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导尿管引流术减少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并发症的探讨

郭炜;钱东翔;王智坚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 微创, 钻孔冲洗引流术,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减少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对4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改良微创钻孔冲洗引流术.术中以一次性双腔导尿管作为引流管迅速置管,缓慢引流陈旧性血液,并用生理盐水冲洗至清亮.术后充分引流,早期复查头颅CT,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 43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 此法不仅简便易行,经济有效,而且能有效防止、减少传统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咪唑安定或氟哌利多分别伍用芬太尼椎管内麻醉的镇静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咪唑安定或氟哌利多分别伍用芬太尼椎管内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 80例ASA Ⅰ~Ⅱ级的择期妇科手术患者,年龄20~65岁,拟行硬膜外麻醉30例,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50例.入室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硬膜外穿刺均采用L2-3间隙.于麻醉平面稳定后,A组静注咪唑安定0.04 mg/kg和芬太尼1 ug/kg,B组静注氟哌利多0.05 mg/kg和芬太尼1 ug/kg.于注药后1、5、30、45和60 min参照Ramsay改良分级法(Berggren)分别进行镇静程度分级.同时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及深度、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局麻药用量,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注药后1 minA组38例达Ⅰ级,B组仅12例达Ⅰ级;注药后60 minA组10例达Ⅱ级,B组仍有24例达Ⅱ级.A组给药后血压脉率与给药前无明显变化(P>0.05),B组血压较注药前有明显下降(P<0.05),脉率变化不大(P>0.05),术中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维持在安全范围.结论 咪唑安定伍用芬太尼较氟芬合剂具有起效迅速,镇静效果好,持续时间短,无蓄积的优点,且对心血管抑制较轻.

    作者:陈艳;邱郁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乌司他丁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无血液系统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正常的准备施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骨科病人(ASA Ⅰ~Ⅱ),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A,n=25)和生理盐水组(B,n=25);分别在给药前(T0)、给药后1h(T1)、给药后2h(T2)采血测定血小板的大聚集率(PAGM)、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结果 乌司他丁组用药后1 h,APTT,PT较用药前明显延长(P<0.05),用药后2 h,TT较用药前明显延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用药后1 h,PT、APTT、TT显著性延长(P<0.01),用药后2 h,PT、ATPP显著性延长(P<0.05),两组用药前后及组间比较PAGM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围术期中静脉滴注5000 U/kg乌司他丁可适当延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有抗纤溶作用,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可改善术中患者的凝血状态,减少术中微血栓综合征,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曾宇;莫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三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无痛人工流产术(人流)的需求越来越多.我院2001年1月~2005年5月,将利多卡因加阿托品,用于宫颈局部封闭麻醉;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丙泊酚加芬太尼静脉推注麻醉,用于妊娠6~10周人工流产术的镇痛.现进行比较与总结.

    作者:倪筱蓉;陈坚;谢艳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护理经验.方法 总结18例应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的手术配合的护理体会.结果 手术治疗后泪管均通畅,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术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以及充分的器械、用物的准备、仪器、器械的娴熟应用和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月琼;甄瑞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改良肾镜治疗膀胱结石42例

    目的 探讨改良肾镜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 收治膀胱结石患者42例,其中男40例,女2例,结石大直径0.8~5.0cm,使用改良肾镜行经尿道膀胱结石碎石术,观察其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单次碎石成功率达100%,术中无膀胱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2~3天拔出尿管.结论 应用改良肾镜治疗膀胱结石具有高效、安全、方法简单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吴俊雁;吴凡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血压急症的院前抢救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静脉注射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使用乌拉地尔静脉注射治疗高血压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用药5 min后血压明显下降,用药30分钟后,显效21例,有效8例,用药后各时段心率无明显变化;SPO2升高.结论 乌拉地尔静脉注射治疗高血压急症降压快,适用于院前抢救.

    作者:袁伟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韶关市新生儿破伤风发生情况分析及对策

    目的 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是《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妇女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控制目标,为了确保两个规划的顺利实施,加大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工作力度,早日实现我市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目标任务.方法 :对韶关市各医疗保健机构及乡镇卫生院上报的新生儿破伤风个案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5年我市新生儿破伤风共发生了86例,其中本地和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均为43例,5年来本地新生儿破伤风平均发生率为0.30‰.

    作者:姜佩平;廖水珍;吴仲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认知功能评估的比较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认知功能的差异;探讨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110例新近发作或两周内未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抑郁症患者和114例正常成人进行了认知功能的对照性评估;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改变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组WCST的分类数、总错误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类数:8.35±0.7,P=0.00;总错误数:7.60±2.8,P=0.00),对照组的正确数和分类数明显高于患者组(40.40±2.8,P=0.00).患者组中HAMD总分与WCST的分类数呈正相关,与分类数、正确数呈负相关,治疗前后HAMD总分、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其认知功能损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认知功能的降低可能提示病人额叶功能的缺损.

    作者:黎娟花;郑洪波;胡文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氟西汀对伴抑郁状态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伴抑郁状态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氟西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4年7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560例患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随机抽取240例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分析伴抑郁状态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比例和临床特征;对伴抑郁状态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予以分组治疗;观察组单纯使用心血管药物,治疗组合用口服氟西汀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伴抑郁状态心血管疾病患者占抽样调查心血管疾病患者的20.8%;该类患者除了其相应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外,常表现为主诉多,难以缓解的胸闷、胸痛、气促和心悸等症状,血压波动大;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差,单纯使用心血管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合并使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治疗疗效显著(P<0.001).结论 抑郁状态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对此类患者的主诉应加以分析,注意识别其类似于心血管疾病的躯体化症状;对此类患者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应联合予以抗抑郁的药物.

    作者:古筱茹;徐宁;梁健球;黄永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及治疗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病,并可诱发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近年来已成为耳鼻咽喉科为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就此方面的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王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Luxator微创拔牙刀的临床研究

    目的 original Luxator微创拔牙刀和传统拔牙器械的临床应用比较.方法 选择临床需要拔除的患牙100例,按随机数字表达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分别用original Luxator微创拔牙刀和传统拔牙器械拔除患牙,比较二者的断根率、拔牙窝不完整率、敲击增隙率和患者畏惧率.结果 original Luxator微创组的断根率、拔牙窝不完整率、敲击增隙率、患者畏惧率明显低于传统组.二者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riginal Luxator微创拔牙刀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张雪洋;胡飞;朱安棣;余燕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鼻(面)罩式BiPAP呼吸机在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正压通气在抢救急性重症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将68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5例在常规治疗同时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正压通气(NIPPV)治疗,并与33例常规治疗者对比,监测病情变化及血气分析、SPO2和P.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PH升高P>0.5,PaO2、PaCO2、SaO2%均有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其PaO2、PaCO2、SaO2%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量变值小于试验组P<0.5和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需用创通气及死亡率明显降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BiPAP呼吸机机无创机械通气,可作为抢救急性重症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赖伟;莫永恒;张翔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39例胎儿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波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率.方法 对39例胎儿畸形进行分类,并作家族史、遗传史及其它诱因分析.结果 有遗传史、家族史的病例,其胎儿畸形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结论 超声波是诊断胎儿畸形重要手段.

    作者:郭子玉;刘美娟;梁玉玲;林佐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ECLIA法检测血N端脑钠尿肽水平与维持性血透析治疗病人的关系

    目的 探讨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检测血N端脑钠尿肽(NT-proBNP)水平在慢性肾功衰竭、血液透析(HD)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测定143例慢性肾衰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的血NT-proBNP水平,并以日立7170A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NU)、肌酐(CRE)、和白蛋白(ALB),然后与60名健康者对照比较.结果 患者NT-proBNP平均水平分别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透析前组(2708.9±1609)ng/L,血液透析后组(1304.9±1509.5)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8.27±22.5)ng/L,三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慢性肾衰透析前组NT-proBNP水平变化与肌酐水平有正相关关系(r=0.63,P<0.05),与ALB呈负相关关系(r=-0.72,P<0.01);在血脂分析中,慢性肾衰血液透析前、后组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除了TG在血液透析后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N端脑钠尿肽(NT-proBNP)水平都升高,NT-proBNP检测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监测具有敏感性高,无创伤性的优点,在预防和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美珠;温少磊;杨长兰;林爱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交锁髓内钉在下肢骨折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我们采用钛合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可以控制骨折端旋转及缩短移位,具有固定牢固,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早期活动的特点.我院从2004年1月~2006年10月,共收治50例下肢骨折给予交锁髓内钉固定,他们都通过这种方式手术,使他们早期恢复自理能力,效果满意.方法 采用C型臂X光机透视下复位进行手术,手术的成功,配合手术治疗.而术后病人加强翻身,体位正确,伤口抗炎治疗,并注意末梢循环,早期功能锻炼,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结果 本组50例患者,经随访1~12个月,50例患者有1例在住院中发生内固定物断裂外,其余49例骨折全部愈合达98%.骨愈合时间1~12个月,1个月后开始扶拐行走,关节活动范围大于120度,伸直受限0度,行走无疼痛.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可以早期活动,适当负重,能使骨折端产生滑动加压,促进骨痂生长,但完全负重活动,尚需参考X线中有大量骨痂生长来决定的.给以后生活带来更大方便.

    作者:陈春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更昔洛韦滴眼液的制备

    目的 制备具有一定粘度的更昔洛韦滴眼液,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方法 以卡波姆-940作增稠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并进行一系列处方验证试验.结果 制剂无刺激,稳定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为0.50%(n=5).结论 本制剂工艺、质量可控,有关项目符合滴眼液的要求.

    作者:余楚钦;黄楚龙;林华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等试验在不同凝血分析仪的比对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这四项试验的结果在不同的凝血分析仪中的比对试验.方法 对Sysmex CA6000凝血分析仪定期用配套校准物及质控进行校准与绘制标准曲线,并在每个工作日用定值全血质控做室内质控,以此为参考仪器,将3.8%柠檬酸钠1:9抗凝新鲜全血在其它凝血分析仪上的测定结果与其进行比对,将不同凝血分析仪间的比对结果制作成动态监测图,适时进行比对的动态分析.结果 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这四项试验的比对结果的变异百分率(CV%)值都符合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凝血室间质量评价标准.结论 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这四项试验通过在不同凝血分析仪的比对试验,有效提高了科内不同凝血分析仪器间的可比性、能够及时发现偶然误差和仪器的系统误差,促进工作人员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减少了由于在不同型号仪器上所测定结果差异较大而诱发的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有效地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提高了检验的质量.

    作者:陈海生;张劲丰;蔡惠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由于逆蠕动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由于新生儿胃、食管反射协调功能差,呕吐时容易出现误吸.疾病引起呕吐严重者,因大量胃液丢失,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长期呕吐可导致营养不良.所以做好新生儿呕吐的观察与护理,对呕吐引起的并发症及协助诊断都非常重要.对2005年1月~2006年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91例新生儿呕吐的相关因素作了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出相对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结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76例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问题及采取措施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76例因高胆红素血症需要进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除作常规的新生儿护理外,还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而对照组仅按新生儿光疗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问题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29.1%.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冠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学龄期白血病患儿化疗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心理特征及恰当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不同类型的心理特点,对在本院儿科住院的51例学龄期白血病患儿进行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白血病患儿接受心理护理后,配合治疗率明显高于心理护理前,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方式有利于治疗措施的落实.

    作者:钟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