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社区育龄妇女宫颈筛查的分析

    据目前流行病学调查,每年宫颈癌的新病例数已达13万以上,且有不断上升之趋势,趋于年轻化,这与生殖道感染密切相关,这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社区恰是妇女铺盖面大而集中、包含各类型女性的群体所在.

    作者:王秀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概述近10年中医药对血脂异常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症形成的前提,而后者又是血管和脏器病变的基础病变之一,因此有效控制和治疗血脂异常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秋江;王清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皮下埋藏式灌注装置行肝动脉和门静脉双介入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9例的体会

    目的:改善无法切除的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生命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应用超液态碘油加化疗药物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门静脉灌注化疗,3例单纯灌注化疗,术后随访2~8月.结果:肝动脉栓塞加门静脉灌注化疗,肿瘤缩小明显,生存期较单纯化疗组延长,而单纯灌注化疗肿瘤缩小不明显.结论:栓塞组治疗效果比单纯化疗组为佳.

    作者:李安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5例老年患者Ⅳ度褥疮并感染的护理

    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致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特别是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退化,局部皮肤供血,感知觉降低,机体免疫力下降,易致皮肤受损,继发感染,创面难以自愈.

    作者:黄金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近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致盲的重要原因.目前西医治疗(DR)的手段丰富,总体疗效不够理想,而中医药潜力很大,本文将近几年来有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辩证论治、方药治法、针灸治疗等方面简要综述,以期发现规律.

    作者:史叶琴;丁淑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观察及护理.方法:通过对25例急性下壁、右室心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达到佳的护理效果.结果:临床表现多有右心功能不全、低血压、心律失常.除5例死亡,其他近期效果较好,总治愈率80%.结论:通过观察和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合理的休息和饮食,控制液体量、适时扩客,及时发现和控制心律失常是抢救急性下壁、右室心梗成功的关键.

    作者:习云华;赵秀英;贺志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流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感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鸿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亚急性重型肝炎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严重的一种类型,发展为肝衰竭的一种表现,约占全部肝炎中的0.2%~0.5%、病死率高.重型肝炎的发生与重叠感染、机体免疫状况、妊娠、HBV前C区突变、过度疲劳、精神刺激、饮酒、应用肝损药物、合并感染、有其他合并症等因素有关.

    作者:刘玉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开颅术治疗复发性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开颅术治疗复发性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的方法、适应症.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从2003年2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56例经两次或两次以上钻孔引流而复发的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而行开颅术治疗的病人,并观察其术后的疗效.结果:所有病例硬脑膜下积液均有不同程度吸收,症状明显减轻,三月后复查积液消失.结论:对于久治不愈的复发性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的病人,如临床症状明显,时间达三周以上者及时采取开颅术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黄东兴;谢植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观察护理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占血容量20%的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胰、胆道)或胃肠吻合术后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常伴有周围循环衰竭,是基层医院常见急症.

    作者:王小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8例治疗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各种慢性心肌病损和长期的心室负荷过重,导致心肌舒缩功能障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而出现的一种常见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肺循环、体循环淤血的症状和体征.

    作者:陈汉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再论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随着计算机使用的日益普及和多媒体网络设施的日臻完善,多媒体在日常教学中的使用频率愈来愈高.但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过分追求和刻意多媒体的应用,忽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反而会对教学效果造成负面影响,降低教学质量.

    作者:杨兴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针对糖尿病人低血糖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减少或防范低血糖的发生,及时纠正低血糖,改善和提高糖尿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潘火英;潘晓;丁梅;王清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2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静脉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7~15天.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俩组治疗后咳嗽、喘息、啰音、发热和咳痰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痰热清对发热、祛痰症状的缓解较双黄连明显.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退热、祛痰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确切.

    作者:冯磊;郝锋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维生素C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维生素C又名维生素丙或抗坏血酸,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必须的基础物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坏血病、急慢性中毒、贫血、过敏性疾病、克山病、心源性休克、心肌炎等多种疾病.

    作者:张祖平;朱素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临床教学中的艺术与效果

    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改革教学方法,便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实践证明,教学方法不同,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原因之一就是课堂中教学艺术表现形式的创造及其发挥程度,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教学艺术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达到正确,完美的理解和掌握,它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他们注意力,激励听课者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自觉地跟着教师的诱导进行思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谈谈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作者:鲍惠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