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社区糖尿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张娟

关键词:老年, 社区, 糖尿病, 二甲双胍
摘要:目的 探析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92例予以分组研究,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诺和灵N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顺尔宁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顺尔宁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抗生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顺尔宁,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80.56%,观察组明显更高,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顺尔宁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苓;褚春雨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乌司他丁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UTI)对胸腔镜下接受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胸腔镜下接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不应用UTI)、剂量1组(D1组,UTI浓度为0.5万单位/Kg)、剂量2组(D2组,UTI浓度为1万单位/Kg)和剂量3组(D3组UTI浓度为1.5万单位/Kg).在不同时间点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静脉血中IL-6、TNF-a和IL-10浓度,记录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的评分.结果 应用UTI后IL-6和TNF-a浓度均降低,其中D2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D1组,D2组与D3组没有差异.应用UTI后IL-10浓度均升高,其中D2组上升程度显著大于D1组,D2组与D3组没有差异.应用UTI后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的评分显著低于C组,其中D2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D1组,D2组与D3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降低胸腔镜下接受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轻术后机体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赵念峰;郭勇;赵勇;王金英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脑梗死偏瘫患者在面对面授课、电话交谈和自学3种干预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出院的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护理干预组分为3组,面授组采用面对面授课形式;电话组采用电话交流方式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根据患者自身特点有针对性为患者制定学习锻炼计划;自学组只给予健康指导手册.结果 护理干预6个月后,患侧肢体功能恢复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组中面授组的患侧肢体功能恢复高于电话组和自学组(P<0.05);电话组的患侧肢体功能恢复高于自学组(P<0.05).结论 面对面授课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明显,电话交流方式也能起到相应的效果,两种方式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应持续进行.

    作者:薛明霞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长春瑞滨、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长春瑞滨、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化疗期间均接受长春瑞滨、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0%(25/50),疾病控制率为72%,治疗效果较显著;且患者出现腹泻、外周静脉炎以及肝损伤等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结论 长春瑞滨、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的不良反应能够被患者耐受.

    作者:方胜奇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效果观察比较

    目的 探讨对进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病人,进行必要的护理措施对于手术的帮助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只进行日常的护理措施;对于观察组的患者进行特殊的综合护理.对俩组患者进行以下数据比对:手术之中低温、寒战、体位性低血压、肌肉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并仔细地记录俩组患者在进行手术的时候,他们的体温及身体状态.结果 观察组之中的患者,在手术中出现低温、寒战、体位性低血压、肌肉神经损伤等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的患者低很多.结论 对于需要进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患者,对其开展多种护理措施的配合可以减少在手术中及手术之后发生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唐秋玲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一般缝合术及欣母沛治疗,实验组接受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88%,两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 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接受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卓静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23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并观察血小板的配合性输注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01月~2016年12月我院血小板减少的136例肿瘤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并做好输注前后血小板的检测工作,并校正24 h内血小板的回升率及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增值,从而对输注效果进行判断.结果 83.09%的患者在输注后出现血小板数增高的情况,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有效率较单次输注血小板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有效率低.结论 反复输注和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应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避免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

    作者:张文涛;何晓露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进行消化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P<0.05).观察组躯体活动、精力、睡眠与情感、社会活动四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3.72±0.13、12.66±1.11、6.67±0.82、4.67±0.82,而对照组上述四项指标仅为2.71±0.24、10.92±0.93、4.23±1.09、3.45±0.16,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8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5%.结论 在临床上,综合护理干预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晓梅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大剂量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大剂量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特选取2015年7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d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300 mg/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血压、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上的改善情况,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而言,将厄贝沙坦于其临床治疗中应用,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当药物使用剂量为300 mg/d时,效果更佳,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鲁红霞;易锐;叶登菊;王春华;杨小梅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另外选取15例正常者做对比,并对其血流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舒张期低血流速度以及阻力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糖尿病足各项指标情均得到降低,但是阻力指数增高,P<0.05,并且随着患者疾病情况的不断进展,患者肾段动脉以及叶间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末低血流速度逐渐减慢,而阻力指数逐渐升高,P<0.05.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行诊断,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且有无创伤的特点,可进行多次反复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程勇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影响传染科护理质量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本文分析了传染科护理工作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作压力、责任心、技术、沟通宣教、科室管理等因素.认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护患沟通、加强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实行人性化管理、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等改进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黄丽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老年社区糖尿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析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92例予以分组研究,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诺和灵N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张娟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肺小结节病灶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在胸腔镜下采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患者肺小结节病灶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肺小结节患者106例随机抽取53例作为研究组,剩余53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胸腔镜下采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的产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相对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后创口感染例数较少和疼痛例数相对较少,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两组存在了比较明显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腔镜下采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小结节病灶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为以后深入研究和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虞桂平;黄斌;秦中华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失禁性皮炎的预防分析

    目的 研究ICU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以预防失禁性皮炎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以往我院收治的在ICU接受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ICU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发生ICU失禁性皮炎的例数、对ICU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有2例发生ICU失禁性皮炎,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ICU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高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ICU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失禁性皮炎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丁莉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酮咯酸氨丁三醇对骨折术后急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

    目的 研究进行骨折术后有急性疼痛的患者加入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后的减痛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选取在本院进行骨折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在医院中是否实施酮咯酸氨丁三醇的不同划分为2组——采取常规镇痛方法的对照组(2016年4月~2016年10月)和进行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的观察组(2016年10月~2017年4月),两组各为35例.从两组患者的NR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的不同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对骨折术后急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NRS评分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痛感越强烈;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例数(头晕:2例、恶心、呕吐:1例、嗜睡:2例、呼吸急促:0例)和占比(头晕:5.71%、恶心、呕吐:2.85%、嗜睡:5.71%、呼吸急促: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例数(头晕:3例、恶心、呕吐:2例、嗜睡:4例、呼吸急促:1例)和占比(头晕:8.57%、恶心、呕吐:5.71%、嗜睡:11.42%、呼吸急促:2.85%).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对骨折术后急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情况具有缓和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率,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提高就医体验.

    作者:戴洁群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模式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钱海波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关于红花逍遥颗粒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目的 针对临床应用红花逍遥颗粒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予以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口服红花逍遥颗粒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在服药前后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水平(T)及妊娠率.结果 ①在此次80例研究对象中,56例月经稀发者经口服红花逍遥颗粒治疗后有51例患者的月经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仍有5例患者为月经稀发;另外24例闭经者有19例好转为月经稀发,仍有5例闭经.治疗总有效率为87.5%(70/80).服用3个疗程后均未发现有副作用及卵巢过度刺激症状.②从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水平(T)及妊娠率各项治疗来看,治疗后患者的各指标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③在接受口服红花逍遥颗粒治疗前8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不孕,服药3个疗程后,有47例患者成功妊娠,妊娠率为58.75%.结论 使用红花逍遥颗粒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治疗方法简便提高患者妊娠率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姜彩霞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试论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心理认知护理疗法的应用效果

    目的 结合当前临床抑郁症治疗的实际情况,对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98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探究的形式探究常规护理和心理认知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效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分配98例患者.结果 在实施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HAMD)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三个方面的比较上,观察组优势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应用到抑郁症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

    作者:赵颖逾;侯玉玲;邸红英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探析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

    目的 探析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处理的西药处方120张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为管理前的用药处方,而另外60例则为管理后的用药处方,之后分析西药管理方法及使用情况.结果 60例实行管理制度前的处方中,合理处方仅存在20张,占据比例为33.33%;而在实行管理制度后的处方中,合理处方为52张,占据比例为86.67%.结论 医药应建立完善可行的西药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从而切实提升临床合理用药几率.

    作者:郭静辉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对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应用到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 以2010~2015年在我院接受常规骨科护理的3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和接受骨科护理路径护理的3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观察、统计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程度、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 骨科临床路径护理方法应用到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改善疗效、提高满意程度、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临床价值和意义重大.

    作者:邵丽娟 刊期: 2017年第65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