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洁;金燕;刘娱;朱云清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二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贝伐单抗二线治疗的转移性肠癌患者30例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3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ORR为10%,DCR为60%.中位OS为10个月,中位PFS为4.5个月.常见的毒性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出血和恶心呕吐.结论 贝伐单抗二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安全性较高,但是临床疗效有限.
作者:杜海娜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季腹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4~2016年小儿秋季腹泻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将两组患儿临床症状(退热时间、腹泻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以及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改善所用时间,研究组患儿明显少于同期对照组(P<0.05);且在治疗效果上,研究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患儿进行护理可以降低其临床症状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肖玉婷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干预中个性化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06月~2017年0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2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0.00%,显著高于常规组护理总有效率7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喘、高热、肺音等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部功能指标,如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PEF峰流速等,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炎患儿干预中,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护理方案,不仅能够帮助患儿减轻临床症状,还能显著改善肺部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戴红霞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分析比较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和达英-35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青春期功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达英-35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0%(49/50),对照组总有效率是84.00%(42/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恶心,头晕,食欲不振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达英-35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优于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袁金凤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小儿手足口病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模式护理质量的差异及家属认知行为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病房巡视、护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服务质量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后患儿家属手足口病相关知识与健康行为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与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与健康行为的知晓率.
作者:周艳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讨米力农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脓毒症并发心肌损伤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持续静脉滴注米力农,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时间点cTnⅠ、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对脓毒症患者合并心肌损伤有一定治疗效果,并能改善其心肌功能.
作者:张艳军;赵灵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4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股骨颈骨折患者140例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空心钉联合同种异体腓骨内固定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加用环境舒适护理、健康教育、功能锻炼、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健康知识达标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健康知识达标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7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对照组股骨颈骨折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9.34±1.46)d、(14.67±2.05)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压疮、泌尿系感染、创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5/70)25.7%(18/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明显提高,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有显著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贾云霄;葛向亮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讨饮食指导卡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120例患者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施以常规饮食护理干预,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常规饮食指导基础上加以饮食指导卡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施以饮食指导卡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江军红;矫峰;江娜;于丰收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对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 100例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以丙泊酚2 mg·kg-1·h-1复合芬太尼1μg/kg麻醉,平均年龄(32±13)岁,平均体重(55.9±11.1)kg;观察组以丙泊酚2 mg·kg-1·h-1复合瑞芬太尼0.1μg·kg-1·min-1,平均年龄(33±14)岁,平均体重(54.8±12.5)kg.术中监测BP、HR、RRSpO2,记录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体动反应.结果 术中BP、HR、RRSpO2,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离室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P<0.05),术中丙泊酚总用量,体动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
作者:程丽红;周巧林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细节护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98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9.6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96%,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积极应用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清;刘亚慧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2015年2月到2016年10月收治),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验组,n=5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10例不满意,22例患者一般满意,18例十分满意.实验组中,4例不满意.可得,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为8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影响价值.方法 采用2015~2016年我院收治的PICC置管化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原来的PICC置管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维护手册并加以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观察组,对照组发生的并发症低于观察组,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规范的健康教育路径能使护士在工作中能够有章可循的进展,及时跟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跟患者及家属讲解健康教育知识,从而避免医患关系紧张,使患者得到规范、有效的健康教育.
作者:余瑶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讨论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救治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60例,使用双盲对照,其中实验组行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需要接受精神科的药物治疗,并在干预前后实行抑郁量表(汉密尔顿)评定.结果 干预后的抑郁评分小于护理干预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抑郁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使用精神科的药物治疗,在此过程中使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抑郁的情绪,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沈炎妍 刊期: 2017年第66期
对医学图书馆所拥有的大数据以及所具备的应用价值加以分析,并探讨在大数据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包含加大医学图书馆的联盟发展、培养全能型数据管理人才、建立大数据医学图书馆服务平台及落实个性化服务模式等.
作者:史今姝;宝力德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在肠梗阻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的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两组患者分别选择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不良反应发生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自行排便、排气、肠鸣音恢复等时间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为肠梗阻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能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及时改善和缓解,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而且能对不良反应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明辉;邢小红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究抗高血压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80例患者,在进行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时产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分析.分析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报告,针对性进行表现统计,研究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治疗时的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转归情况.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以钙拮抗剂25.26%(96/380)和ACEI26.05%(99/380)的不良药物反应率较高;患者临床表现以循环系统20.26%(77/380)和消化系统51.84%(197/380)影响强烈;药物不良反应因停药后转好概率为52.89%(201/380).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用药时存在不同机体系统的药物反应,患者因药物的类型产生反应差异,且药物远期预后良好.
作者:徐淑芬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急性心梗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5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拟定预见性护理程序并实施,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急性心梗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任红英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4月78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9例.舒芬太尼组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组用瑞芬太尼.比较两组镇静镇痛效果;显效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转出ICU时间;患者丙泊酚用量.结果 瑞芬太尼组镇静镇痛效果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显效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转出ICU时间短于舒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丙泊酚用量优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起效快,可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转出ICU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徐亮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构建一套符合自制腋腺刮吸引器在腋臭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案,以期为整个治疗流程提供保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8期应用自制腋腺刮吸引器手术治疗腋臭患者80例,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两种护理方式下,6个月随访时患者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和焦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应用自制腋腺刮吸引器手术治疗腋臭后行优质护理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曾宇彤;何婉珠;谭海燕;刘绮才;张彩云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对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进行了分析.方法 研究中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58%,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的PANSS进行评分,观察组患者治疗24周的阴性症状评分为15.30±1.30分,对照组为9.08±0.96分,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其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庄延田 刊期: 2017年第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