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氟西汀联合罗布麻与氟西汀单药治疗冠心病并发焦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葛津津

关键词:氟西汀联合罗布麻, 冠心病并发焦虑症, 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 分析对冠心病并发焦虑症患者使用氟西汀联合罗布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1年内收治的冠心病并发焦虑症患者80例,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0例.对照组使用单一氟西汀治疗,观察组使用氟西汀联合罗布麻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经比较后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冠心病并发焦虑症患者实施氟西汀联合罗布麻治疗可取得更好疗效,也可保证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精神科护患沟通技巧

    全世界大约有四亿五千人患精神行为障碍,在全球前十个导致残疾和早逝的疾病中,精神障碍占了5个.随着精神疾病患病率的提高和精神科的特殊性,也因此要求我们护理工作不仅在提高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的同时,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交流,而且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孙田田;徐爱莲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活动性乙肝肝硬化长期治疗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时使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效果.方法 收集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共70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阿德福韦酯,观察组联合替比夫定,将两组肝功能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在用药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为5.71%,对照组为8.57%,x2=0.215,P=0.643.结论 在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能够显著改善其肝功能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馥晖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老年浅表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对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应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诊治的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展开治疗,口服应用,每次20 mg,bid,治疗周期为四周,观察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方式,口服应用,每次20 mg,bid,治疗周期为四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74%,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85.11%,提升趋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应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玮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资料分析我院2016年8月~2017年6月接收的12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7例)行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比对2组护理效果.结果 比对对照组,实验组FEV1/FVC(74.17±8.52)%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更优,且护理满意度97.01%更高(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护理中实施CNP可取得满意效果,可被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祝微微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超声提取在中药化学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本文阐述了超声提取在中药化学成分提取中的应用,以及目前对超声提取物的研究,指出了目前超声提取中存在了那些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作者:张宏梅;崔佰吉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长春市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配置及其核心能力需求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研究长春市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配置及其核心能力需求.方法 对长春市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配置及其核心能力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2016年长春市公共卫生机构共有3827例人员,在构成方面,卫生技术2574例,管理人员615例,其他技术人员292例,工勤技能人员3291例,分别占总数的67.26%、16.07%、7.63%、9.04%;在学历方面,研究生259例,大学本科968例,大专1360例,中专949例,高中及以下291例,分别占总数的6.78%、25.29%、35.54%、24.79%、7.60%;在核心能力需求方面,突发事件处理能力需求高,占总数的76.36%;对外语应用能力需求低,占总数的11.24%.结论 长春市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配置仍需进一步改进,其核心能力需求主要在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方面.

    作者:王丹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夜间睡眠低氧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夜间睡眠低氧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6月治疗的COPD夜间睡眠低氧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45例)单纯行夜间氧疗,后者(52例)联合噻托溴铵医治,比对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mSaO2等夜间睡眠血氧饱和度及FVC等肺功能指标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夜间睡眠低氧患者行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

    作者:王济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血清A-TPO、A-TG和TRAb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总结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A-TPO)、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和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60例,根据疾病不同分为Graves病28例分为A组,桥本氏甲状腺炎17例为B组,单纯性甲状腺炎15例为C组,并以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30名作为对照组,均行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A-TPO、A-TG和TRAb指标水平,观察4组间各指标水平差异.结果 A组与B组血清A-TPO、A-TG水平及该指标对应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组与对照组,两两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RAb指标水平与其阳性率的检查中,A组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A-TPO、A-TG和TRAb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对甲状腺疾病诊疗评估及治疗预后预测等,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作者:刘玉;李磊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54例)行舒适护理,后者(48例)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比对对照组,实验组SCL-90(98.52±10.16)分、舒适度(96.41±3.79)分及满意度(93.68±1.72)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孔令利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超声对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超声在鉴别诊断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癌的价值.方法 对于我院病理确诊的60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分析组)与6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对照组)影像学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检测后影像学数据分析显示,两组中央为主的主型血流、原形与环形钙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超声表现来看,在分析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较高,其中以环形钙化100.0%高,但该指标灵敏度为11.67%低.结论 在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癌的鉴别诊断中,超声的介入均可起到重要价值,有助于为该类疾病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王新汝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探究益生菌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作用机理

    因益生菌有着能够维持正常肠蠕动促进胆红素排泄、提升肝脏结合胆红素的能力、调节肠道菌群以及通过降低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而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等作用,所以益生菌能够运用于新生儿黄疸的辅助治疗中.

    作者:王荣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实施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环磷酰胺冲击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98例,将其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患者接受单纯的激素治疗,乙组患者在甲组的基础上介入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乙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甲组患者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共出现8例不良反应,乙组仅有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概率,值得推广.

    作者:苗术顺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柔性管理在门诊护士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柔性管理在门诊护士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对本院门诊护士实施柔性化管理前后的效果予以对比分析,对比实施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护理人员满意度90.00%显著更高;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患者满意度90.00%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柔性管理应用于门诊护士管理中,可取得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娟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实施在高龄高危患者骨科下肢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高危高龄患者骨科下肢手术麻醉中应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6月骨科收治的高龄高危下肢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常规组与试验组,前者实施罗哌卡因0.6%麻醉;后者实施罗哌卡因0.75%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试验组麻醉整体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下肢手术治疗的高龄高危骨科患者术中给予0.75%罗哌卡因可获得确切的麻醉效果,建议加大推广力度.

    作者:顾珊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烟雾体验及应对方式的质性研究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烟雾体验及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法,以访谈的形式对我院15名手术室护士的各项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的各项基本资料分析得出四个主题,分别是身体不适症、手术烟雾防护措施多样、心理负担过重以及对手术烟雾缺乏认知与重视.结论 医院应当重视手术烟雾的危害,及时对手术护士的不适症进行评估,组织相应的培训,提高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烟雾的认知水平,缓解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压力,以此减少手术烟雾给手术室护士带来的危害.

    作者:詹红;张欣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血栓通、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血栓通、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主体,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两组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50例,血栓通)、B组(50例,血栓通+奥扎格雷钠).结果 ①治疗总有效率:A组76%,B组94%,x2=5.3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组(13.8±2.1)分,B组(9.5±2.0)分,t=11.3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价值高,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可推广.

    作者:靳洪雨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核酸检测技术应用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效果

    目的 探究核酸检测技术应用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血站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7158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清学检测合格与NAT检测,观察其合格标本率,并合理分析不合格标本.结果 经过核酸检测后,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合格率达到,且在该地区献血者中其HIV、HCV的携带率较低.结论 将核酸检测技术应用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能够有效筛查血液中艾滋病、丙肝、乙肝病毒,从而提升血液的安全性.

    作者:朴大哲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BCG-PPD与TB-PPD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

    目的 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过程中分别应用BCG-PPD与TB-PPD,对比分析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我所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BCG-PPD试剂,观察组采用TB-PPD试剂进行结核病的检测,终选取50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健康A组合健康B组与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PD皮试呈强阳性的患者在观察中有145例,对照组有1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呈阳性的比例为96.00%,对照组的呈阳性的比例为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过程中分别应用BCG-PPD与TB-PPD,无论是BCG-PPD还是TB-PPD都各自有着不同的区别,所以在进行应用选择时,应该结合自身需求进行综合考量.

    作者:程军卿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眼科B型超声检查在诊断玻璃体后脱离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在诊断玻璃体后脱离中,采用眼科B型超声的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对我院确诊为玻璃体后脱离的病患进行选取,选取的总人数为83人(137眼),选取的时间均为2016年3月~2017年4月.对全体病患采用B型超声展开检查,对比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全体137眼当中表现为完全PVD的为90眼,所占比例为65.69%,表现为不完全PVD的为47眼,所占比例为34.31%.其中出现玻璃体出现的有18眼,所占比例为13.14%,出现视网膜裂孔的有7眼,所占比例为5.11%.给予视网膜裂孔病患激光治疗,六个月后病患恢复并且没有出现复发状况.结论 在诊断玻璃体后脱离中,采用眼科B型超声具有极优效果,并且具有便捷和安全的优势,应予以推广.

    作者:邬国花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效果观察

    目的 解析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在管控心绞痛发生情况方面发挥的作用,验证其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与干预组(常规护理+无缝隙护理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绞痛发生情况以及随访5个月心血管恶性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处理.结果 护理干预以后,所有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状态、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知程度均有所改善,干预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干预组患者再发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的应用,在管控患者心绞痛发生情况方面体现一定价值,降低各类心血管恶性事件发生的概率,优化护患关系以及患者预后效果,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场治疗期间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彭晓艳 刊期: 2017年第71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