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她为什么要自杀

郑迩遐

关键词:医院急诊, 电话, 心电图, 医生, 血压, 血糖, 头颅, 声音, 铃声
摘要:“铃铃铃”,急促的电话铃声在深夜10点响起.电话一接通,就传来了好友焦急的声音:“亲,实在是不好意思,这么晚还打扰您,我奶奶今天从吃完中饭后睡午觉,一直睡到现在,呼噜打得山响,吃晚饭的时候去叫她,怎么叫都没反应,刚叫了‘120’送到医院急诊,医生量血压、做心电图、查血糖、头颅CT啥的都正常,就是叫不醒,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白领女性警惕“更年心”

    林岚今年48岁,是一家公司的部门主管,工作非常忙碌.一段时间以来,她常常有胸闷、胸痛、心慌等不适感觉.敏感的她,在网上对照了一下症状,怀疑自己患上了冠心病,利用公休,她急忙来到医院的心内科就诊.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侥幸心理猛于虎

    A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有着各种各样奇妙的心理现象,比如好奇心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懒惰心理等等.各种心理有的有利于人类发展、进步,有的则会对人们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在这些心理现象中,臭名昭著,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莫过于侥幸心理了.

    作者:白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婚恋怪心理

    像傻子——爱的阴影城里姑娘秀玉在纺织厂上班,她貌似天仙,是工厂的纺织能手.但她从20岁起找了10年也没找到合适的对象,对象看了不计其数,后竞一个不如一个.这一天,别人又给她介绍了一个,小伙子各方面都不错,可她看了之后还是不乐意,心灰意冷地回到家里,家人问其故,答日:“他长得太像我们单位的那个傻子了!”

    作者:顾昊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出发,是好的开始

    A 我读初中时,体育不错,尤其是跑步.初二,我参加了1500米长跑比赛.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强度这么大的长跑,自从老师宣布了我的参赛项目后,我的心里就一直波涛汹涌.离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也渐渐变得茶饭不思,脑海里总是播放着有关跑步的画面.

    作者:范泽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现在就是好的样子

    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我和女友相约去爬山.身着休闲运动服的女友看起来神清气爽,没有了平素裹在职业套装里的那种严肃和干练,倒多了几分少女般的灵动和可爱.爬到半山腰时,我们停下来休息.在我们身后,有一条碎石铺成的小径,沿着小径往前走,尽头是一座石头砌成的房子,房子的四周生长着青翠的竹子,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围墙,围起来的空地便是一个大大的院子了.

    作者:张君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国外难煞吸烟人

    出国前,同为烟民,同事老马和我各准备了两条高档国产烟.一是怕超量了,入境时要纳税;二是那次出差为期10天,按我们平常抽烟的量,两条应该绰绰有余.在英国海关入境时,我和老马携带的香烟数量符合规定.一位女官员检查我们随身带的旅行包时,对香烟又是摁,又是捏,还用金属探测器反复探测.确信无异常后,她和颜悦色地问:“自用吗?”

    作者:刘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围城还有白菜花儿

    钱钟书先生说过:婚姻是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也曾从书上看过:即使恩爱的夫妻,一生中也会有200次离婚的冲动.经历过婚姻或者正在婚姻里的人都知道,经过初的甜蜜,生活里几乎没有了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围绕在你和他身边的,是生活里的一日三餐,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诸多的凡俗琐事.

    作者:赵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为什么我得了强迫症?

    今天,诊室来了一位同行——护士小丽.半年前,小丽的奶奶患癌症去世,小丽非常伤心.3个月前,她逐渐开始担心在医院会被传染上癌细胞,所以,每次下班后都要反复洗手,还要用酒精把随身物品表面反复擦拭几次,一回到家就立刻换掉所有的衣服和鞋,以免把癌细胞带回家.尽管小丽本人就是护士,知道癌症并不会通过接触而传染致病,科里的医生也告诉她这一点,但她就是不放心.

    作者:闫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我帮丈夫守“晚节”

    我丈夫退休前是响当当的“高工”,退休以后拗不过一个单位的盛情邀请,到那里负责建筑工程.他是个特别认真的人,虽然年过60,但干起工作来,精神头儿还是不减当年,天天早出晚归,晚饭我都得热了一遍又一遍.

    作者:江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总是逃学的孩子

    依依(化名)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女生.近,依依三番五次地逃学,对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教育无动于衷,万般无奈下,依依的父母来到我们中心寻求帮助.“老师,您可得帮帮我,我们家的孩子不愿意去上学,近甚至开始逃学.我和他爸爸一开始还蒙在鼓里,每天早上送她去上学,明明亲眼看到她进了学校,结果每次刚回到家,老师的电话就打进来了,问我们家孩子怎么没去上课.

    作者:王海侠;朱茹月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酸溜溜的同学会

    一个周末,同学老何选好一个聚餐地点之后,逐一打电话联系几个平日忙得在朋友圈点赞都觉得奢侈的同学,到一块叙叙旧,聊聊近况.恭敬不如从命,我也是应邀赴会者之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老何认真地问我近怎么样.对于老同学的关心,我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把房贷车贷压力大、孩子上学问题等琐碎家事,还有职业瓶颈、晋升无望等工作烦心事,都如竹筒倒豆一般,一吐为快.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围产期抑郁的那些事儿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可阿珍现在却是像流进了下水道的水,整日被阴暗、无望所笼罩.阿珍本是很幸福的,在20多岁的时候遇到了现在的先生,两人踏入婚姻殿堂的那刻,“执子之手,白头偕老”的誓言使阿珍的心暖成了一潭春水.婚后,两人的生活就像是一条小溪,安静又不失生趣,然而,这样平静的生活却在阿珍怀孕之后发生了改变.

    作者:鲁晓辉;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贫不足羞,贱不足恶

    去年,我们单位新分配来两个大学生.他们都来自农村,读的都是二本院校,他们的工作能力都很强,令大家刮目相看.没多久,大家发现这两个年轻人性格迥异.思怡开朗活泼,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浩娜文静沉默,敏感多疑.因此,大家跟思怡非常随便,经常跟她开玩笑,如果大家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张嘴就喊她帮忙.可是大家跟浩娜相处总是小心翼翼,因为当大家谈笑的时候,她的脸色总是很阴沉,像笼罩着一层迷雾.这样的次数多了,大家便有意无意与浩娜保持一定的距离.

    作者:贾子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母亲的长寿秘诀

    母亲94岁,因跌倒去世,无疾而终.母亲一生很少生病,偶有伤风感冒,吃半粒ABC或一粒银翘感冒片就好了.到90岁后,仍思维清晰,语言流畅,耳聪目明,行动自如.因此,常有亲朋问我:“你母亲健康长寿的秘诀是什么?”这可把我难住了,我真不知母亲有什么健康长寿的秘诀.但这也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我便试着从母亲的一生中去寻找答案.

    作者:天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飞翔的蒲公英

    “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春天的暖风里,蒲公英的种子破土发芽,嫩绿的叶子欢心地簇拥着,朵朵白色的小雨伞宛如张开天使般的翅膀,飞呀飞,飞向那遥远而美好的新家.在故乡,我们把蒲公英叫婆婆丁.

    作者:钟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处不可苟且

    表弟是个极聪明的孩子,无论做什么,只要远远地瞄上几眼就学得像模像样,在学习上也从来没有让家长操过心.但是,表弟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对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做什么都漫不经心.

    作者:张燕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先吃个面包垫垫

    同事的孩子H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四处投档找工作.半年后,和H一同毕业的同学差不多都陆续走上了工作岗位,而H仍然坐在电脑前为一个个退档唉声叹气.H一直找不到工作,并非有什么短板或其他不如人的地方,只是因为他始终把目光定在一、二线城市的大公司,而这些公司条件都相当苛刻,要么专业必须对口,要么一定要有研究生学历.到了年底,H对找工作的事情彻底绝望了,便又作出考研的决定.

    作者:化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妈晚年够时尚

    1 学外语.作为家中“后勤部长”的老妈曾一度为看不懂家中电器上标注的英文而烦恼,后来,老妈不仅偷偷买来一本《英汉大词典》,还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英语班的学习.为尽快进入“角色”,老妈在家中的客厅、卧室、厨房、阳台甚至是卫生间里都贴满了英语单词,家里“全天候”回荡着老妈颇具“伦敦郊区”味的发音,甚至半夜三更也能听到老妈卧室里突然传出的梦话:“wrest”(拧开)、“button”(按钮),听得睡眼蒙眬的老爸直发毛!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遵从自己的内心有多难

    A 曾经有一个人,他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感觉自己流鼻血了,就仰起头来止血.在他身后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以为他在看什么东西,也仰头望向天空.就这样,路过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莫名其妙地抬头仰视.过了一阵,流鼻血的人止住了鼻血,回头发现有很多人在抬头仰望,就问其中一个人:“你在看什么?”那人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反正大家都在看,我也看看.”

    作者:易星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听见你的声音——记一例高中生家庭咨询案例

    对于高中生来访者,其背后的家长是重要资源,是可以解开情结的关键,我们或可与父母合作,一起发现孩子的情结与模式,抑或可以直面父母的情结与模式,每一个角度都具有可能性,来对高中生的心理困惑有更深入、真实的了解,真正听见他们心里的声音,从而助其发生改变.

    作者:韩祖晔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