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荣芝;赖永东;黄焕森
目的 分别对米非司酮和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方法 在2002年~2005年将我院确诊为子宫肌瘤病人68例,按双盲法分别给予米非司酮组和桂枝茯苓胶囊组,进行治疗.米非司酮组每次12.5 mg,每天一次服三个月.桂枝茯苓胶囊组每天3次,每次3粒,服3个月.治疗前后B超监测子宫及肌瘤大小.结果 米非司酮组比桂枝茯苓胶囊组有显著疗效.
作者:詹玉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氯沙坦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氯沙坦50 mg口服,1次/d,灯盏细辛注射液20 ml+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氯沙坦50 mg口服,1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24 h尿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并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 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肝功能、血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也未发现咳嗽等其他副作用.结论 氟沙坦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除了有明显的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外,尚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高凝状态、ⅱ疏通微循环的作用,能有效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刘礼乐;潘锐锋;陈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病,并可诱发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近年来已成为耳鼻咽喉科为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就此方面的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王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中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研究,探讨早期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0例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中老年患者进行下肢血管检查并与临床症状的程度对比.结果 本组40例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现37例下肢动脉内有不同程度粥样硬化改变,检出率为92.5%,而主要累及膝关节以下血管19例,占51%.临床症状Ⅰ、Ⅱ度其患者在无明显临床体征时而下肢动脉声像图已发生改变.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对已发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确定其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对早期无症状患者的检测也提供较为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汪萍;喻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正压通气在抢救急性重症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将68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5例在常规治疗同时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正压通气(NIPPV)治疗,并与33例常规治疗者对比,监测病情变化及血气分析、SPO2和P.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PH升高P>0.5,PaO2、PaCO2、SaO2%均有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其PaO2、PaCO2、SaO2%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量变值小于试验组P<0.5和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需用创通气及死亡率明显降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BiPAP呼吸机机无创机械通气,可作为抢救急性重症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赖伟;莫永恒;张翔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药物的敏感情况,为临床医生治疗选用敏感有效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按常规方法,对106例糖尿病尿路感染的患者尿样中培养分离出的细菌,用法国梅里埃ATB-自动鉴定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在106份尿培养阳性标本中检出革兰阴性杆菌占84%,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高的有大肠埃希菌占72.6%(77/106),对24种抗生素敏感率较高的是亚胺硫霉素90%,阿米卡星70%~75%,丁胺卡那霉素50%~55%.非ESBLs株均较ESBLs株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占11.3%.对20种抗生素敏感率较高的为万古霉素100%,利福平78%,氟霉素65%及亚胺硫霉素60%,其余均低于50%.结论 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占主要地位,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亚胺硫霉素敏感,其次是对第四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的抗生素敏感,非ESBLs较ESBLs的感敏.
作者:何卓雄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这四项试验的结果在不同的凝血分析仪中的比对试验.方法 对Sysmex CA6000凝血分析仪定期用配套校准物及质控进行校准与绘制标准曲线,并在每个工作日用定值全血质控做室内质控,以此为参考仪器,将3.8%柠檬酸钠1:9抗凝新鲜全血在其它凝血分析仪上的测定结果与其进行比对,将不同凝血分析仪间的比对结果制作成动态监测图,适时进行比对的动态分析.结果 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这四项试验的比对结果的变异百分率(CV%)值都符合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凝血室间质量评价标准.结论 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这四项试验通过在不同凝血分析仪的比对试验,有效提高了科内不同凝血分析仪器间的可比性、能够及时发现偶然误差和仪器的系统误差,促进工作人员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减少了由于在不同型号仪器上所测定结果差异较大而诱发的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有效地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提高了检验的质量.
作者:陈海生;张劲丰;蔡惠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检测血N端脑钠尿肽(NT-proBNP)水平在慢性肾功衰竭、血液透析(HD)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测定143例慢性肾衰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的血NT-proBNP水平,并以日立7170A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NU)、肌酐(CRE)、和白蛋白(ALB),然后与60名健康者对照比较.结果 患者NT-proBNP平均水平分别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透析前组(2708.9±1609)ng/L,血液透析后组(1304.9±1509.5)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8.27±22.5)ng/L,三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慢性肾衰透析前组NT-proBNP水平变化与肌酐水平有正相关关系(r=0.63,P<0.05),与ALB呈负相关关系(r=-0.72,P<0.01);在血脂分析中,慢性肾衰血液透析前、后组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除了TG在血液透析后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N端脑钠尿肽(NT-proBNP)水平都升高,NT-proBNP检测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监测具有敏感性高,无创伤性的优点,在预防和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美珠;温少磊;杨长兰;林爱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无血液系统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正常的准备施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骨科病人(ASA Ⅰ~Ⅱ),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A,n=25)和生理盐水组(B,n=25);分别在给药前(T0)、给药后1h(T1)、给药后2h(T2)采血测定血小板的大聚集率(PAGM)、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结果 乌司他丁组用药后1 h,APTT,PT较用药前明显延长(P<0.05),用药后2 h,TT较用药前明显延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用药后1 h,PT、APTT、TT显著性延长(P<0.01),用药后2 h,PT、ATPP显著性延长(P<0.05),两组用药前后及组间比较PAGM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围术期中静脉滴注5000 U/kg乌司他丁可适当延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有抗纤溶作用,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可改善术中患者的凝血状态,减少术中微血栓综合征,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曾宇;莫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护理经验.方法 总结18例应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的手术配合的护理体会.结果 手术治疗后泪管均通畅,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术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以及充分的器械、用物的准备、仪器、器械的娴熟应用和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月琼;甄瑞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利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是目前脊髓损伤治疗研究的新热点.利用各种外在刺激因素(包括外源性信号分子、针灸、中药、高压氧等)原位诱导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各种来源(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骨髓、皮肤、脂肪等)的神经干细胞自体移植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定向分化调控是治疗的关键问题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难题.利用内源性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是一个新的思路和值得研究探讨的领域.
作者:许宏武;庄明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观察咪唑安定或氟哌利多分别伍用芬太尼椎管内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 80例ASA Ⅰ~Ⅱ级的择期妇科手术患者,年龄20~65岁,拟行硬膜外麻醉30例,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50例.入室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硬膜外穿刺均采用L2-3间隙.于麻醉平面稳定后,A组静注咪唑安定0.04 mg/kg和芬太尼1 ug/kg,B组静注氟哌利多0.05 mg/kg和芬太尼1 ug/kg.于注药后1、5、30、45和60 min参照Ramsay改良分级法(Berggren)分别进行镇静程度分级.同时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及深度、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局麻药用量,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注药后1 minA组38例达Ⅰ级,B组仅12例达Ⅰ级;注药后60 minA组10例达Ⅱ级,B组仍有24例达Ⅱ级.A组给药后血压脉率与给药前无明显变化(P>0.05),B组血压较注药前有明显下降(P<0.05),脉率变化不大(P>0.05),术中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维持在安全范围.结论 咪唑安定伍用芬太尼较氟芬合剂具有起效迅速,镇静效果好,持续时间短,无蓄积的优点,且对心血管抑制较轻.
作者:陈艳;邱郁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制备具有一定粘度的更昔洛韦滴眼液,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方法 以卡波姆-940作增稠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并进行一系列处方验证试验.结果 制剂无刺激,稳定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为0.50%(n=5).结论 本制剂工艺、质量可控,有关项目符合滴眼液的要求.
作者:余楚钦;黄楚龙;林华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为老年提供优质的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已成为护理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心理卫生的角度分析了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提出了老年人心理护理的一系列对策.
作者:胡丽茎;许惠虹;王思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监测,评价标准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与标准》、《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结果 监测173间市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监测项目11个,检测7367项次,总合格率为88.88%,除Ⅱ类以上房间空气、医务人员手和排放污水合格率低外,其他8个项目合格率较高.结论 多数医疗机构能重视消毒隔离工作,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教育,完善医院消毒隔离制度,规范医院消毒隔离工作.通过监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暴露了市区医疗单位的消毒卫生状况,发现市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存在的问题.
作者:陈海明;刘旭振;周伟清;李丽玲;蓝志忠;王江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如何减少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对4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改良微创钻孔冲洗引流术.术中以一次性双腔导尿管作为引流管迅速置管,缓慢引流陈旧性血液,并用生理盐水冲洗至清亮.术后充分引流,早期复查头颅CT,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 43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 此法不仅简便易行,经济有效,而且能有效防止、减少传统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炜;钱东翔;王智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术(人流)的需求越来越多.我院2001年1月~2005年5月,将利多卡因加阿托品,用于宫颈局部封闭麻醉;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丙泊酚加芬太尼静脉推注麻醉,用于妊娠6~10周人工流产术的镇痛.现进行比较与总结.
作者:倪筱蓉;陈坚;谢艳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术前通过谈心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肾活检术的目的、手术的大体经过及效果,指导并监督患者练习吸气屏气,训练患者卧床排尿,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并发症,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 20例肾穿刺活检患者均能一次穿刺成功,肾小球数目10~20个,术后腋下体温达37.6℃~38.0℃3例,尿潴留1例.结论 术前训练,穿刺定位准确及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是穿刺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曾琦;程玉坤;鲍群梅;杨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3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达3600万,加上糖尿病知识以及健康生活理念不够普及,糖尿病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们着重对糖尿病病人在积极配合治疗和注意调节饮食结构的基础上,加强运动疗法,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廖锦华;孙文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对南方某市部分工厂企业职业噪声危害现状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该市37个产生噪声的工业生产行业共84间企业,按《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1996)进行测点选择和测量噪声强度[dB(A)].结果 共对1374个作业点进行噪声测定,噪声强度均值为83.40[dB(A)],作业点噪声强度90[dB(A)]以上占23.22%(n=319),85~89[dB(A)]段占25.47%(n=350),85[dB(A)]以下段占51.31%(n=705);共对37个产生噪声的工业行业进行噪声测定,其中噪声强度均值在79[dB(A)]以下有7个行业,80~84[dB(A)]的有24个行业,85~89[dB(A)]的有6个行业.结论 本次调查的该市职业性噪声企业的作业点噪声强度有48.69%超出了85[dB(A)]的卫生标准要求,这些企业应高度重视对噪声危害的防护,对这些企业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加强作业场所噪声的控制和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赖建民;杜伟佳;何健民;李建林;李勇勤;李旭东;刘移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