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嘉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奥曲肽治疗,观察组予以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可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立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观察分析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模式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钱海波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应用于精神病患者出院随访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8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出院随访中施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BPRS评分、MR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用药依从性则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精神病患者出院随访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康复状况,并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可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玲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中选择52例纳入此次研究,均实施低位硬膜外麻醉,依据右美托嘧定使用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及B组,各26例.A组右美托嘧定用药量为0.6μg/kg,B组用药量为0.8μg/kg.结果 对比Ramsay镇静评分,两组未见明显差异,但对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则提示A组更佳(P<0.05).结论:在骨科下肢手术低位硬膜外麻醉中使用0.6μg/kg的右美托咪定效果佳,镇静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故值得推广.
作者:阮军峰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析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92例予以分组研究,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诺和灵N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张娟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对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应用到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 以2010~2015年在我院接受常规骨科护理的3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和接受骨科护理路径护理的3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观察、统计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程度、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 骨科临床路径护理方法应用到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改善疗效、提高满意程度、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临床价值和意义重大.
作者:邵丽娟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析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处理的西药处方120张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为管理前的用药处方,而另外60例则为管理后的用药处方,之后分析西药管理方法及使用情况.结果 60例实行管理制度前的处方中,合理处方仅存在20张,占据比例为33.33%;而在实行管理制度后的处方中,合理处方为52张,占据比例为86.67%.结论 医药应建立完善可行的西药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从而切实提升临床合理用药几率.
作者:郭静辉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分析常用三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应用抗高血压类药物的病患资料480例,其中150例有不良反应发生,常用三类药物为CCB、ARB、ACEI.结果 ACEI、ARB、CCB药物所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的差异不够明显,但ACEI类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率高为73.33%(110/150),ARB其次为33.33%(50/150),CCB为20.00%(30/150)较少;ACEI不良反应好转率是46.67%(70/150),ARB的不良反应好转率是42.67%(64/150),CCB不良反应的好转率为62.00%(93/150).结论 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对人体的部分功能皆存在一定影响,会有不同程度上的不良反应,病患若在谨遵医嘱的情况下可使不良反应有所降低.
作者:夏益兰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与化疗同步治疗Ⅳ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入组晚期胃癌48例.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低剂量阿帕替尼(500mg qd)加化疗组及高剂量阿帕替尼(750 mg qd)加化疗组,各16例.阿帕替尼使用56天后评价疗效.结果 单纯化疗组有效率为43.75%,低剂量阿帕替尼加化疗组为68.75%(P<0.05),高剂量阿帕替尼加化疗组为75.00%(P<0.05),毒副反应分为血液学毒性及非血液学毒性,前者包括白细胞及血小板等的减少,后者包括手足综合征、蛋白尿、高血压及末梢神经炎.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能提高近期有效率,而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唐友明;田洪刚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分析长春瑞滨、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化疗期间均接受长春瑞滨、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0%(25/50),疾病控制率为72%,治疗效果较显著;且患者出现腹泻、外周静脉炎以及肝损伤等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结论 长春瑞滨、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的不良反应能够被患者耐受.
作者:方胜奇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分析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卒中风险评估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体检的脑卒中高危群体6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这类人群中各年龄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统计.结果 参与研究的脑卒中高危风险患者群体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的患者群体发生颈动脉内膜增厚和颈动脉斑块成型的情况明显高于50岁左右的患者群体,两组高危患者群体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80岁以上的高危患者群体颈动脉狭窄情况显著高于其他各年龄组.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卒中风险评估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景;文晓蓉;周琛云;张梅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对比经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接诊的不孕患者80例,对其进行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分析结果.结果 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提示有44例,宫腔镜检查确诊52例,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灵敏度达84.61%;阴道三维超声在不同程度宫腔粘连的检查中灵敏度对比无差异;两种检查对不同程度的宫腔粘连诊断相同.结论 阴道三维超声与宫腔镜在宫腔粘连中均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但阴道三维超声可作为宫腔粘连的首先检查方法使用.
作者:吴聚文;潘丽贞;王英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目前治疗甲亢的主流药物是丙基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而且随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大量事实证明这两种药物在甲亢治疗中的地位已有改变,甲巯咪唑已经上升成为主要的治疗药物.本文主要研究了甲巯咪唑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的进展,并针对此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就医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肝功能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减少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汤可玲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研究ICU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以预防失禁性皮炎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以往我院收治的在ICU接受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ICU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发生ICU失禁性皮炎的例数、对ICU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有2例发生ICU失禁性皮炎,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ICU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高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ICU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失禁性皮炎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丁莉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究外伤后患者由硬膜下积液转变为硬膜下血肿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者164例,同时根据患者是否转变为硬膜下血肿分为血肿组(46例)、无变化组(118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患者由外伤硬膜下积液转变为硬膜下血肿的影响因素.结果 额颞部积液、积液厚度、积液CT值是硬膜下积液转变为硬膜下血肿的影响因素.结论 额颞部积液、积液厚度、积液CT值是硬膜下积液转变为硬膜下血肿的影响因素.
作者:韦程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究大剂量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特选取2015年7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d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300 mg/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血压、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上的改善情况,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而言,将厄贝沙坦于其临床治疗中应用,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当药物使用剂量为300 mg/d时,效果更佳,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鲁红霞;易锐;叶登菊;王春华;杨小梅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分析在患有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应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38例为相关对象,根据患者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传统组与改良组,传统组患者接受涂片法诊断,改良组患者需要接受血清结核抗体诊断,对两种方式的结核病确诊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改良组患者的结核病确诊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血清结核抗体进行诊断的效果较好,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韩亚辉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研究结核病临床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中整体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4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变化情况以及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等相关指标.结果 无论是心理状况,还是住院时间以及治疗依从性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提升患者依从性,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帮助,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红莉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对体检人群高脂血症患者实施护理宣教联合随访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体检人群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护理宣教联合随访教育护理,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病情均有所改善,通过比较,观察组的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对体检人群高脂血症患者实施护理宣教联合随访教育,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17年第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