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施优质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贾淑娟

关键词:优质护理, 胃癌手术, 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胃癌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于胃癌手术患者,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的对策分析

    用药不良反应是在用药后出现有毒性反应、变态反应、过敏性或特异性反应等非治疗所需的反应,用药不良反应对临床治疗工作造成干扰,侵害患者身体健康,尤其是老年人本身身体各项机能已经处于衰退过程中,用药不良反应更加对老年患者造成威胁.基于这一情况,本文首先对老年人常见的用药不良反应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的防范应对措施进行探讨,保证合理用药,确保老年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史如意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循证护理在甲状腺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索循证护理在甲状腺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甲状腺切除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2例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22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5%与18.18%,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5.45%与81.82,两组间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钱文正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右美托咪定、依托咪酯辅助麻醉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和依托咪酯辅助麻醉参与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74例脑功能区需要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配的指导思想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患者,观察组3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依托咪酯辅助麻醉脑功能区手术,观察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辅助麻醉脑功能区手术.在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指标为神经功能缺损数据(简称NFA)、抑郁自评数据(简称SDS)以及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数据(包括生理功能、疼痛情况、身体健康程度、社会适应、精神状态等).结果 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使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脑功能区治疗的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使用依托咪酯辅助麻醉治疗的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比较,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治疗显著优于使用依托咪酯辅助麻醉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质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更加显著的积极影响,值得进行推广使用和不断研究.

    作者:边兴花;刘东辉;赵生虎;辛世敏;赵庆忠;李仁英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乌司他丁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UTI)对胸腔镜下接受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胸腔镜下接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不应用UTI)、剂量1组(D1组,UTI浓度为0.5万单位/Kg)、剂量2组(D2组,UTI浓度为1万单位/Kg)和剂量3组(D3组UTI浓度为1.5万单位/Kg).在不同时间点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静脉血中IL-6、TNF-a和IL-10浓度,记录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的评分.结果 应用UTI后IL-6和TNF-a浓度均降低,其中D2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D1组,D2组与D3组没有差异.应用UTI后IL-10浓度均升高,其中D2组上升程度显著大于D1组,D2组与D3组没有差异.应用UTI后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的评分显著低于C组,其中D2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D1组,D2组与D3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降低胸腔镜下接受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轻术后机体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赵念峰;郭勇;赵勇;王金英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一例亚急性肝衰竭合并真菌性眼内炎的护理

    将一例亚急性肝衰竭合并真菌性眼内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针对当前临床护理的发展情况,结合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护理干预的实施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任佳丽;赵晓芳;孔令晨;林兆霞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试论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心理认知护理疗法的应用效果

    目的 结合当前临床抑郁症治疗的实际情况,对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98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探究的形式探究常规护理和心理认知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效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分配98例患者.结果 在实施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HAMD)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三个方面的比较上,观察组优势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应用到抑郁症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

    作者:赵颖逾;侯玉玲;邸红英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肺小结节病灶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在胸腔镜下采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患者肺小结节病灶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肺小结节患者106例随机抽取53例作为研究组,剩余53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胸腔镜下采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的产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相对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后创口感染例数较少和疼痛例数相对较少,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两组存在了比较明显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腔镜下采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为以后深入研究和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虞桂平;黄斌;秦中华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23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并观察血小板的配合性输注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01月~2016年12月我院血小板减少的136例肿瘤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并做好输注前后血小板的检测工作,并校正24 h内血小板的回升率及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增值,从而对输注效果进行判断.结果 83.09%的患者在输注后出现血小板数增高的情况,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有效率较单次输注血小板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有效率低.结论 反复输注和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应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避免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

    作者:张文涛;何晓露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控制

    目的 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控制标准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与参考.方法 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总结概括.结果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控制做出概括总结.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控制暂无具体统一标准,对于其是否降压及降压幅度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英;党文欣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老年社区糖尿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析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92例予以分组研究,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诺和灵N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张娟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4例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标识,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4例为观察组,实施护理标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22.22%,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更低,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手术室护理风险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罗丽坤;罗秀绢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另外选取15例正常者做对比,并对其血流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舒张期低血流速度以及阻力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糖尿病足各项指标情均得到降低,但是阻力指数增高,P<0.05,并且随着患者疾病情况的不断进展,患者肾段动脉以及叶间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末低血流速度逐渐减慢,而阻力指数逐渐升高,P<0.05.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行诊断,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且有无创伤的特点,可进行多次反复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程勇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循证护理在肾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肾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肾结石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时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行循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碎石成功率、手术平均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手术平均时间更短,碎石成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2、5.732,x2=6.532,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0±2.3)分,对照组为(67.3±3.4)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63,P<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利于提高肾结石患者的疗效,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丽池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保温护理对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麻醉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保温护理对其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麻醉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患者住院顺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保温护理与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后应激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术后应激水平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②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观察组患者较低(P<0.05).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在麻醉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保温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水平.

    作者:张芹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为分析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某年度实际急性阑尾炎临床患者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采用随机抽查方式统计超声检查和病理对比研究200例急性阑尾炎病患诊断精准率.结果 详细描述175例急性阑尾炎声像图变化,其精准率为百分之八十九.结论 广泛应用高频率超声检查、不断强化超声检查临床医生专业水平,是确保病因检查高效准确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超声检查成为急性阑尾炎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葛宜兵;唐莉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氨甲环酸片联合脉冲强光和胶原贴敷料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究应用氨甲环酸片、脉冲强光与胶原贴敷料联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自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黄褐斑患者,随机抽取11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脉冲强光治疗,4周一次,连续治疗4次,每次激光治疗术后连续外敷胶原贴敷料5天,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氨甲环酸片0.25 g,2次/d,治疗结束后每2月复诊一次,每次治疗前、复诊时固定医生进行MASI评分.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分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22%,55/59)显著优于对照组(79.66%,47/59),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MASI评分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临床治疗黄褐斑患者的过程中,联合应用氨甲环酸片、脉冲强光与胶原贴敷料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余珊珊;钱俐;缪亚军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奥曲肽治疗,观察组予以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可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立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长春瑞滨、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长春瑞滨、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化疗期间均接受长春瑞滨、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0%(25/50),疾病控制率为72%,治疗效果较显著;且患者出现腹泻、外周静脉炎以及肝损伤等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结论 长春瑞滨、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的不良反应能够被患者耐受.

    作者:方胜奇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进行消化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P<0.05).观察组躯体活动、精力、睡眠与情感、社会活动四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3.72±0.13、12.66±1.11、6.67±0.82、4.67±0.82,而对照组上述四项指标仅为2.71±0.24、10.92±0.93、4.23±1.09、3.45±0.16,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8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5%.结论 在临床上,综合护理干预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晓梅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研究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目前治疗甲亢的主流药物是丙基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而且随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大量事实证明这两种药物在甲亢治疗中的地位已有改变,甲巯咪唑已经上升成为主要的治疗药物.本文主要研究了甲巯咪唑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的进展,并针对此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7年第65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