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做“无话”老夫妻

吴志;林颖

关键词:家庭琐事, 工作岗位, 夫妻, 退休, 福州
摘要:几年前,家在福州的周宏夫妻俩,双双从工作岗位退休,可是两人在家待的时间久了,老周就发现自己和老伴的共同话题变得越来越少,每日除了谈论一些家庭琐事外,就无话可说了.时间长了,夫妻间的感情也受到影响.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爱要激发

    儿子在学校竞赛中取得了好名次,我要奖赏他.他提出去饭馆吃面,我便带着他到了楼下的面馆.可到了那里才发现,刚才出门有点急只披了一件大衣,没带钱,我便给孩子要了一碗面,一会儿回去取钱.

    作者:程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父母应该是幼小衔接的桥梁

    每年9月,都有很多适龄孩子背起小书包走入校门,开始六年的小学生涯.父母们在欣喜之余,常常有所担心,怕刚离开幼儿园的孩子们不适应小学里的学习生活.

    作者: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留一段路,让孩子自己走

    家离学校不远,出小区的大门,过一条马路,沿着马路向南直走五六百米,左转再走三四百米,就到了学校.从儿子上学前班到现在,三年多的时间,我每天两次送,两次接.送到学校门口,我看着他走进校园,走进教学楼,而后才急匆匆去上班.接的时候,我早早在校门口等,看着他排队走出校门,第一个冲上去拉着他的手.

    作者:齐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她为何对爱人过分依赖

    典型案例怡红近遭遇了一件很难过的事情,她的父亲不久前病逝了.在怡红看来,父亲做事很有主见,而母亲则是那种生性比较懦弱的人.父亲从小就对怡红非常好,从小到大都一直护送她上学,她要什么他都百依百顺.

    作者:章剑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敷衍人生

    搞美术的弟弟来家.当女儿想起将近的画作拿出来让她小叔过目—下时,时间已不早了.总共四五幅素描十来幅速写,没想到弟弟细看细说竟然花了三四个小时,起身告辞已是深夜,他那上初中的儿子已在沙发上睡熟了.他是如此认真地来对待这桩事情,我没料到,女儿也没料到.弟弟走后我女儿沉默很久才说:“小叔太好了,和他相比,爸爸,你平时常常是在敷衍我.”

    作者:韩学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瓷器与瓷婚

    忽然想到一件事,到今年的10月末就是我结婚21周年了,去年是20周年,悄然度过,忘记过了.20周年是瓷婚.想到东北一个词:瓷实,形容东西结实、扎实、牢固、块头大,也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谊深厚,坚不可摧.而我更愿意把瓷婚联想成瓷器.瓷器,美好又易碎的物品,要捧在手里小心呵护的东西.

    作者:青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垂钓养生乐无穷

    如果你要问,富有情趣而又有利于健康的活动是什么?我将毫不犹豫地回答:钓鱼!谈起钓鱼活动,在我国历史悠久.殷商时代的姜子牙,曾因不满商纣王的荒淫无道,弃官隐居,每日垂钓于渭水之滨,修心养性,后被周文王访贤,辅佐周文王扫平天下.至今,民间流传着一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美谈.东汉时期的名士严子陵,多次受到王莽的邀请,均不为所动,隐居于风景秀丽的富春江边,亦以钓鱼为乐.

    作者:颜士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接受儿女的平凡

    十多年前,妻子的怀孕给我们这个小小家庭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和欣喜.那时候,胎教理论盛行,所有的胎教教科书都一致描述:提早进行胎教的孩子更聪明.手头上那本有关胎教的书籍几乎被我和妻子翻烂了.妻子的小腹微微隆起之时,我乐颠颠地用自己微薄的薪水买下了一台小型录音机和一大堆的音乐磁带,只要有空闲时间,就把录音机放在妻子的小腹旁放音乐,让我们的小宝贝从小就能接受到音乐的熏陶和刺激.作为父母,心中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我们能拥有一个聪明健康活泼的宝宝.

    作者:江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做职场里的“祥林嫂”

    朋友小聚,大学同学阿华向我讲了单位里的一件怪事.去年年底,铁路内部实行体制改革,五旬过半的老刘以下派干部的身份来到大华任职的三等车站,负责协管部门的营销工作.提起老刘,也是个公众性的人物,他是机关里尽人皆知的“一支笔”,多年来一直从事机关内部的文件起草、规章修订等工作,常随上级领导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因而在职工中混个脸熟.

    作者:孟祥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理解万岁

    昨天晚上和爸妈一起去看了电影《乘风破浪》,这是一个讲与父亲关系不好的儿子穿越回到父亲年轻时候与父亲成为好兄弟,理解了父亲的所作所为的故事,这部电影的主旨便是理解.

    作者:金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两例孤独症孩子家长的心路历程

    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幼儿两岁半以前就可以被发现.孤独症患者从小便表现出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困难、难与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对各种感官刺激反应异常,及一成不变难以更改的固定行为等,与一般儿童不同的特征.

    作者:王贞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梅其一:孩子不上学,听听医生怎么说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家长带着孩子来门诊咨询有关孩子不上学的问题,感到孩子不上学给许多家庭造成了困扰,问题很严重.我们看到过很多有关家庭教育和孩子教育方面的文章,其中大多数都分析了孩子不上学的心理因素和家庭社会环境因素,但是,很少有从医学角度来讨论这方面问题的.

    作者:苏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两种极为相似的“老年杀手”

    69岁的周主任5年前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习惯了工作状态的他对一下子清闲的生活很不适应,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言语表达不流畅、忘记熟人的名字和敏感多疑等症状.有时在街上碰到以前的老部下,他都视而不见,时间久了,大家都说他太傲气,不愿与他交往.其实,周主任并非成心不理别人,而是他真不记得对方是谁了.本来就不适应退休后的生活,被大家误解后,更少了与别人的沟通,周主任的性情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变得情绪低沉、忧愁、郁郁寡欢、消极、悲观,对许多事情都不感兴趣.

    作者:崔元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是什么夺走了我们的“记忆”——老年痴呆的预防

    王老爷子今年70岁了,患有多年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平时爱抽几口烟,喝几口酒,性格内向,身体好,家住5楼,每日上下楼都不喘粗气.可近两年家人发现老爷子记忆力明显不如从前,经常丢三落四,平时拿手的“红烧肉”,现在做的味道也不行了,有一次还忘了关煤气,差点失火,吓得老伴不敢再让他做饭了.

    作者:潘伟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痴呆和记性变差是一回事吗?

    在痴呆早期,记忆力减退是早出现的也是普遍的症状.但是由于一般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大脑认知功能减退,常常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的现象,被称为良性健忘或生理性健忘,故常常被忽视,不会认为是一种病.那么正常衰老与早期痴呆到底有哪些区别呢?让我们先通过以下三个案例来直观了解—下老年痴呆症的症状.A 李奶奶今年65岁,老伴去世多年,一直独自生活,女儿每周末回来探望老人.近3年女儿感觉母亲越来越冷漠,以前母亲经常会打电话嘘寒问暖,周末探望母亲时,老人总是精神焕发,房间也总是整理得干干净净;然而后来,老人对女儿的关心越来越少,话也越来越少,有时唉声叹气,做饭不如以前好吃,有时还忘记关火,屋子又脏又乱,长时间不打扫.

    作者:赵丽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与父亲相处的一个下午

    父亲已是92岁高龄的老人了,在我眼里,父亲真的老了,他已老得像一块朽木,再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与父亲交流开始变得越来越少.每次回家看望父亲,看到父亲像平常一样在书房里安静地看书,我放下买的一些水果,马上借故走开了.父亲欠起身,欲挽留我坐一会儿,我也赶紧推辞了.

    作者:李良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电脑族的保健操

    1 全旋运动.坐在椅子上,腰背伸直,伸展颈部,然后做“米字操”——头部先向后仰,接着向左向右分别旋转90度,然后低头,向左向右分别旋转90度,做时身体尽量保持不动.“米字操”做完后,再将头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你所能做到的大角度,旋转时注意动作不要太快,以免伤到颈椎.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看了世界又怎么样?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一年,河南女老师的辞职信不知道出多少上班族的心声.无独有偶,我的好友李勇也辞职看世界去了,只是他的辞职没这么诗意.

    作者:薛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见名思人情

    收拾老房子,翻出了一堆旧物.其中,多是一些碗筷碟子.翻过来一看,底部歪歪扭扭地写着名字,就连筷子上头,也不例外.说起来,这还是以前的习惯.

    作者:郭华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莫失莫忘,优雅老去——阿尔茨海默症的家庭护理

    准确把握病人情况,做到心知肚明,对于照顾老人有极大的帮助.相守61年,台湾94岁的“宠妻网红”老夏,那个会讲情话、一刻也离不开脆鹅的老夏,不久前走了,令无数网友伤怀.时年,宝岛这一对老夫妻,因孙女在社交媒体经常上传二人温馨甜蜜的生活视频而爆红网络,大家在感动于老夏与脆鹅甜美爱情的同时,也见证了其家人在陪伴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夏时,从始至终展现的那份悉心耐心、爱和包容.

    作者:杨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