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梅;王苏贵;席卫卫;郭艳
目的 探讨护生主导的多形式教学查房在泌尿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8月泌尿外科实习护生200名,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护理临床带教中分别采取护生主导的多形式教学查房和传统的教学查房.对两组护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总成绩为(94.3±2.9)分,高于对照组的(73.9±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生认为护生主导的多形式教学查房对自学能力、沟通表达、发现问题、查阅文献、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制作、人型图绘制方面有提升上的人数均多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实验组护生的总满意率(88.8%)显著高于对照组(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生主导的多形式教学查房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理带教,能够提升护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表明以护生为主导的多形式教学查房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王海梅;王苏贵;席卫卫;郭艳 刊期: 2017年第91期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钙化旋磨术中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优化导管室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钙化旋磨术治疗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中并发症处理措施与护理要点进行归纳.结果 有1例患者出现满血流现象(3.3%),2例患者出现导丝有关问题.经有效对症处理后,病情均并控制,没有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均顺利出院.结论 采用冠状动脉钙化旋磨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可能出现不同并发症,导管室护理人员应做好护理工作,对各类并发症进行有效防治,以确保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作者:赵冬;张弘玮 刊期: 2017年第91期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对老年人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将患者分为深静脉血栓组和对照组.采用进口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仪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经对比分析,深静脉血栓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前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骨科大手术患者采用D-二聚体检测能够检出深静脉血栓,持续监测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发现深静脉血栓,改善预后.
作者:陈仁德 刊期: 2017年第91期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医疗卫生事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医疗体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迫切需求,对医院的发展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加强医院体制改革成为社会发展必然趋势,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与政工工作的开展有密切关系,这要求医院政工人员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趋势,实现政工工作开展的多元化,为医院顺利实现改革提供保障,推动医院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司艳 刊期: 2017年第91期
目的 分析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临终关怀与护理的应用成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50例晚期肿瘤患者为探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未进行临终关怀,观察组患者实施了临终关怀与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状况和心态进行观察与探究.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和心态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终关怀及护理能有效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推广采纳.
作者:张玲;胡建萍;毛丽芳;吴红梅 刊期: 2017年第91期
目的 研究家庭式延续性护理方案在出院过渡期COPD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延续性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家庭式延续性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期间疾病急性发作次数、因急性加重再次住院或急诊就诊次数、医疗开销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 在干预期内,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急性发作次数、再次住院或急诊就诊次数、医疗开销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式延续性护理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出院后的疾病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维持疾病稳定,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邱淑一 刊期: 2017年第91期
临床上治疗皮肤病时多选择外用药物,并注重消炎以及止痒、收敛与保护效果,而可用来治疗皮肤病的药物诸多,比如卡介苗类药物,但目前对此类药物治疗皮肤病的相关情况报道较少.本文就皮肤病治疗的相关情况,对其经卡介苗类药物治疗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杨磊 刊期: 2017年第91期
在钻井工程中发生的井喷事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严重事故,这种井喷事故会造成大量的人员遇难,严重威胁了我国的社会安全和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我国对于井喷事故的研究并不够全面,在预防井喷事故的发生和发生事故后的处理还有着很大的不足.本文通过对井喷事故救援医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我国现阶段的井喷事故救援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希望对我国的井喷事故救援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赵健晢;何金哲 刊期: 2017年第91期
目的 观察患儿疾病治疗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儿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静滴组和口服组患儿各58例,静滴组静脉注射阿奇霉素,口服组口服阿奇霉素,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胃肠道反应、变态反应及神经毒性,口服组与静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7%和74.1%,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或静脉注射阿奇霉素均会出现不良反应,应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作者:张丕振 刊期: 2017年第91期
目的 分析我院2013~2015年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药物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 采用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经济学参数对我院近三年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年来我院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药物的总销售金额、DDDs均呈逐年上升趋势;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这三类药一直居于前三位;销售金额和DDDs占前三位的药物为硫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钠;不同规格、剂型和商品名的同一种药,其DDDS和DDC值均不同,有时相差很大.结论 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我院三年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药物的主要药物,气雾剂和雾化液为主要剂型,雾化吸入疗法是治疗儿童哮喘的基本疗法,联合治疗是治疗儿童哮喘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从而为儿童哮喘的临床防治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黄兴兰 刊期: 2017年第91期
目的 分析治疗结直肠术后肠瘘患者应用生长抑制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结直肠术后肠瘘患者64例,根据双盲法的分组形式平均分配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生长抑制素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淀粉酶水平、红细胞比容、肠瘘闭合时间及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生长抑制素治疗后血清淀粉酶平均水平为(63.91±11.55)U·L-1,红细胞比容平均为(52.1±3.5)%,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血清淀粉酶平均水平为(113.11±16.74)U·L-1,红细胞比容平均为(65.7±4.7)%,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及红细胞比容等指标比较均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瘘闭合时间及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治疗结直肠术后肠瘘应用生长抑制素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同时减少患者肠瘘闭合时间,值得推广于临床.
作者:张守康;金头峰 刊期: 2017年第91期
目的 探究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接受保胎饮辨证加减医治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15日~2017年3月16日我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5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黄体酮医治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保胎饮辨证加减医治干预.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医治总有效率为84.00%(21/2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00%),P<0.05.结论 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接受保胎饮辨证加减医治,可有效提高医治总有效率,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沈旸 刊期: 2017年第91期
目的 探讨PBL和LBI双轨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14级中职护理班学生60名,带教老师将60名学生按照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本次研究中,着重于对观察组的学生采取PBL+LBI双轨教学模式,而对照组采取LBI教学模式,分别观察两组学生在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后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护理病案书写能力、理论实践综合能力.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核评分(96.22±0.64)、操作考核评分(90.24±2.22)、护理病案书写能力(87.22±2.24)、理论实践综合能力(88.21±2.44)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理论考核评分(82.49±2.43)、操作考核评分(82.42±2.37)、护理病案书写能力(80.29±2.53)、理论实践综合能力(82.31±2.32),研究中的数据均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BL+LBI双轨教学模式运用于我院妇产科护理教学中,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理论及操作成绩,还能有效的提升学生书写护理病案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红芬 刊期: 2017年第91期
目的 分析PICC在肿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52例PICC肿瘤患者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方式,予以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54%,对比两组数据,具有一定差异,使其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经过分析PICC肿瘤患者出现的护理问题,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其护理满意程度,使PICC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
作者:于小翠 刊期: 2017年第91期
目的 总结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临床合理用药质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开具的药品处方,包括医保处方、门诊处方、住院处方,共20000份作为观察组,并收集开具的药品处方19800份作为对照组.调查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药事管理,观察组实施临床合理用药质询管理,统计各组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处方以及费用过高的处方等不良处方开具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过临床合理用药质询管理,开具处方合格率(98.30%)显著高于经过常规药事管理的对照组(82.01%),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合理用药质询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可大大提升药品处方合格率,保证用药安全性,有利于临床药事管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陆筱波 刊期: 2017年第91期
目的 观察中医调情志疗法在玫瑰痤疮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玫瑰痤疮患者进行调情志治疗结合常规西医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对于28例玫瑰痤疮患者干燥、面部瘙痒刺痛感、阵发性红斑等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抑郁情况也有改善.结论 调情志疗法治疗玫瑰痤疮有效.
作者:崔成军 刊期: 2017年第91期
目的 分析西药抗病毒治疗配合唐草片应用于艾滋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22例展开对照研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将采用西药抗病毒(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1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抗病毒与唐草片治疗联合治疗的11例患者分为研究组,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63.64%),研究组治疗3个月与6个月后患者CD4T细胞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比较,研究组(18.18%)则低于对照组(54.55%)(P<0.05).结论 西药抗病毒治疗配合唐草片应用于艾滋病治疗中,有助于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增加患者CD4T细胞水平,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作者:陈梅 刊期: 2017年第91期
目的 探讨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医院进行精神分裂症疾病治疗且病情好转后出院的患者患例共90例,将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平均性原则下将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各有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干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干预并增加家庭综合干预,两组患者入组以及后续随访中,对其精神分裂症复发次率、治疗依从性等进行评定和比较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家庭综合干预中,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上升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不依从比例下降比例也大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复发3例,高于对照组13例,实验组疾病复发率6.7%低于对照组的28.9%,实验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综合干预能够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治疗管理,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复发次数,对于促进患者健康恢复和提高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等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实践应用价值突出.
作者:易善志 刊期: 2017年第91期
目的 分析小儿哮喘联合应用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62例,常规疗法为对照组治疗方式,于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无效率和总有效率为3.23%、96.77%,优于对照组的32.26%、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哮喘联合应用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范爱明;吴永军 刊期: 2017年第91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36例经手术证实的早期宫颈癌(26例)及癌前病变(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阴道镜检查.观察两种方法的准确率,并就联合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展开分析.结果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率为88.89%;经阴道镜检查准确率为94.44%.联合检查与手术证实病情相同,准确率为100%.联合检查准确率显著优于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6.43%、73.21%,阴道镜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91.07%、69.64%,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98.21%、83.93%,联合诊断特异性及灵敏度均显著高于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我们可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阴道镜检查来判断,为疾病治疗和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陈龙兰 刊期: 2017年第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