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析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

郭静辉

关键词:西药药剂, 合理应用, 管理措施
摘要:目的 探析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处理的西药处方120张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为管理前的用药处方,而另外60例则为管理后的用药处方,之后分析西药管理方法及使用情况.结果 60例实行管理制度前的处方中,合理处方仅存在20张,占据比例为33.33%;而在实行管理制度后的处方中,合理处方为52张,占据比例为86.67%.结论 医药应建立完善可行的西药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从而切实提升临床合理用药几率.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多奈哌齐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导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心血管危险因素导致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疗效.方法 86例(冠心病、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在降血脂、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奈哌齐5 mg,每日1次;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的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组用药6周后MoCA有明显改善(P<0.01),且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MOCA评分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心血管危险因素导致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对患者认知功能及记忆功能障碍均有所改善.

    作者:张国嘉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效果观察比较

    目的 探讨对进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病人,进行必要的护理措施对于手术的帮助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只进行日常的护理措施;对于观察组的患者进行特殊的综合护理.对俩组患者进行以下数据比对:手术之中低温、寒战、体位性低血压、肌肉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并仔细地记录俩组患者在进行手术的时候,他们的体温及身体状态.结果 观察组之中的患者,在手术中出现低温、寒战、体位性低血压、肌肉神经损伤等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的患者低很多.结论 对于需要进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患者,对其开展多种护理措施的配合可以减少在手术中及手术之后发生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唐秋玲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脑梗死偏瘫患者在面对面授课、电话交谈和自学3种干预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出院的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护理干预组分为3组,面授组采用面对面授课形式;电话组采用电话交流方式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根据患者自身特点有针对性为患者制定学习锻炼计划;自学组只给予健康指导手册.结果 护理干预6个月后,患侧肢体功能恢复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组中面授组的患侧肢体功能恢复高于电话组和自学组(P<0.05);电话组的患侧肢体功能恢复高于自学组(P<0.05).结论 面对面授课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明显,电话交流方式也能起到相应的效果,两种方式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应持续进行.

    作者:薛明霞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癌性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癌症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癌症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心理组和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心理组行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以及疼痛缓解有效率.结果 心理组的疼痛缓解有效率30例(88.24%)显著高于常规组22例(64.71%),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心理组的焦虑评分(41.8±10.2)分、抑郁评分(40.8±9.6)分均低于常规组(56.3±12.4)分、(53.2±10.8)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癌性疼痛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同时,还能够提高癌性疼痛的缓解率.

    作者:尼玛曲珍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酮咯酸氨丁三醇对骨折术后急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

    目的 研究进行骨折术后有急性疼痛的患者加入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后的减痛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选取在本院进行骨折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在医院中是否实施酮咯酸氨丁三醇的不同划分为2组——采取常规镇痛方法的对照组(2016年4月~2016年10月)和进行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的观察组(2016年10月~2017年4月),两组各为35例.从两组患者的NR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的不同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对骨折术后急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NRS评分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痛感越强烈;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例数(头晕:2例、恶心、呕吐:1例、嗜睡:2例、呼吸急促:0例)和占比(头晕:5.71%、恶心、呕吐:2.85%、嗜睡:5.71%、呼吸急促: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例数(头晕:3例、恶心、呕吐:2例、嗜睡:4例、呼吸急促:1例)和占比(头晕:8.57%、恶心、呕吐:5.71%、嗜睡:11.42%、呼吸急促:2.85%).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对骨折术后急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情况具有缓和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率,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提高就医体验.

    作者:戴洁群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外伤后硬膜下积液向硬膜下血肿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外伤后患者由硬膜下积液转变为硬膜下血肿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者164例,同时根据患者是否转变为硬膜下血肿分为血肿组(46例)、无变化组(118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患者由外伤硬膜下积液转变为硬膜下血肿的影响因素.结果 额颞部积液、积液厚度、积液CT值是硬膜下积液转变为硬膜下血肿的影响因素.结论 额颞部积液、积液厚度、积液CT值是硬膜下积液转变为硬膜下血肿的影响因素.

    作者:韦程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试分析复方丹参滴丸在老年慢阻肺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复方丹参滴丸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80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复方丹参滴丸)与对照组(头孢氨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38/40)、80.0%(32/40),差异显著(P<0.05);就诊时,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效果理想.

    作者:谢友玲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乌司他丁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UTI)对胸腔镜下接受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胸腔镜下接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不应用UTI)、剂量1组(D1组,UTI浓度为0.5万单位/Kg)、剂量2组(D2组,UTI浓度为1万单位/Kg)和剂量3组(D3组UTI浓度为1.5万单位/Kg).在不同时间点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静脉血中IL-6、TNF-a和IL-10浓度,记录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的评分.结果 应用UTI后IL-6和TNF-a浓度均降低,其中D2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D1组,D2组与D3组没有差异.应用UTI后IL-10浓度均升高,其中D2组上升程度显著大于D1组,D2组与D3组没有差异.应用UTI后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的评分显著低于C组,其中D2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D1组,D2组与D3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降低胸腔镜下接受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轻术后机体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赵念峰;郭勇;赵勇;王金英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大剂量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大剂量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特选取2015年7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d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300 mg/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血压、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上的改善情况,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而言,将厄贝沙坦于其临床治疗中应用,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当药物使用剂量为300 mg/d时,效果更佳,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鲁红霞;易锐;叶登菊;王春华;杨小梅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一般缝合术及欣母沛治疗,实验组接受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88%,两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 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接受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卓静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失禁性皮炎的预防分析

    目的 研究ICU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以预防失禁性皮炎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以往我院收治的在ICU接受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ICU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发生ICU失禁性皮炎的例数、对ICU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有2例发生ICU失禁性皮炎,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ICU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高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ICU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失禁性皮炎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丁莉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护理方式,予以观察组常规加以手术室护理配合方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状况.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跳频率以及血压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 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临床疗效明显,提升患者的预后成效,可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熊雯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为分析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某年度实际急性阑尾炎临床患者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采用随机抽查方式统计超声检查和病理对比研究200例急性阑尾炎病患诊断精准率.结果 详细描述175例急性阑尾炎声像图变化,其精准率为百分之八十九.结论 广泛应用高频率超声检查、不断强化超声检查临床医生专业水平,是确保病因检查高效准确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超声检查成为急性阑尾炎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葛宜兵;唐莉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卒中风险评估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体检的脑卒中高危群体6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这类人群中各年龄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统计.结果 参与研究的脑卒中高危风险患者群体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的患者群体发生颈动脉内膜增厚和颈动脉斑块成型的情况明显高于50岁左右的患者群体,两组高危患者群体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80岁以上的高危患者群体颈动脉狭窄情况显著高于其他各年龄组.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卒中风险评估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景;文晓蓉;周琛云;张梅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研究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目前治疗甲亢的主流药物是丙基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而且随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大量事实证明这两种药物在甲亢治疗中的地位已有改变,甲巯咪唑已经上升成为主要的治疗药物.本文主要研究了甲巯咪唑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的进展,并针对此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保温护理对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麻醉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保温护理对其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麻醉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患者住院顺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保温护理与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后应激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术后应激水平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②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观察组患者较低(P<0.05).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在麻醉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保温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水平.

    作者:张芹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与宫腔镜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经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接诊的不孕患者80例,对其进行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分析结果.结果 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提示有44例,宫腔镜检查确诊52例,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灵敏度达84.61%;阴道三维超声在不同程度宫腔粘连的检查中灵敏度对比无差异;两种检查对不同程度的宫腔粘连诊断相同.结论 阴道三维超声与宫腔镜在宫腔粘连中均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但阴道三维超声可作为宫腔粘连的首先检查方法使用.

    作者:吴聚文;潘丽贞;王英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奥曲肽联合血凝酶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血凝酶治疗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生长抑素和奥曲肽联合血凝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更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结论 奥曲肽联合血凝酶治疗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非常显著,加快了止血和康复速度,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薇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对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应用到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 以2010~2015年在我院接受常规骨科护理的3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和接受骨科护理路径护理的3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观察、统计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程度、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 骨科临床路径护理方法应用到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改善疗效、提高满意程度、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临床价值和意义重大.

    作者:邵丽娟 刊期: 2017年第65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就医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肝功能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减少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汤可玲 刊期: 2017年第65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