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恋似雪

秦渭毳

关键词:寝室, 镇静, 雪花, 糖果, 宿舍, 南阳, 讲台, 把字
摘要:1雪花飞舞.初相识,他把字写错了一个,害得她跑上讲台去纠正,他改过来,随后请她吃饭,说感谢,说要不就丢丑了;她不去,他又买了糖送到她寝室里,大家都吃了他的糖,含着糖果,她冲他说“拜拜!”他硬是不走,硬是不走,一向沉稳干练的小伙子,眼神有些慌张,佯装镇静,他微笑地望着她宿舍的寝室长,年长的一位南阳姐姐.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等待的日子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个有着国企背景的公司,也是一个大公司,能在这里工作是许多人的梦想.朝九晚五的生活,也让每一个人工作很有规律,压力也不大.一晃儿,在这里工作快两年了,也渐渐地适应了这种生活,也和这里的同事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作者:程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砸痛青春的一滴泪

    那年,班里来了一个英俊的男老师.他身材挺拔,眼神清亮,头发纹丝不乱,鼻梁上架着金线眼镜,走起路来,虽不是踱着方步,但也是有板有眼,很有范儿,举手投足间有股淡淡的书倦气,周身上下洋溢着逼人的青春气息.

    作者:积雪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法律为精神障碍患者护航

    2013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开始实施.这部法律在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规范精神卫生服务方面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方面更有划时代的意义.四年多过去了,这部法律给患者、医院和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呢?患者的住院权利得到了法律保障在《精神卫生法》实施以前,收治精神障碍患者的程序缺乏法律规范,不严格,因而不时出现非精神病人“被精神病”的报道.所谓“被精神病”就是没有精神疾病的人被家属、亲戚、有时甚至工作单位,以“精神异常”的名义,强行送入精神病院进行住院治疗.

    作者:王智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慎独的境界

    在超市购物,看见一位大哥买了好多玻璃杯子,掉地上碎了一个,随后他立即走开了.就当我选好东西也要走开时,他却跟工作人员一起回来了,一边打扫碎玻璃,一边询问如何赔偿……这位大哥主动担责的做法颇有谦谦君子的慎独品行,让人心生敬意.

    作者:钟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从“一帮一”到“多帮多”——认知行为小组治疗简介

    一提到心理治疗,绝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情景都是一位治疗师面对一位求助者,这是一对一的治疗模式.其实,心理治疗并不只有这一种形式,除了大家更为熟悉的“个体治疗”的形式外,还有“小组治疗”的形式,也就是1-2位治疗师,面对多位不同的求助者,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心理治疗.

    作者:郭志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当婚姻遭遇精神疾患

    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是令人向往的,但对于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来说,他们的婚姻生活难免会因为身心的异他性而受到影响.有些人婚前隐瞒自己的病史,在婚后发病,导致另一方提出离婚的诉求;有些人婚后罹患精神病,对家庭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夫妻感情破裂.本文就婚姻中精神疾病患者婚姻关系的两则案例进行详解和分析,给予法律层面上的一些知识普及,希望因精神疾病而不幸的婚姻关系越来越少,人们能够正视并协调解决出现的种种问题.

    作者:李鹏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心理咨询中的法律红线

    当前,我国关于心理咨询行业的法律规范主要是2013年开始实施的《精神卫生法》和部分地方出台的精神卫生条例、办法,例如2015年开始实施的《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精神卫生法》对心理咨询行业的工作者有着基本性的、原则性的规范.

    作者:郑秋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爱孙辈,当好配角不越位

    老李夫妇的独生女成家后,小两口就和老李夫妇一起生活.不久,女儿怀孕了.再不久,女儿当了妈妈,给老李夫妇生了个外孙子.这可把老李夫妇乐坏了,整天合不上嘴.老李夫妇心疼女儿,晚上就主动把孩子抢了过来,让孩子晚上跟自己睡一个房间.结果,孩子没有了吃奶的机会,妈妈的奶水刚刚要下来又回去了.

    作者:马志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别让“小聪明”害了你

    前几天,在去菜市场的路上,遇到了一起退休的李教授,他烦心地说,家里雇了一个中年保姆,挺有意思:她有时会偷偷拿我家的东西,也不拿值钱的,就是一头蒜,两块姜,半斤花生米什么的.李教授发现后,就跟保妇说,你喜欢或者需要什么,说一声再拿也不为过,反正有些东西都是消费品.但保姆不听劝阻,该拿还是悄悄拿.

    作者:韩学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欲为大树,莫与草争

    他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大公司工作.虽然毕业于名校,虽然有过大半年的实习时光,但他深知自己在业务上一定很薄弱,于是他在公司里非常勤奋好学,没有做过的总要去做一做,不懂的总要去问一问.

    作者:贾子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妈妈智慧,孩子幸运

    故事分享一:我中午刚回到家,儿子放下手中的积木,表情严肃地跑过来告诉我:“妈妈,美国炸了中国在南斯拉夫的大使馆,死了好多人呢……我刚从电视上看到的!”我蹲下身抱抱他:“儿子,你真棒!这么小就关心国家大事了!(当时儿子两周多)妈妈工作忙,你能每天把看到的新闻跟妈妈讲讲吗?也帮妈妈多了解些国家大事.”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张这几年

    小张2012年大学四年级时出现自言自语,凭空闻声,觉得大家常用异样的眼神看他,怀疑周围同学议论他,电脑被人监控等表现,无法住在宿舍,辍学在家.他父母担心其精神有问题而将其送至精神专科医院就诊,被收住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经药物治疗一个月后临床痊愈出院.2013年他找到了一份从事销售的工作,由于他很努力,工作业绩在同事中名列前茅.2014年经人介绍与妻子结婚成家.

    作者:田红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顺着风的方向

    初中期间,我一直在努力提高我的成绩.可是我并不是那种学习型的学生,我就是靠认真,平时大量时间用在学习上,成绩也没落下,一直在班里前几名徘徊.升入高中后,这种学习方法让我感觉越来越吃力,成绩也一直在往下滑,终只能在中游徘徊.我不服输,挑灯夜战,周末不休息,想用我的勤来补充我的拙,可效果还是一般,心情也很低落.

    作者:程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我为什么无法离开

    诊室外正下着淅淅沥沥的雨,天气很是寒冷,就如同坐在我面前的女人给我的感觉一样.她叫文静,人如其名,一副干干净净的样子,白皙的肤色,整个人从进来起就沉默不语,蜷缩在诊室的沙发里.在来访者还没开口的时候,我往往会等待和陪同一段时间,所以我也没有说话,只是给她拿了一个盖身的小毯子,希望能让她暖和一点.

    作者:刘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水墨哲理漫画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儿童强迫症诊疗指南系列谈之三:儿童强迫症的危害与防治

    就像儿童强迫症在识别上存在很多误区一样,治疗时机的把握和有效治疗的实施也是众说纷纭.究其原因,主要是低估了儿童强迫症的危害和早期防治的作用.其实,儿童强迫症是公认的精神科顽症,如不及时治疗将影响终身.成人中许多严重的强迫症就是源于儿童期的强迫症没有给予及时的治疗.不但强迫症状直接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而且患儿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心理矛盾和冲突感突出,自我痛苦感往往超过严重的精神疾病.

    作者:郑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有一种成长叫“自降身价”

    女儿刚满18岁,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今年高考,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将近两个月的暑假,她给自己安排勤工俭学的计划,初步定于做家教,一来可以锻炼自己,二来也能挣些零花钱.

    作者:王世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娇惯中的孩子

    作者:郝延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轻装上阵”,丈夫为何郁闷了

    和林军相识的时候,我正处在“生不逢时”的夹缝中:刚刚结束了一场长达三年多的感情,又逢公司裁员失业.为了生活,我这个以前的电脑工程师,只能屈尊做一个普通的程序员.那段时间,心里的伤疼、郁闷、憋屈、哀愁弥漫心头经久不散,灰色成了生活的主旋律,以前爱笑爱说的我成了“沉默寡人”.每天除了做事,大部分时间我独坐一隅,独自无言想心事.

    作者:袁跃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寂静之冬

    物候转换到冬天,季节宛若脱胎换骨一般,变得寂静安恬.像熟睡的孩子,心思洁白,纯净安然.只是玩累了,收起活力和光芒,歇一歇,养养精神.静静的,寂寂的,一点儿也不寂寞.郊外的旷野上,也是一片寂静.说旷野而不说原野,是有缘由的.冬天的景致称得上一个“旷”字,又悠远又开阔.

    作者:耿艳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