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跨肩带小夹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应用

马冠华;纪少丰;吴楚升;陈卓宏

关键词:跨肩带小夹板, 外固定, 肱骨外科颈骨折
摘要:目的 探讨跨肩带小夹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骨伤科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手法复位后外固定随机分成跨肩带小夹板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跨肩带小夹板治疗组59例患者,运用跨肩带小夹板进行外固定处理,常规治疗组59例患者采用教科书的四块小夹板外固定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在小夹板松脱、骨折移位、畸形、治疗前后疼痛、肿胀症状减轻和骨折临床愈合的疗效、后期肩关节功能恢复随访三个月的疗效,前面各项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骨折愈合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总有效率79.6%.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运用跨肩带小夹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能对骨折舒适又牢固外固定,避免和减少骨折的移位,早期症状疗效和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2项分子生物学诊断指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探讨对2项分子生物学诊断指标HBV-DNA及HCV-RNA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及HCV-RNA室内质控及室间质控标本,收集2012年4月至9月工作日内的HBV-DNA及HCV-RNA室内质控数据及2011年至2012年室间质控结果.依据《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评定检测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准则,计算HBV-DNA及HCV-RNA的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结果总体偏差变异系数,进而计算出HBV-DNA及HCV-RNA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同一天内16次HBV-DNA室内质控的检测批内变异系数为4.89%,12次HCV-RNA室内质控的检测批内变异系数为2.55%,2012年4月至9月共129天的HBV-DNA检测批间变异系数为9.54%,155天的HCV-RNA检测批间变异系数为5.80%;2011年至2012年卫生部临检中心HBV-DNA及HCV-RNA室间质评共40个检测数据,其结果总体偏差变异系数分别为5.33%和6.12%,剔除检测为零的数据后重新计算变异系数分别为5.83%和7.06%.批内、批间及结果总体偏差的因素合成后,两者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24.02%和±17.62%,剔除检测为零的数据分别后为±24.41%和±18.97%.结论 分子生物学指标检测过程影响因素多,因素间相关程度高,不确定度来源的数学模型定型困难,计算繁复.利用现有室内外质控数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价,可极大简化操作步骤,操作性较强.

    作者:庄健海;罗娜;黄星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81个结节的超声表现,分析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钙化、血流特征.结果 恶性甲状腺结节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纵横径比≥1,内部低回声、微钙化、血流丰富.结论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焕彬;黄雪慧;彭文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与莫西沙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疗效差异

    目的 探讨分析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与莫西沙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08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0例为哌拉西林,静脉滴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剩余70例为莫西沙星,静脉滴注配合后期口服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莫西沙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57%明显大于哌拉西林组的68.57%,而哌拉西林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为(3.77±1.03)d短于莫西沙星组的(5.21±1.48)d,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莫西沙星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上疗效优于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且费用适当,在把握好患者适应与禁忌症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林恒;谢成姬;招伟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佛山西樵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西樵镇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为进一步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佛山西樵已婚育龄女性102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生殖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7.09%,其中人工流产知识知晓率低,为40.22%,生育及其他知识知晓率高,为72.25%.不同年龄、子女个数、户籍、文化程度、配偶文化程度、月收入及月经初潮年龄的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总知识得分的高分率均有差异;已婚育龄女性获得生殖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多为医生咨询(55.26%),少为热线电话(6.70%),期望来源多选择医生咨询(55.31%),少为同伴(11.76%),想了解的生殖健康知识包括妇科病防治(78.18%)、性传播疾病的危害与防治(46.12%)和性生理卫生知识(45.09%).结论 在今后的生殖健康教育中,应增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网络宣传服务功能,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更多有效的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

    作者:陆佩霞;李如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诊断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儿常规治疗,包括补液、抗菌、抗病毒等,并辅以异丙托嗅胺、特步他林、布地奈德联合压缩泵雾化吸入.对照组予普通头罩吸氧,氧流量为5 ~8 L/min;治疗组予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7.06,P<0.05);两组在喘憋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24 h后治疗组在呼吸频率改善及血气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一种主要手段,能较快改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肺通气功能,缓解症状,有效改善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

    作者:利丹;曾春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宫颈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宫颈癌化疗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9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81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化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完成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化疗完成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0.2%,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低于对照组的9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手段,明显提高了宫颈癌患者化疗效果,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作者:黄碧青;黄素爱;张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降温毯治疗重度脑损伤的护理

    目的 探讨研究降温毯治疗重度脑损伤期间的有效护理模式.方法 将我科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重度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给予细节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通过细节护理干预,降温毯使用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存活患者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降温毯治疗重度脑损伤期间给予细节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以减少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

    作者:苏燕娟;陈少卿;王玉心;翦辉娜;陈少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个体化护理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个体化护理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48例在此基础上应用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并发症控制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9.8±8.7)mm Hg、(97.3 ±8.8) mm Hg均明显高于治疗组患者的(124.5±9.7)mmHg、(84.2±7.1)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治疗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小红;黄惠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频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小乳腺癌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乳腺癌(直径< 20 m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45例直径< 20 mm且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乳腺肿块术前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指标包括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针尖样钙化、后方回声、纵/横比,彩色及能量多普勒检测肿块的血供情况,观察血管数量、形态及分布,频谱多普勒测量血流的大流速及阻力指数.结果 45例小乳腺癌二维超声显示内部均为低回声,形态欠规则33例,形态尚规则或呈片状共有12例,内见针尖样钙化20例,后方有声衰减17例,纵/横比≥1有16例;彩色及能量多普勒显示肿块内部穿人性不规则血流21例,内部或周边点条状血流11例,13例未见血流显示,阻力指数> 0.70以上有23例.结论 高频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配合穿刺活检术及病理检查有利于小乳腺癌的诊断,能使患者得到及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伟萍;陈乐;赖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丁香开胃贴对预防静滴红霉素引起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复方丁香开胃贴对预防静滴红霉素引起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86例静脉滴注红霉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静滴前30 min采用复方丁香开胃贴敷贴神阙穴(肚脐),对照组给予普通胶布敷贴对照.结果 观察组46例,10例患儿出现腹痛、呕吐、食欲减退,有效率78.3%;对照组40例,24例患儿出现腹痛、呕吐、食欲减退,有效率40%,两组应用效果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应用丁香开胃贴对预防静滴红霉素引起的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曾洁群;田杨;林翠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后外侧入路固定踝关节骨折的体会

    目的 探讨后外侧手术人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固定后踝骨折22例.对所有骨折均采用后外侧跟腱-腓骨间入路行切开复位固定外踝及后踝骨折,合并内踝骨折的采用踝关节内侧入路固定,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内植物稳定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5~ 16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估疗效:优1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9%.结论 经后外侧入路固定后踝骨折,操作简便,显露清晰,固定确实,可直接地精确复位关节面,并且可以可以同一切口完成外踝及后踝骨块的内固定,临床效果优良.

    作者:张志文;武明鑫;刘志彬;陈锐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婴儿的左室扭转变化

    目的 利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探讨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对其所生的新生儿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45例,正常对照组新生儿45例.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新生儿心脏结构,测量左心室壁厚度,采集胸骨旁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3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计算新生儿左心室扭转角度.结果 观察组室间隔舒张厚度(0.45±0.06)cm,对照组(0.34±0.05)cm;观察组左室后壁舒张厚度(0.45±0.17)cm,对照组(0.31±0.02)cm.观察组左室内膜旋转峰值为(-4.713±2.049)°,对照组为(-3.744±1.854)°;观察组左室平面旋转峰值为(-2.351±1.429)°,对照组为(-1.413 ±0.918)°;观察组左室外膜旋转峰值为(-1.457±1.135)°,对照组为(-0.916±0.808)°;观察组左室跨壁扭转峰值为(-3.209±1.326)°,对照组为(-2.886±1.481)°.观察组左心室扭转角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是检测包括新生儿在内左心功能早期改变的良好手段.

    作者:周怀远;廖伟强;陈莞春;段学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观察我院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分析诊断该疾病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进行超声诊断并测量淋巴结,记录形态情况、回声情况、大小以及部位分布,术后取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86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经超声后,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共76例,良性增生10例.淋巴结肿大病理诊断结果为转移性淋巴结74例,良性增生淋巴结12例.超声诊断的正确率为83.33%,诊断结果较为理想,且大部分转移性淋巴结分布于患者颈部下方1/3处.结论 超声对甲状腺癌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的诊断参考作用,且诊断失误率小,为临床上诊断淋巴结转移类型情况以及位置分布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值得临床上推广研究.

    作者:谢轶峰;刘晓真;师天雄;周广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需求调查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情况.方法 采用自制“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需求调查表”调查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各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的护理需求.结果 患者想了解的健康教育内容为发病原因,其次依次为饮食注意事项、用药知识、治疗方法、护理知识、并发症的防治、体位休息指导;在疾病相关内容方面,患者想了解的内容依次为术后疼痛问题、术后恢复情况、手术时间及过程、手术费用.个别交谈是患者所为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占63.28%;绝大多数病人认为有必要进行出院随访及对其家属进行宣教.结论 及时了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各方面的需求,可以降低患者术后住院日、尽量减少药源性疾病、提高临床疗效、提升病人满意度,使患者大限度的获益.

    作者:蒋劲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纤支镜灌洗联合机械通气在严重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纤支镜灌洗联合机械通气在严重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60例严重肺部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经鼻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纤支镜在直视下进行灌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H值、PaO2及PaCO2的变换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严重肺部感染患者在机械通气的基础上使用纤支镜灌洗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情况,缩短患者恢复自主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作者:胡英;张春花;何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布比卡因、吗啡复合液对小儿唇裂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布比卡因复合吗啡注射液应用于眶下神经阻滞对小儿唇裂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95例确诊为唇裂并行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双盲分为布比卡因组(B组)47例和布比卡因、吗啡复合组(BM组)48例.常规诱导气管插管后,B组取0.25%布比卡因2 ml;BM组取0.25%布比卡因2 ml+1μg/kg吗啡注射液;两组均行双侧眶下神经阻滞,每侧1 ml.观察两组术后FLACC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术后3、6小时FLACC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24小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48小时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B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9%,BM组16.67%.结论 采用布比卡因、吗啡复合液行眶下神经阻滞对小儿唇裂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麻醉安全性高.

    作者:闵振兴;顾文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以消化道外症状为主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90例小儿胃食管反流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5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40.0%.结论 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在治疗以小儿消化道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程智宏;曾伟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米诺环素与碘甘油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米诺环素和碘甘油对才周-才髓联合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8-2012年间我院收治的118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均先接受根管治疗和牙周治疗,而后实验组外用米诺环素,对照组外用碘甘油.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牙龈指数(1.04±0.21)、龈沟出血指数(1.23±0.68)、牙周探诊深度(2.87±0.7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0.47),(2.54±0.79),(3.91±0.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P< 0.05).结论 米诺环素能有效抗菌,减少牙周破坏,促进牙根修复,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效果优于碘甘油.

    作者:肖成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配伍丙泊酚用于初孕妇女终止早孕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配伍丙泊酚在初孕妇女中止早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门诊拟自愿行人工流产,无手术禁忌症,B超确诊宫内孕的280例初孕早孕妇女.分成对照组130例和观察组150例.观察组术前将米索前列醇400微克置于阴道后穹窿,对照组术前术中不用任何药物.并对两组宫颈软化效果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宫颈软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为138例(9 2%),对照组为8 0例(6 1%)(P<0.05).手术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观察组(4.2±1.5)s,对照组(5.8±2.0)s(P<0.05).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减少,观察组(20.3±5.2)nl,对照组(38.1±6.2)ml(P< 0.05).两组均无人流综合征发生(P>0.05).结论 无痛人流术前2小时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在初孕妇女中止早孕手术中具有利于扩张宫颈,便于手术操作等优点,简单易行,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燕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内服和外洗中药疗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内服和外洗中药疗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0例下肢骨折后肿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内服和外洗中药疗法,对照组的患者在术后应用适量的镇痛剂和止血剂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对照组的患者治疗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患者治疗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两组患者在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的消肿时间是25.5天,治疗组患者平均的消肿时间为15.5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内服和外洗中药疗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庆上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