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金凤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季腹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4~2016年小儿秋季腹泻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将两组患儿临床症状(退热时间、腹泻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以及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改善所用时间,研究组患儿明显少于同期对照组(P<0.05);且在治疗效果上,研究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患儿进行护理可以降低其临床症状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肖玉婷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结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心衰患者血液高凝及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心衰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结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浆各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血浆检测项目为血浆D-二聚体(D-D)、脑利钠肽(BNP),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目的水平都得到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结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心衰患者血液高凝及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方面推广应用.
作者:周利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对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 100例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以丙泊酚2 mg·kg-1·h-1复合芬太尼1μg/kg麻醉,平均年龄(32±13)岁,平均体重(55.9±11.1)kg;观察组以丙泊酚2 mg·kg-1·h-1复合瑞芬太尼0.1μg·kg-1·min-1,平均年龄(33±14)岁,平均体重(54.8±12.5)kg.术中监测BP、HR、RRSpO2,记录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体动反应.结果 术中BP、HR、RRSpO2,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离室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P<0.05),术中丙泊酚总用量,体动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
作者:程丽红;周巧林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研究精细化护理对阴茎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患者1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8)和观察组(n=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精细护理干预,从入院到出院,共随访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及下肢水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切口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由37.5%下降至12.5%;下肢水肿的并发症发生率由25%下降至12.5%;两种并发症总的发生率由62.5%下降至25%;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阴茎癌病人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使并发症发生几率有效降低.
作者:赖晓菊;徐坪;田小平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在肠梗阻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的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两组患者分别选择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不良反应发生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自行排便、排气、肠鸣音恢复等时间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为肠梗阻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能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及时改善和缓解,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而且能对不良反应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明辉;邢小红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病理技术是病理诊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病理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从而影响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为了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促进医院顺利稳定地发展,就要全面重视起医院的病理技术工作,实现其质量的有效控制.本文首先探讨了病理技术控制中常见的几个问题,继而探究了实现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相关对策.
作者:韩俊平 刊期: 2017年第66期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侵袭、转移力强,死亡率高,且预后较差.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指实体瘤或者转移灶癌细胞脱落并释放入外周血液循环当中的肿瘤细胞,它与患者治疗后的复发及转移有着密切联系.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及细胞检测技术的进步,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促进了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肝癌等肿瘤的诊断、病情管理、治疗及预后评估.现笔者就近年来关于CTCs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及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吴剑龙;曹明溶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讨论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救治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60例,使用双盲对照,其中实验组行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需要接受精神科的药物治疗,并在干预前后实行抑郁量表(汉密尔顿)评定.结果 干预后的抑郁评分小于护理干预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抑郁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使用精神科的药物治疗,在此过程中使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抑郁的情绪,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沈炎妍 刊期: 2017年第66期
对医学图书馆所拥有的大数据以及所具备的应用价值加以分析,并探讨在大数据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包含加大医学图书馆的联盟发展、培养全能型数据管理人才、建立大数据医学图书馆服务平台及落实个性化服务模式等.
作者:史今姝;宝力德 刊期: 2017年第66期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高胆固醇治疗的一线药物,匹伐他汀是新一代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除了直接降血脂作用效果外,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促进内皮血管生成、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免疫调节和抗炎症、抗氧化应激等作用,目前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中占据重要地位,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围绕其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新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杜宇;于明玉;刘志军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讨米力农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脓毒症并发心肌损伤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持续静脉滴注米力农,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时间点cTnⅠ、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对脓毒症患者合并心肌损伤有一定治疗效果,并能改善其心肌功能.
作者:张艳军;赵灵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讨在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阿立哌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近3年医院收治的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作为这次研究的对象,入选患者根据临床用药进行分组,其中25例患者应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命名为阿立哌唑组,另外的25例患者应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命名为利培酮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利培酮对比,阿立哌唑组临床疗效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在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阿立哌唑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阿琼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对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进行了分析.方法 研究中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58%,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的PANSS进行评分,观察组患者治疗24周的阴性症状评分为15.30±1.30分,对照组为9.08±0.96分,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其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庄延田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构建一套符合自制腋腺刮吸引器在腋臭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案,以期为整个治疗流程提供保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8期应用自制腋腺刮吸引器手术治疗腋臭患者80例,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两种护理方式下,6个月随访时患者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和焦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应用自制腋腺刮吸引器手术治疗腋臭后行优质护理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曾宇彤;何婉珠;谭海燕;刘绮才;张彩云 刊期: 2017年第66期
急性胰腺炎(AP)的严重程度差别很大,轻症可自限自愈,重症可合并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在AP早期对其进行评分非常重要,可尽早识别出重症患者,及时给与正确治疗,将患者转往上级医院或ICU,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临床上对AP有较多的评分标准,现将其综述如下.
作者:张永洁;金燕;刘娱;朱云清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院前急诊护理的抢救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50例,将其分成2组:常规护理75例作为对照组,院前急诊护理75例作为试验组,对比抢救结果.结果 试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4.7%;患者抢救介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院前急诊护理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高远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究抗高血压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80例患者,在进行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时产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分析.分析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报告,针对性进行表现统计,研究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治疗时的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转归情况.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以钙拮抗剂25.26%(96/380)和ACEI26.05%(99/380)的不良药物反应率较高;患者临床表现以循环系统20.26%(77/380)和消化系统51.84%(197/380)影响强烈;药物不良反应因停药后转好概率为52.89%(201/380).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用药时存在不同机体系统的药物反应,患者因药物的类型产生反应差异,且药物远期预后良好.
作者:徐淑芬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对45例胸外科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总结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胸外科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45例.患者均经相应的临床治疗处置和护理干预.比较经胸外科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体温,体检示肺部杂音、咳嗽的情况,肺部感染的控制率,和控制感染平均所需时间等指标.结果 经临床治疗处置和护理干预,全部患者的肺内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体温恢复正常,护理干预前患者体温为(39.40±0.50)°,干预后为(36.5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示肺部的浊音、 音基本消失,咳嗽、咳浓痰次数明显地减少,护理干预前咳嗽次数为(8.62±2.80)次/分,干预后为(2.50±0.50)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复查血常规均正常,痰菌培养阴性.肺部感染的控制率为100%(45/45).控制感染平均所需时间为(10.50±3.50)天.结论 对胸外科术后并发肺内感染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探讨饮食指导卡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120例患者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施以常规饮食护理干预,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常规饮食指导基础上加以饮食指导卡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施以饮食指导卡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江军红;矫峰;江娜;于丰收 刊期: 2017年第66期
目的 观察脾氨肽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抗感染、止咳、止惊厥、化痰、退烧等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脾氨肽治疗;对照组患儿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疗效优良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支气管哮喘患儿lgG、lgA、lgM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优良率(93.3%)高于对照组(7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氨肽冻干粉口服方便,适合与低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能有效控制哮喘,可作为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王丽芳;商玉兰 刊期: 2017年第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