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秋蝉歌吟

宋莺

关键词:吸取营养, 歌唱, 凤凰涅槃, 大自然, 直埋, 学会, 蜕变, 土壤, 苦修, 经历, 华丽, 歌手, 负重, 飞翔, 翅膀, 成就
摘要:蝉儿,天生就是大自然的歌手.为了有一天能站在高枝上歌唱,你一直埋藏着高歌的梦想,用一生多半的光阴在暗无天日的地下默默无闻、忍辱负重地成长,吸取营养、刻苦修炼、积蓄力量,只为了成就那短暂的辉煌!你一生要经历五次蜕变,只有后一次如凤凰涅槃般地华丽转身,才钻出土壤爬到树上,蜕去干枯的壳,如蝶破茧而出,张开美丽轻盈的翅膀,学会飞翔,融进绿意,迎着丽日歌唱!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别离时,请温柔些

    一群朋友聚会,大家看完《爱乐之城》从电影院里走出来,小谭红了眼眶,他尽量站在一众人的边缘,不想被人发现他哭过.那时大家都明白他的尴尬,没人打扰他,后来在吃晚饭的时候,忽然有人问:“小谭,刚才看见你哭,是不是想起初恋了?”

    作者:苏尘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际交往中,为何常感到自己被忽视?

    人际交往,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满足人们的人际需要,包括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人际需要被满足的人,容易成功、自信,生活富有情趣,自我认知能力较强.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种现象渐渐浮现于很多人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被人忽视感.

    作者:李鹏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难断的“脐带”

    A病态啃老何时休“爸,我把工作辞了,每天累得半死,还挣不了多少钱,还不如在家待着呢!”大专毕业两年的小孙一进家门就大声抱怨道,这已经是他在一个月内辞掉的第三份工作了.小孙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当年都是被工厂买断工龄的下岗职工,好不容易熬到退休有了退休金,现在还要拿出一部分钱来接济他的生活.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回国后发现与父亲有代沟,怎么办?

    Q老师您好!我是一名19岁的高二的学生,在国外读书已经两年了,这次放假回国,总感觉和父亲的争吵越来越多,总觉得父亲不尊重别人的意见,一直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不顾及我的感受.比如:那几天,约好了时间他开车送我去找朋友玩儿,他竟然迟到了半个小时,其间我打电话他还不接,见面后一个劲儿地说只是先接了个别人的电话,为什么别人的事情都比我的事情重要?

    作者:彭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真正的爱,是亲密有间

    1我认识的一个姑娘,刚结了婚,年纪并不大,却得了不好治的病.她说也就大半年的时间,就得了这个病.缘由是和爸爸生了一次大气,她爸爸不肯原谅她,全家人都要她去道歉,她怎么道歉都不管用,生生地给憋出了一个子宫肌瘤.她告诉我,其实她已经结婚了,那个家她都不想管了,只是还有妈妈在那个家.

    作者:涂慈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有些爱,云淡风轻

    转眼又是晚秋时候,走上街,去看看将要远走的秋.河边,柳树枝影依旧婆娑.一阵风吹来,几许落叶簌簌.树那么深情地挽留,那些叶儿兀自飘向远方,风中的舞蹈是它们后的心语.河水依旧无波无澜,在温润柔和的日光里,澄澈而透明.

    作者:王举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给中伤自己的人以拥抱

    师范毕业那年,我刚满20岁,被分配到市实验小学教五年级,长我五岁的梅姐担任我们的年级组长.工作不到一年,我便凭借超强的业务能力和敢为人先的实干精神,赢得全校同行的一致好评.由于我所带的班级学习成绩在县里取得了名次,间接为学校赢得了生源,所以年过五句的老校长对我格外器重,人前人后常夸我的好.出乎预料的是,在年底的评优选先大会上,排名一直遥遥领先的我,却在后的“民主测评”环节中,以极大的劣势败给了梅姐.

    作者:橘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做一个点灯的人

    去年底,我认识了一个网友.我们聊生活,聊写作,一时间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她是学美术的,在一家画廊工作,有不错的收入和前途.有一次她跟我说,她想写点文字,让我帮她指点看看,不多久,她就从微信里传了一篇文章给我.

    作者:刘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婆婆的生意经

    婆婆60多岁了,人勤快,闲不住.她在集市上做小生意,卖小孩们的小玩具、袜子、手套什么的.起初我们都劝她歇歇,她摆摆手说:“没事,我做买卖动脑子,不得老年痴呆.人闲下来,老得快.再说了,我不光是为挣钱,我就是为图个乐子.你们也知道我爱热闹,集市上人多,我和别人说个话,看个故事,多有意思.”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有些善意无须解释

    多数时候,对于别人表达善意的举动,你会怎么回应?这样的举动,多数是出于关心.但是,又不见得是你真正需要的.比如,你正要出门,碰上了邻居.对方发现你的鞋带有点松,于是,好心提醒你,先绑好鞋带,再出门.

    作者:郭华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危险的边界: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识别与应对

    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青春期或青年早期首次发病.在突出的精神病性症状出现之前,患者可能先出现一些可疑的迹象,后者被称为早期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情绪低落、强迫思维或行为、退缩、社交困难、易激惹以及奇怪的或敌对的思维或行为等.

    作者:李晓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4个绝招,让爱走进患者心里——记北京市西城区精神卫生防治管理模式

    故事还得从10年前说起:一次,林阿姨在上班途中目睹了一起交通事故的惨剧后,她就不愿意出门了,一出门就想起种种血腥的场面,心慌、头晕、呕吐.家里人起初对于她的这种行为特别理解,认为时间一长,精神刺激慢慢淡化,也就自己康复了.

    作者:郑迩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除了广场舞,你的退休生活可以更精彩!

    “广场舞大妈群殴篮球场小鲜肉”,刚一听到这则新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然而,这居然是真的.前些日子,“纸贵之城”洛阳的广场舞大妈为了将公共篮球场据为舞池,与年轻的篮球部落小伙子起了冲突,终不仅是篮球小生一路溃败,就连紧邻篮球场的羽毛球场也跟着遭殃,被大妈们一哄而抢,上演了一出洛阳“场”贵的尴尬大戏.

    作者:李闻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当了一回“算命先生”

    一次,受邀为一个小团体做有关员工心理健康的活动,开场前,为了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我费了不少心思.话说为什么要刻意活跃一下气氛呢?因为主办方之所以举办这样的讲座,也是应景,是因为单位的工作计划中列着这一项,听讲的人有相当一部分是用制度约束来的——类似于“请各部门自己确保听课人数,否则和负责人工作指标挂钩”云云.

    作者:薛青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给爱情带来危机的小小过错

    小过错之一:让他时刻注意你危机境况:女人往往很注重服饰、发型,甚至指甲等的改变,男人却会对此熟视无睹.当你改变了发型或其他时,他却没在意,于是你觉得他对你不够重视.失落感会使你刻意提醒他,黏着他,于是你一天往他办公室打几次电话,令他不胜其扰、烦你不已……

    作者:刘树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瓷娃娃”的“练胆”游

    五岁女儿的胆小,着实让全家人发愁.为了帮助女儿“练胆”,清明假期,我带着她去附近的姥山岛旅游.湖边有大人带着儿童在捡贝壳,五彩斑斓的贝壳—下子吸引了女儿的注意力,她看得全神贯注.我看出了她的意思,既想去捡,可又害怕.我拉着女儿的手道:“咱们捡起贝壳,回家养在玻璃瓶里,好吗?”

    作者:马嫒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再坚持一下

    那一年我18岁,只身—人来到省城打工,并很快在一家小作坊落了脚当学徒.为了能多挣点钱,我晚上下班的时候到工地再找一些零活干.一天晚上,工地老板找到我,说有点急活,要把60扇窗户背到各个楼层,晚上必须干完,明天早上7点—上班,他们就要到这里安装,工钱是500元,但不能有损坏,如损坏,扣一半的钱.这可是意外惊喜,我初步计算了—下,高楼层是11楼,低是3楼,应该在下半夜两点前能干完.

    作者:程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儿童强迫症诊疗指南系列谈之一:儿童也会得“强迫症”吗?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强迫症作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人们对其已不再陌生.但是,儿童也会得强迫症吗?面对这个问题,不要说普通百姓感到困惑,就连医生们也颇有争议,并影响着儿童心理问题的诊断和及时治疗.的确,既往认为儿童强迫症较少见,归类在儿童期情绪障碍中.

    作者:郑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夫妻依恋,“互吐真言”很关键

    婚姻专家研究发现,谎言对婚姻的破坏性很大,而且撒谎高手更易怀疑别人撒谎.亲密的依恋关系必须以真诚和信任做基础,这就像银行一样,信任透支只会导致个人信誉度从此低下,说什么都像在撒谎,即使是善意谎言也同样会损害夫妻关系.

    作者:郭冬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做个『糊涂』女人

    结婚十余载,我和老公之间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矛盾冲突,就连激烈的争吵也很少.曾有不少同事和朋友问起我经营婚姻的秘方,我总是笑答,糊涂一点吧!有人说,当聪明男人遇到聪明女人,结果等于战争;当“糊涂”男人遇上聪明女人,结果等于绯闻;当聪明男人遇上“糊涂”女人,结果就是结婚.夫妻之间生活在一起,总会有些争端,总会有些磕磕碰碰,如果针尖对麦芒,只会让矛盾升级,但如果其中一方糊涂一点,宽容一点,则云淡风轻,阳光灿烂.

    作者:周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