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艳红;牛红丽
目的 分析老年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采用注射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医的60例老年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2015年12月28日~2016年12月28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方法、注射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情况、肺功能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喘憋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较为显著.结论 老年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采用注射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杨盛艳;徐静静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胺碘酮和普罗帕酮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20例进行研究,依据治疗药物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进行两组复律时间、复律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复律成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复律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胺碘酮、普罗帕酮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效果显著,其中胺碘酮见效时间长,但存在较少不良反应,普罗帕酮见效时间短,但存在较多不良反应.
作者:唐龙 刊期: 2017年第66期
对医学图书馆所拥有的大数据以及所具备的应用价值加以分析,并探讨在大数据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包含加大医学图书馆的联盟发展、培养全能型数据管理人才、建立大数据医学图书馆服务平台及落实个性化服务模式等.
作者:史今姝;宝力德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7月中心收治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以及病情控制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病情控制情况均明显较优,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翔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分析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02月~2017年02月我院收治的交叉韧带撕患者病例资料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以明确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结果 33例属于完全撕裂,27例属于部分撕裂.完全撕裂及部分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隐形预测值、准确性分别别为88.9%、100%、100%、86.7%、93.5%,76.9%、88.9%、83.3%、84.2%、83.9%.结论 MRI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等,可有效显示后交叉韧带的伴随伤及损伤程度,对诊断及治疗颇有益处,理应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翟永文;李在军;王忠民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1200例,按照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0例,分别对其进行一般护理干预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研究分析,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60.3±4.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1.3±4.5)分.在治疗依从性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93.3%vs.7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庞丽艳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急性心梗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5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拟定预见性护理程序并实施,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急性心梗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任红英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4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股骨颈骨折患者140例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空心钉联合同种异体腓骨内固定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加用环境舒适护理、健康教育、功能锻炼、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健康知识达标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健康知识达标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7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对照组股骨颈骨折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9.34±1.46)d、(14.67±2.05)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压疮、泌尿系感染、创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5/70)25.7%(18/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明显提高,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有显著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贾云霄;葛向亮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分析硫糖铝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硫糖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有效性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00%(38/40),优于对照组的75%(30/40),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出血量、输血量及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硫糖铝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患者出血量及输血量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兆贵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细节护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98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9.6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96%,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积极应用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清;刘亚慧 刊期: 2017年第66期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高胆固醇治疗的一线药物,匹伐他汀是新一代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除了直接降血脂作用效果外,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促进内皮血管生成、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免疫调节和抗炎症、抗氧化应激等作用,目前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中占据重要地位,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围绕其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新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杜宇;于明玉;刘志军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讨米力农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脓毒症并发心肌损伤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持续静脉滴注米力农,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时间点cTnⅠ、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对脓毒症患者合并心肌损伤有一定治疗效果,并能改善其心肌功能.
作者:张艳军;赵灵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对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要明显的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也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水燕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院前急诊护理的抢救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50例,将其分成2组:常规护理75例作为对照组,院前急诊护理75例作为试验组,对比抢救结果.结果 试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4.7%;患者抢救介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院前急诊护理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高远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了解俸伯地区居民预防接种相关知识信念行为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对儿童家长进行预防接种相关知识行为的宣教指明方向.方法 对598名儿童家长进行预防接种知识信念行为问卷调查,使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计算率、构成比等指标.结果 9项知识知晓率处于59.36~97.66%之间,年龄间、文化程度间9项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有必要提前了解疫苗相关知识、认为疫苗是安全的、认为宝宝应该及时接种疫苗分别占78.93%、73.41%、89.97%,不同性别、年龄、不同学历间对3项信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及时主动了解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关注孩子预防接种问题、及时给孩子接种疫苗的率分别为79.10%、86.45%、90.13%,除了籍贯外,性别间、年龄间、文化程度间三项行为参与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0.30%家长认为需要学习预防接种知识,82.27%的调查群众愿参预防接种妈妈班.结论 俸伯地区居民具有较好的预防接种知识信念和行为,有较高的学习需求,应发挥预防接种单位在预防接种知识宣教中的作用.
作者:刘远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研究精细化护理对阴茎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患者1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8)和观察组(n=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精细护理干预,从入院到出院,共随访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及下肢水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切口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由37.5%下降至12.5%;下肢水肿的并发症发生率由25%下降至12.5%;两种并发症总的发生率由62.5%下降至25%;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阴茎癌病人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使并发症发生几率有效降低.
作者:赖晓菊;徐坪;田小平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讨管理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患者110例与临床护士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患护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管理循环法,比较两组护士护理合格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护理质量较对照组好,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采用管理循环法,可以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杨中秀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研究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方法,为其它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单位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性要求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观察组4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48例脑卒中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治疗,对观察组48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在不同的护理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生活质量情况和身体运动情况做比较.观察指标为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为疗效显著17例,占总数的35.42%,护理有效13例,占总数的27.08%,效果不佳18例,占总数的37.50%;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为疗效显著27例,占总数的56.25%,护理有效18例,占总数的37.50%,效果不佳3例,占总数的6.25%.同时,对照组患者的运动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3.65±7.11)分和(33.68±12.50)分;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7.44±6.52)分和(47.63±11.97)分.上述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脑卒护理中有着显著地作用,值得推广和研究.
作者:薛明霞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对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进行了分析.方法 研究中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58%,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的PANSS进行评分,观察组患者治疗24周的阴性症状评分为15.30±1.30分,对照组为9.08±0.96分,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其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庄延田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究抗高血压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80例患者,在进行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时产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分析.分析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报告,针对性进行表现统计,研究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治疗时的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转归情况.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以钙拮抗剂25.26%(96/380)和ACEI26.05%(99/380)的不良药物反应率较高;患者临床表现以循环系统20.26%(77/380)和消化系统51.84%(197/380)影响强烈;药物不良反应因停药后转好概率为52.89%(201/380).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用药时存在不同机体系统的药物反应,患者因药物的类型产生反应差异,且药物远期预后良好.
作者:徐淑芬 刊期: 2017年第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