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友玲
目的 分析常用三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应用抗高血压类药物的病患资料480例,其中150例有不良反应发生,常用三类药物为CCB、ARB、ACEI.结果 ACEI、ARB、CCB药物所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的差异不够明显,但ACEI类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率高为73.33%(110/150),ARB其次为33.33%(50/150),CCB为20.00%(30/150)较少;ACEI不良反应好转率是46.67%(70/150),ARB的不良反应好转率是42.67%(64/150),CCB不良反应的好转率为62.00%(93/150).结论 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对人体的部分功能皆存在一定影响,会有不同程度上的不良反应,病患若在谨遵医嘱的情况下可使不良反应有所降低.
作者:夏益兰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讨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一般缝合术及欣母沛治疗,实验组接受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88%,两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 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接受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卓静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研究进行骨折术后有急性疼痛的患者加入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后的减痛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选取在本院进行骨折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在医院中是否实施酮咯酸氨丁三醇的不同划分为2组——采取常规镇痛方法的对照组(2016年4月~2016年10月)和进行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的观察组(2016年10月~2017年4月),两组各为35例.从两组患者的NR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的不同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对骨折术后急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NRS评分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痛感越强烈;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例数(头晕:2例、恶心、呕吐:1例、嗜睡:2例、呼吸急促:0例)和占比(头晕:5.71%、恶心、呕吐:2.85%、嗜睡:5.71%、呼吸急促: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例数(头晕:3例、恶心、呕吐:2例、嗜睡:4例、呼吸急促:1例)和占比(头晕:8.57%、恶心、呕吐:5.71%、嗜睡:11.42%、呼吸急促:2.85%).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对骨折术后急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情况具有缓和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率,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提高就医体验.
作者:戴洁群 刊期: 2017年第65期
本文分析了传染科护理工作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作压力、责任心、技术、沟通宣教、科室管理等因素.认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护患沟通、加强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实行人性化管理、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等改进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黄丽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分析在患有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应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38例为相关对象,根据患者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传统组与改良组,传统组患者接受涂片法诊断,改良组患者需要接受血清结核抗体诊断,对两种方式的结核病确诊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改良组患者的结核病确诊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血清结核抗体进行诊断的效果较好,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韩亚辉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常规护理+家庭护理;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BMI、HbA1c、血脂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家庭护理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BMI、HbA1c、血脂等指标水平,充分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究护士分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9日~2017年1月19日我院就职的护士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护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护士50名.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分层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两组护理方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相关护理质量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0%,对比P<0.05.结论 护士分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确切,不仅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牛红丽;卢艳红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对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皮炎湿疹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3%,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2、IL-6、CRP水平,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均成立(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均成立(P<0.05).结论 将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应用于皮炎湿疹的治疗之中,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一份保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相明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血凝酶治疗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生长抑素和奥曲肽联合血凝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更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结论 奥曲肽联合血凝酶治疗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非常显著,加快了止血和康复速度,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薇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究外伤后患者由硬膜下积液转变为硬膜下血肿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者164例,同时根据患者是否转变为硬膜下血肿分为血肿组(46例)、无变化组(118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患者由外伤硬膜下积液转变为硬膜下血肿的影响因素.结果 额颞部积液、积液厚度、积液CT值是硬膜下积液转变为硬膜下血肿的影响因素.结论 额颞部积液、积液厚度、积液CT值是硬膜下积液转变为硬膜下血肿的影响因素.
作者:韦程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研究结核病临床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中整体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4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变化情况以及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等相关指标.结果 无论是心理状况,还是住院时间以及治疗依从性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提升患者依从性,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帮助,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红莉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结合当前临床抑郁症治疗的实际情况,对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98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探究的形式探究常规护理和心理认知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效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分配98例患者.结果 在实施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HAMD)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三个方面的比较上,观察组优势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应用到抑郁症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
作者:赵颖逾;侯玉玲;邸红英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析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92例予以分组研究,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诺和灵N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张娟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究应用氨甲环酸片、脉冲强光与胶原贴敷料联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自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黄褐斑患者,随机抽取11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脉冲强光治疗,4周一次,连续治疗4次,每次激光治疗术后连续外敷胶原贴敷料5天,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氨甲环酸片0.25 g,2次/d,治疗结束后每2月复诊一次,每次治疗前、复诊时固定医生进行MASI评分.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分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22%,55/59)显著优于对照组(79.66%,47/59),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MASI评分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临床治疗黄褐斑患者的过程中,联合应用氨甲环酸片、脉冲强光与胶原贴敷料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余珊珊;钱俐;缪亚军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考察责任制小组护理在胸外科病房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胸外科病房收治的手术患者作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患者分别施行围术期的常规护理和责任制小组模式的护理.记录并比较2组的护理质量(护理差错率)、医患纠纷发生率,采用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护理记录)、病房护理及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等方面的护理差错率分别是10.44%和1.44%,20.11%和4.67%,13.67%和2.44%,12.44%和1.44%,如上指标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患纠纷发生率分别是8.33%和0,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9,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分别是85.42%和97.92%,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30,P<0.05.结论 在胸外科病房应用责任制小组护理模式,护理差错率更低,能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提高病房的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并观察血小板的配合性输注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01月~2016年12月我院血小板减少的136例肿瘤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并做好输注前后血小板的检测工作,并校正24 h内血小板的回升率及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增值,从而对输注效果进行判断.结果 83.09%的患者在输注后出现血小板数增高的情况,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有效率较单次输注血小板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有效率低.结论 反复输注和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应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避免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
作者:张文涛;何晓露 刊期: 2017年第65期
通过腰椎结核术后伤口感染的护理干预,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医院感染率.对我科收治106例胸腰椎结核中的25例出现术后伤口感染的患者给予术前、术后相对应的护理措施,25例术后伤口感染患者均伤口愈合良好,康复出院.同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史晓阳;曾丽雯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中选择52例纳入此次研究,均实施低位硬膜外麻醉,依据右美托嘧定使用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及B组,各26例.A组右美托嘧定用药量为0.6μg/kg,B组用药量为0.8μg/kg.结果 对比Ramsay镇静评分,两组未见明显差异,但对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则提示A组更佳(P<0.05).结论:在骨科下肢手术低位硬膜外麻醉中使用0.6μg/kg的右美托咪定效果佳,镇静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故值得推广.
作者:阮军峰 刊期: 2017年第65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给社会和患者带来沉重负担,如何有效治疗COPD是医疗工作的严峻挑战.改善COPD的治疗需要从COPD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以寻找佳的预防治疗方法.本文就COPD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河凤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讨对进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病人,进行必要的护理措施对于手术的帮助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只进行日常的护理措施;对于观察组的患者进行特殊的综合护理.对俩组患者进行以下数据比对:手术之中低温、寒战、体位性低血压、肌肉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并仔细地记录俩组患者在进行手术的时候,他们的体温及身体状态.结果 观察组之中的患者,在手术中出现低温、寒战、体位性低血压、肌肉神经损伤等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的患者低很多.结论 对于需要进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患者,对其开展多种护理措施的配合可以减少在手术中及手术之后发生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唐秋玲 刊期: 2017年第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