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霞
目的 探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6年1月13日开始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在此之前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比较在使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前后其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医护一体化模式实施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前的等待时间明显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6%,实施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3%,对比P<0.05.结论 医院中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明显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加快病床轮转率,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是极大的提升,改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卢艳红;牛红丽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影响价值.方法 采用2015~2016年我院收治的PICC置管化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原来的PICC置管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维护手册并加以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观察组,对照组发生的并发症低于观察组,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规范的健康教育路径能使护士在工作中能够有章可循的进展,及时跟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跟患者及家属讲解健康教育知识,从而避免医患关系紧张,使患者得到规范、有效的健康教育.
作者:余瑶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分析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旨意寻找提升检测结果质量的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研究样本.将受试者随机平均分为溶血以及对照两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采血,溶血组收集血液后,进行人工溶血,开展血常规检查,分析相关结果.结果 除却Hbg,WBC,两项指标外,溶血组以及对照组的其余血常规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待测样本如若发生溶血,会对血常规项目检测结果的精准性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在开展血常规检查中,要避免样本溶血,全面提升检测质量.
作者:高桂芝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评估在护理管理中使用人性化管理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门诊收治的100例患者和于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50例.随机将选择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提高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牛红丽;卢艳红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讨论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救治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60例,使用双盲对照,其中实验组行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需要接受精神科的药物治疗,并在干预前后实行抑郁量表(汉密尔顿)评定.结果 干预后的抑郁评分小于护理干预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抑郁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使用精神科的药物治疗,在此过程中使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抑郁的情绪,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沈炎妍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急性心梗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5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拟定预见性护理程序并实施,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急性心梗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任红英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究抗高血压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80例患者,在进行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时产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分析.分析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报告,针对性进行表现统计,研究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治疗时的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转归情况.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以钙拮抗剂25.26%(96/380)和ACEI26.05%(99/380)的不良药物反应率较高;患者临床表现以循环系统20.26%(77/380)和消化系统51.84%(197/380)影响强烈;药物不良反应因停药后转好概率为52.89%(201/380).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用药时存在不同机体系统的药物反应,患者因药物的类型产生反应差异,且药物远期预后良好.
作者:徐淑芬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60例,采用抗精神药物治疗的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种方式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采取BPRS评分量表评价精神状况,观察组敌对猜疑、思维障碍、激惹性及行为自制障碍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能促进患者精神状况改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吕捷;吴胜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深入讨论凶险性前置胎盘经过有效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护理,每组各30例,对照组负责常规护理,研究组负责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子宫切除0例,对照组患者子宫切除4例,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实行全面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分娩成功率,减少患者出血量,保留患者生育权利,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效的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韩金 刊期: 2017年第66期
所谓临床药学就是药师进入临床,以患者为中心,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制订给药方案,以达到用药的目的,让患者用药更加经济、有效、安全、合理.为了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杜绝或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我国医院用药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罗玲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2015年2月到2016年10月收治),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验组,n=5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10例不满意,22例患者一般满意,18例十分满意.实验组中,4例不满意.可得,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为8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分析老年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采用注射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医的60例老年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2015年12月28日~2016年12月28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方法、注射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情况、肺功能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喘憋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较为显著.结论 老年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采用注射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杨盛艳;徐静静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讨管理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患者110例与临床护士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患护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管理循环法,比较两组护士护理合格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护理质量较对照组好,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采用管理循环法,可以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杨中秀 刊期: 2017年第66期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高胆固醇治疗的一线药物,匹伐他汀是新一代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除了直接降血脂作用效果外,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促进内皮血管生成、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免疫调节和抗炎症、抗氧化应激等作用,目前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中占据重要地位,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围绕其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新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杜宇;于明玉;刘志军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二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贝伐单抗二线治疗的转移性肠癌患者30例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3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ORR为10%,DCR为60%.中位OS为10个月,中位PFS为4.5个月.常见的毒性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出血和恶心呕吐.结论 贝伐单抗二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安全性较高,但是临床疗效有限.
作者:杜海娜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分析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02月~2017年02月我院收治的交叉韧带撕患者病例资料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以明确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结果 33例属于完全撕裂,27例属于部分撕裂.完全撕裂及部分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隐形预测值、准确性分别别为88.9%、100%、100%、86.7%、93.5%,76.9%、88.9%、83.3%、84.2%、83.9%.结论 MRI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等,可有效显示后交叉韧带的伴随伤及损伤程度,对诊断及治疗颇有益处,理应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翟永文;李在军;王忠民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构建一套符合自制腋腺刮吸引器在腋臭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案,以期为整个治疗流程提供保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8期应用自制腋腺刮吸引器手术治疗腋臭患者80例,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两种护理方式下,6个月随访时患者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和焦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应用自制腋腺刮吸引器手术治疗腋臭后行优质护理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曾宇彤;何婉珠;谭海燕;刘绮才;张彩云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对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探讨社区护理服务以及与其影响相关的因素.方法 在某一社区中选择68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对这些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于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展开问卷调查,问卷采取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和护理需求量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①在进行调查后统计数据得出,护理服务需求得分中值为(3.5±0.8)分,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中值为(64.9±10.3)分;②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与护理需求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职业、对于社区护理的认知度以及患病情况,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和患病情况等.结论对社区老人展开社区护理工作时,应对其进行社区护理的宣传工作,根据老人的自身情况的不同,满足其护理需求,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穆二平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小儿手足口病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模式护理质量的差异及家属认知行为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病房巡视、护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服务质量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后患儿家属手足口病相关知识与健康行为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与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与健康行为的知晓率.
作者:周艳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对预见性护理方法应用到骨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以我院2012~2016年收治的300例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作为对象,将所有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15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骨科护理方法和预见性骨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满意程度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统计结果为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方法在骨科临床上的应用,具有改善疗效、提高满意程度、改善患者认知等诸多优势,临床意义重大而深远,值得得到推广和应用.
作者:邵丽娟 刊期: 2017年第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