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目的 探讨纵切面与横切面超声引导在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乳腺微创旋切术的14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纵切面引导,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纵切面与横切面联合引导,比较两组患者路线微创切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病灶旋切时间以及旋切次数(6.23±1.03)min、(8.36±1.26次)均低于对照组患者(9.37±1.18)min、(12.55±1.20次).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5例,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5例,21.43%),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单纯纵切面相比较,在乳腺微创旋切术中应用纵切面与横切面超声引导方式的优势更加明显,临床值得应用于推广.
作者:邵海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胆结石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8例,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传统组,其中联合组利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传统组利用开腹手术取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联合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传统组为79.5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用时均优于传统组;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复发率为6.82%,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复发率为22.73%.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可以减小手术创伤,减少手术出血,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可能,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陈志永;孙海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在急性牙髓炎患者治疗期间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常规根管治疗术,对比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自愿参与原则从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景台镇卫生院口腔科所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中选取300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为2013年1月-2016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15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根管治疗术,实验组患者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将两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牙髓炎患者治疗期间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刘宝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CKLFSF8对BGC823肿瘤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方法 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目的基因检测脂质体介导的转染率,然后将目的基因CKLFSF8转染BGC823肿瘤细胞中,实验分为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肿瘤细胞EGFR的表达.结果 目的基因CKLFSF8转染BGC823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肿瘤细胞EGFR,结果显示CKLFSF8基因转染BGC823肿瘤细胞EGFR表达的阳性率比较,转染前后阳性率分别为(95.0±3.58)%和(68.9±3.89)%,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基因CKLFSF8抑制BGC823肿瘤细胞EGFR的表达.
作者:朱慧敏;王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红细胞参数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先后就诊我院的120例贫血患者与60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设置A、B、C三个小组,每组60例,纳入A组的所有病例均为临床确诊的地中海患者,纳入B组的所有病例均为缺铁性贫血患者,纳入C组的所有对象均为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将3组实验对象的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压积(HCT)作比较.结果 A组的RBC、HCT、RDW均明显高于C组,MCH、MCV低于C组(P<0.05).B组RBC、MCH、MCV、HCT均低于C组,RDW高于C组(P<0.05).结论 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有助于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本文主要讨论近20年气滞血瘀证实验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发现单一因素造模主要以肾上腺素注射液为主,多因素主要以化学药物联合其他方法:物理因素(夹尾、冰水浴、束缚、声光电等);饮食(高脂高糖)等;环境因素(昼夜颠倒及改变照明等)为主;而选用多因素造模越来越普遍.本文总结出选用大鼠、多因素、慢性造模更适合临床气滞血瘀证的研究,以期为今后的实验提供有利的指导.
作者:李楠;刘丽;李硕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值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血液透析对症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4%,护理满意度为84.4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护理满意度为97.92%,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实施对症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谢文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45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同时进行病理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45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确诊,均给予诊断性刮宫处理,取患者子宫内膜标本进行临床分析,将临床诊断结果对比分析子宫内膜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本研究中,诊断符合率为95.55%(43/45),误诊2例患者,分别为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结论 对45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及病理分析发现,给予患者诊断性刮宫处理,诊断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范晓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蜈蚣败毒饮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29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口服中药复方蜈蚣败毒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清ET-1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血清ET-1水平都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更为明显,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28例(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例(82.75%),两组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使用蜈蚣败毒饮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安全性高,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且可以控制患者的血清ET-1水平,充分展示了传统中医在治疗寻常性银屑病方面的优势,利于患者的临床预后.
作者:杨素清;杜美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在传统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的基础上,联合镁加铝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试验,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观察组患者采取联合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镁加铝);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等指标,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胃泌素(168.56±21.84)和胃动素(330.87±83.8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镁加铝)在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德平;蒋彩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藻酸盐联合白玉膏在肛肠术后伤口治疗效果的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肛肠术后的患者200例,采用前期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使用藻酸盐填塞伤口,实验组使用藻酸盐联合白玉膏进行换药.比较两组伤口愈合的时间,并总结分析肛肠术后伤口换药时有效方法.结果 实验组伤口愈合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肠术后伤口患者使用藻酸盐联合白玉膏伤口换药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缩短治疗与伤口愈合时间,安全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季玉贤;袁春生;季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近年来,基因工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了一门备受关注的新型学科,加强蛋白组织学的研究在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改善疾病预后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泪液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眼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
作者:乔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支原体肺炎患者与正常儿童的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42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一时间段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与比较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粒细胞绝对值与单极细胞绝对值皆高于对照组,而研究组的淋巴细胞绝对值与红细胞计数则比对照组的低(P<0.05);研究组的IgG、IgA、IgM、IgE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与正常参考值(P<0.05).结论 血常规检查可作为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的诊断依据,不仅操作便捷且确诊率高.
作者:陈士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宫颈癌中的意义.方法选取51例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31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5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三组患者均行TCT、HPV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糖链抗原(CA15-3)、糖类抗原(CA125)与细胞角质19片段(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与观察组比较四种血清因子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HPV单独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单项检测(P<0.05);但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各项单独检测结果(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但联合采用TCT、HPV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可显著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兴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化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并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22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检测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10例.对照组行尿常规化学法,而研究组则实施尿沉渣镜检,对比两组检查效果.结果 研究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常规检验中运用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化学法,能够实现有效互补,以提升检测精确度.
作者:李宗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阿莫西林、大蒜素、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45例.观察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大蒜素胶囊、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治疗.7天后患者单独服用埃索美拉,维持服用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HP根除率为84.44%,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溃疡愈合率为97.78%,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86.67%,观察组的溃疡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不良感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莫西林、大蒜素、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关艾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方法 选用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人群均属自愿参与,通过对30名体检者进行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结果 抗凝剂稀释比例分别为1:10,000和1:5,000,检测指标为RBC、WBC、Hb、PLT,通过对不同抗凝剂稀释比例的检测指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存放时间为30 min、3 h、6 h,检测指标为RBC、WBC、Hb、PLT,通过对不同存放时间的检测指标比较,3 h、6 h存放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存放30 min,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液的抗凝剂稀释比例、标本存放时间、人员操作等因素均会对血液细胞检测质量产生影响,应实施对症改善,提高检测质量.
作者:周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本文总结我科运用针刀疗法在五官科疾病中的经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案例一(颞颌关节炎):张**,女,27岁,汉族,康乐县景古镇景古村农民,主诉因右侧颞颌关节处胀痛3个月,加重伴张口困难一周,在县人民医院诊断为颞颌关节炎,给局部封闭,维生素B族药内服,布洛芬片口服.封闭后于 3 d开始患处疼痛,无发热、红肿,伴耳鸣.尤以进食时疼痛明显.夜间加重,在当地服中药亦无效.后来我院诊治,见患处无肿胀,张口困难.牵及左颞侧部头痛,在颞颌关节处压痛明显找到阳性点后,按四部进针法,刀口线于身体纵轴平行,垂直进针,患者述有酸胀感后用疏通法,出针后嘱患者张口活动,当即感疼痛消除,7 d后来诉疼痛未复发,随诊至今未复发.
作者:文东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心肌梗塞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我院近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阿司匹林,观察组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05%,不良反应率为20.51%;观察组则分别为94.87%和7.70%.结论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可更显著改善心肌梗塞症状,降低疾病所致不良反应,具有应用安全性及推广价值.
作者:姜加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并行全身麻醉的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收治并行腰-硬联合麻醉的3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乙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乙组麻醉效果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积极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能够确保患者术中心率、脉动压更加平稳,该方法值得积极推广运用.
作者:崔海龙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