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红
气管切开是临床常见的急救护理措施之一.我科于2000年2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35例气管切开患者,通过有针对性的、有良好治疗效果的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缩短了气管切开带管时间,提高了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慧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病历介绍患者,女,70岁,因右上肢麻木、活动无力、头晕3d来院就诊.患者自诉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测血压150/95mmHg,脉搏82次/min,神志清,精神差,查双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经CT检查诊断为:脑血栓;原发性高血压Ⅲ期.根据病情给予降压、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细胞等对症治疗.静滴丹参注射液250ml(内含丹参16g)10min后患者寒颤、口唇发绀,立即停药,肌注异丙嗪25mg、地塞米松5mg,15min后症状缓解.次日再次用丹参注射液静滴,5min后,患者仍出现上述症状,且症状较前次加重,表现为面色苍白,胸闷,血压下降为90/50mmHg,脉搏细数116次/min,呼吸26次/min,考虑系丹参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作者:张虹;孙志高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室壁瘤又称心室膨胀瘤,是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当室壁瘤合并心绞痛时临床极易误诊为AMI.1998年5月至2004年5月我院共收治室壁瘤患者40例,其中合并心绞痛16例,均误诊为AMI,误诊率40%.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丽莉;王玉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比较发热门诊中细菌性感染患者在首诊检查时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c-reative Protein,CRP)的变化,为发热门诊患者快速筛查寻找一套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方法回顾性研究发热门诊70例细菌性感染患者首诊时CRP及白细胞的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性感染患者的CRP增高早于白细胞的升高,CRP在早期诊断细菌性炎症方面比白细胞更准确.结论 CRP定量分析作为一种快速、可靠的检测手段,在发热门诊中应作为首诊筛查项目进行检查.
作者:李渝;张雪东;左大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考察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茵栀黄注射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为糖尿病患者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酸度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考察5种中药注射液与生理盐水配伍后的外观、pH值、微粒的变化.结果配伍后外观、pH值变化不大,参麦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的配伍混合液微粒有少量变化,生脉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的配伍混合液微粒变化显著.结论参麦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与生理盐水配伍可在急救情况下使用;生脉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与生理盐水好不要配伍使用.
作者:黄镜娟;龙起权;韩一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猫抓病(CSD)是一种以增生性、肉芽肿性及化脓性淋巴结炎为特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临床医生对此病往往认识不足,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言慧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后恶性心律失常(MVA)的影响.方法将68例分为倍他乐克组(36例)及对照组(32例),倍他乐克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6 25~12 5mg,bid,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加量到25~50mg,bid;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并分别测定入院后第1天、第8天,第15天、第30天48h的动态心电图,观察各阶段MVA发生率.结果 1wk内两组MVA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15d后治疗组MVA发生例数有减少趋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第30天MVA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1).结论倍他乐克能降低AMI后MVA发生率,此作用在长时间治疗后更明显.
作者:石开玖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于无晶状体眼,通常是采用前房型或后房型人工晶体矫正,由于前房型人工晶体可能产生严重的远期并发症,目前已倾向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由于无晶状体眼情况复杂多样,作者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为52例(52眼)无晶状体眼患者植入了后房型人工晶体.现报告如下.
作者:霍永军;姬亚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腰腿痛是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可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痛、马尾神经症状.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腰腿痛既可以由脊柱本身的疾患引起,也可以由脊柱以外的疾患牵涉而致,其准确病理机制尚不清楚,而腰腿痛的发病率高,在英国,腰腿痛占全部普通门诊患者的4 2%[1],在国内,约占骨科门诊的30%~50%[2].全球至少70%的人群一生中会受到腰腿痛的困扰,虽40%的患者在1wk内缓解,90%在2mo内缓解,但90%的患者都会复发,致使慢性腰腿痛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1,3],其病因又十分复杂,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由于腰腿痛的发病率高,因此如何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腰腿痛是骨科临床的一大课题.在医学影像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详细、认真地采集病史对及时正确的诊断腰腿痛仍有重要意义.7a来,我们按详细的询问病史、系统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的程序进行综合分析,然后作出腰腿痛的诊断,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就腰腿痛病史采集的特点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瑜琪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低张性宫缩乏力(以下简称宫缩乏力)所致活跃期停滞一直是剖宫产的主要指征[1].因此,近年来产科医生多主张在产程中积极处理,采用人工破膜或和催产素静滴,以减少因宫缩乏力所致活跃期停滞而引起的剖宫产.尽管如此,仍有部分产妇产程进展不理想,或导致胎儿宫内窘迫,仍需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为了探索更有效的促活跃期产程进展的方法,我院采用静脉注射安定加催产素滴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全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重症急性胆管炎是胆道疾患的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迅猛,易发生胆源性休克,系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因此,做好手术前后的观察及护理是提高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之一.现将我科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14例重症胆管炎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闵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6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患者分为GM1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在积极控制血糖基础上,用GM1 40mg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连用14d后改为20mg 肌注,1次/d,维持14d;对照组用维生素B1 100mg和维生素B12 500ug肌注,1次/d,连用28d.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各项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 GM1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有一定疗效.
作者:张兆成;袭建云;张军;付学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前,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复合伤、多发伤的比例显著增加,且具有突发性、群体性,伤势复杂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抢救患者生命、修复损伤组织、器官是主要的救治原则,而准确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于2000~2003年共抢救多发性损伤286例.作者根据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结合本组病例抢救护理经过,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喜珍;马建红;李菊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糖尿病足部感染又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所致的全身动脉硬化,尤其是末端小动脉硬化,使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足部组织坏死、感染,由于治疗效果较差,重者只有截肢,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对我院3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孙阿妮;房师荣;朱秀莲;薛金红;宋秀宁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小儿热性惊厥可以造成一部分患儿在日后发生癫痫,故迅速解除高热和预防惊厥是必须积极去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我科于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采用口服安定的方法预防小儿热性惊厥的复发141例,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药品是特殊商品,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药品,药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与疗效.目前大部分基层医院由于条件的限制,在药品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个别药剂人员的业务素质差,不重视药品的科学管理,对药品质量管理不按规定处理,不定期检查致使部分药品过期、变质、失效等.造成了药品的有形损失与无形损失,使药品的加成率远小于15%,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医院药剂科科室人员要树立主人翁意识,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努力学习,提高政治、文化和业务技术水平,把药品管理好,增加经济效益.
作者:和晓玲;安薇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DM)强化治疗控制血压(BP)、血糖(BS)、血脂,对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对90例2型DM患者进行系统的DM防治知识教育,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强化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45例),对强化组进行全面的BP、BS、血脂控制,要求BP<130/80mmHg,空服血糖(FBG)<6.1mmol/L,餐后2h血糖(P2hBG)<7.8mmol/L,甘油三酯(TG)<1.6mmol/L,胆固醇(TC)<4.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mmol/L,观察5a.结果强化组有34例达标,常规组40例随诊达终点.强化组治疗前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检出率分别为20.59%(7/34)和26.47%(9/34);糖尿病肾病(DN)为23.53%(8/34);高血压自41.18%(14/34)下降至29.41%(10/34);心电图心肌缺血为23.53%(8/34)和26.47%(9/34),均无显著性差异.常规组治疗前后DR检出率分别为20.00%(8/40)和50.00%(20/40)(P<0.01);DN为22.50%(9/40)和62.50%(25/40)(P<0.001);高血压为42 50%(17/40)和52.50%(21/40)(P<0.05);心电图心肌缺血自22.50%(9/40)增加至50.00%(20/40)(P<0.05).治疗后强化组DR、DN、高血压、心肌缺血检出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0.001、0.05、0.05),且常规组有2例发生心肌梗塞,1例死亡.结论强化治疗把BP、BS、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可防止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作者:贺佩祥;谢树华;刘丽君;王训凡;周忠;夏文萍;吴蝶;王力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门诊老年患者的静脉穿刺常选用手背、前臂部位的静脉,但在临床上,由于老年患者易患慢性疾病需长期接受静脉输液,特别是有三高血症患者,疗程更长,上选部位一针穿刺成功相当困难.在实践中我们选用了手腕桡侧、手腕掌侧和食指根部的静脉穿刺,提高了一定的成功率.经验积累使我们体会到食指根部穿刺对肥胖老年患者的渗漏率小于手腕桡侧、手腕掌侧静脉,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对100例60~80岁需静脉输液的肥胖患者进行穿刺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黄娟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护士临床实习,是从理论走向实践,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是培养护士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近几年来,我院护理部更新观念,逐步完善带教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毛静;李月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手术远期过矫的原因及关系.方法对202例儿童共同性内斜视经手术矫正为正位的患者观察2a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a后102例为正位,40例为外斜>-8△,48例外斜>-15△,8例为正位,8例为内斜欠矫>+10△.结论共同性内斜视矫正术后的过矫是难以避免的,由于儿童随年龄的增长,眼调节力减弱,因此过矫可以发生在术后任何时间,年龄越小,远期过矫发生率较高,年龄超过7岁以上过矫发生率低,手术适度欠矫,儿童共同性内斜视远期过矫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李云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