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心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和应对策略

蒙萌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 风险, 应对策略
摘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心内科护理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风险,从而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病情,同时也会影响的身体安全,对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不断地规范护理工作内容,不断地提高护理人员的能力,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体护理水平,降低医疗纠纷.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心理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和应对策略.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加持续冲洗引流治疗脑出血91例临床观察

    高血压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可以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挽救患者的生命,但通常对脑组织损伤也较大,而且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即使二次手术能挽救患者生命,其生存质量也明显降低,相当一部分患者家属会放弃再次手术,患者终死亡.本文总结了2015年6月~2016年12我科应用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加持续冲洗引流治疗脑出血91,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在降低术后再出血方面有着独到之处.

    作者:孙庆华;常志田;景明;张显东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心功能状况以及NT-proBNP存在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状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选择曲美他嗪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以及NT-proBNP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石苗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进展

    在普外科疾病中,腹股沟疝较常见,依照其类型可分为直疝与斜疝两种,前者指的是疝囊通过直疝三角区由后直接向前突出,不经过阴囊与内环;后者则主要是指疝囊由腹股沟管深环突出,并向前、向下以及向内斜行通过腹部沟管,再由腹股沟管浅环穿出,可进入至阴囊.当下临床用于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措施依旧为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方式多种多样,现就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进展展开综述如下.

    作者:刘文兴;张黎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与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份到2017年3月份所接收的120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血浆NT-proBNP水平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LVEF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LVESD、LVEDD和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临床疗效显著,该种治疗方式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肖琼林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红霉素治疗,观察组进行阿奇霉素序贯法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淑君;蒋子蕾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非编码RNA的生物学功能与临床应用分析

    非编码RNA广泛参与基因表达调控和生命代谢过程,具有重要且深远的生物学功能.miRNA、piRNA和lncRNA是非编码RNA几种主要类型,具有各自独特的生理功能.本论文对其特点和功能进行分类阐述,并分析了非编码RNA走向临床应用的模式和瓶颈,对其应用前景充满乐观.

    作者:梁佳萱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八味解郁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对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患者应用八味解郁汤加减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观察组应用八味解郁汤加减治疗方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形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下降趋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患者应用八味解郁汤加减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情形的发生率,治疗过程中安全性更佳.

    作者:高海涛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采用普米克与万托林联用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采用普米克与万托林联用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患者(小儿哮喘),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55例,分别采用万托林(对照组)以及普米克+万托林(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治疗结果以及呼吸峰流速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结论 普米克联合万托林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丹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究临床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临床上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10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家属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家属心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家属的临床焦虑抑郁改善情况、护理依从性以及满意度结果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家属的临床焦虑抑郁改善情况、护理依从性以及满意度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两组研究结果明显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组患者家属在护理期间进行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其心理压力,能采取更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家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此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金聚;韩春芳;张璐璐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数字化摄影(DR)胸片检查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在肺结核诊断中进行数字化摄影(DR)胸片检查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4月本中心肺结核患者46例,全部患者均接受数字化摄影(DR)胸片检查,同时和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46例患者接受DR胸片检查的准确率为93.48%,CT检查准确率为80.43%,DR胸片检查结核病灶数为57个,CT检查病灶数为48个.结论 数字化摄影(DR)胸片检查诊断肺结核准确率高,能够实现肺结核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智师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MiR-193a-3p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

    微小RNA(microRNA,mi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参与蛋白质的转录和转录后调控.miRNA参与到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miR-193a-3p在各类肿瘤中可调控其特定的靶基因,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功能.miR-193a-3p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关于miR-193a-3p的表达,靶基因、生物学机制在疾病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都是研究的热点.

    作者:张錾;林茂松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实践体会

    目的 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口腔专科门诊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作为对照组阶段,在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口腔门诊护理工作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分析对比两个阶段护理质量的不同以及护理满意度的不同.结果 对照阶段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低于观察阶段,两个阶段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专科门诊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从而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增强口腔门诊的护患关系,从而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姜颖慧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纳洛酮对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纳洛酮对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35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75例)予以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PaO2相比,实验组(79.30±5.98)mmHg等血气指标均更优,且FVC(3.24±0.88)L等肺功能指标均更优(P<0.05).结论 将纳洛酮应用于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中,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刘金莲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8例分组,分别为莫沙必利组(42例,莫沙必利治疗)、多潘立酮组(36例,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不同治疗的效果.结果 莫沙必利组总有效率92.86%与多潘立酮组91.67%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莫沙必利组复发率2.38%与多潘立酮组16.67%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远期效果优于多潘立酮治疗.

    作者:马建翠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常规组实施复合型小梁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眼压、视力情况以及前房深度.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优于常规组低,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当中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效果极其显著,可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金土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山西省太原市儿科医生紧缺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山西省太原市儿科医生紧缺现状.方法 笔者20余年儿科医生经历,各单位实地调研,参考媒体相关报道,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调查了太原市儿科医生紧缺现状,分析了儿科医生紧缺原因,并对如何缓解儿科医生紧缺提出了合理建议,结论 儿科医生荒已波及全市,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及时诊治,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儿科医生紧缺现状将日趋严重,所以缓解儿科医生紧缺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作者:杜旭红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听障患者肺功能检查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听障患者肺功能检查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听障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肺功能检查.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检查前可应用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应用多媒体或手册等方式为患者讲解肺功能检查过程中注意点,消除患者不安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中,5例患者不满意,一般满意患者为10例,十分满意患者为5例.实验组中,2例患者不满意,一般满意患者为11例,十分满意为7例.可得,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0%与7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给予听障患者肺功能检查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缓解患者不安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张娟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利舒康胶囊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 探究利舒康胶囊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92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利舒康胶囊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Scr、UA、尿微量白蛋白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BUN、FBG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利舒康胶囊应用到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中,降低了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提升了患者肾功能,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周恩正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可疑淋巴瘤诊断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

    目的 探讨采用标准方案的超声引导下诊断(UGCNB)可疑淋巴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科可疑淋巴瘤患者的肿大淋巴结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并对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 共有71例患者接受了73次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诊断,其中37例患者被诊断出淋巴瘤(51%).将所有37例(100%)诊断出淋巴瘤的患者按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进行亚型分型和治疗.其余36名淋巴结肿大但并未被诊断为淋巴瘤的患者在平均15个月的随访中均没有被诊断淋巴瘤.结论 根据标准方案执行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是有效和安全的,应该被视为评估可疑淋巴结病的的初步诊断工具.

    作者:丁林;李宁 刊期: 2017年第85期

  • 罗哌卡因在局部浸润麻醉的优势

    目的 研究对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罗哌卡因实施局部浸润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其中50例患者应用罗哌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另外50例患者利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比较两组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观察组术后1小时、6小时、18小时、36小时、48小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发生率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利用罗哌卡因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可以帮助患者术后疼痛得到更显著改善,帮助患者术后更快恢复,减少住院所需时间,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飞 刊期: 2017年第85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