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红丽;卢艳红
目的 探究护士分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9日~2017年1月19日我院就职的护士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护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护士50名.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分层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两组护理方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相关护理质量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0%,对比P<0.05.结论 护士分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确切,不仅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牛红丽;卢艳红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观察分析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模式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钱海波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讨顺尔宁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抗生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顺尔宁,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80.56%,观察组明显更高,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顺尔宁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苓;褚春雨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并观察血小板的配合性输注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01月~2016年12月我院血小板减少的136例肿瘤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并做好输注前后血小板的检测工作,并校正24 h内血小板的回升率及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增值,从而对输注效果进行判断.结果 83.09%的患者在输注后出现血小板数增高的情况,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有效率较单次输注血小板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有效率低.结论 反复输注和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应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避免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
作者:张文涛;何晓露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析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92例予以分组研究,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诺和灵N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张娟 刊期: 2017年第65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于胎儿在分娩之后,新生儿阶段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功能异常类疾病,主要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导致,多为早产儿,特别是胎龄低于32周的发病率较高,为早产儿常见死亡原因之一,呼吸窘迫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属于该疾病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临床治疗的难度相对较大.呼吸支持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一种对呼吸窘迫综合征疾病实施治疗的核心手段,但该项治疗计划的实施会对肺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本文主要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辅助通气治疗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支持策略及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谭军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对体检人群高脂血症患者实施护理宣教联合随访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体检人群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护理宣教联合随访教育护理,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病情均有所改善,通过比较,观察组的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对体检人群高脂血症患者实施护理宣教联合随访教育,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确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抽取90例,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45例患者.对常规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入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进行了舒适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几率上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作者:任旭梅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常规护理+家庭护理;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BMI、HbA1c、血脂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家庭护理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BMI、HbA1c、血脂等指标水平,充分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肾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肾结石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时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行循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碎石成功率、手术平均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手术平均时间更短,碎石成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2、5.732,x2=6.532,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0±2.3)分,对照组为(67.3±3.4)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63,P<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利于提高肾结石患者的疗效,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丽池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析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处理的西药处方120张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为管理前的用药处方,而另外60例则为管理后的用药处方,之后分析西药管理方法及使用情况.结果 60例实行管理制度前的处方中,合理处方仅存在20张,占据比例为33.33%;而在实行管理制度后的处方中,合理处方为52张,占据比例为86.67%.结论 医药应建立完善可行的西药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从而切实提升临床合理用药几率.
作者:郭静辉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研究ICU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以预防失禁性皮炎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以往我院收治的在ICU接受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ICU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发生ICU失禁性皮炎的例数、对ICU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有2例发生ICU失禁性皮炎,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ICU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高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ICU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失禁性皮炎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丁莉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应用于精神病患者出院随访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8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出院随访中施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BPRS评分、MR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用药依从性则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精神病患者出院随访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康复状况,并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可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玲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对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皮炎湿疹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3%,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2、IL-6、CRP水平,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均成立(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均成立(P<0.05).结论 将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斯汀应用于皮炎湿疹的治疗之中,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一份保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相明 刊期: 2017年第65期
本文分析了传染科护理工作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作压力、责任心、技术、沟通宣教、科室管理等因素.认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护患沟通、加强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实行人性化管理、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等改进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黄丽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麻醉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保温护理对其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麻醉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患者住院顺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保温护理与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后应激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术后应激水平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②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观察组患者较低(P<0.05).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在麻醉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保温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水平.
作者:张芹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就医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肝功能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减少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汤可玲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4例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标识,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4例为观察组,实施护理标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22.22%,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更低,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手术室护理风险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罗丽坤;罗秀绢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考察责任制小组护理在胸外科病房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胸外科病房收治的手术患者作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患者分别施行围术期的常规护理和责任制小组模式的护理.记录并比较2组的护理质量(护理差错率)、医患纠纷发生率,采用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护理记录)、病房护理及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等方面的护理差错率分别是10.44%和1.44%,20.11%和4.67%,13.67%和2.44%,12.44%和1.44%,如上指标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患纠纷发生率分别是8.33%和0,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9,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分别是85.42%和97.92%,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30,P<0.05.结论 在胸外科病房应用责任制小组护理模式,护理差错率更低,能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提高病房的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65期
目的 探讨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一般缝合术及欣母沛治疗,实验组接受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88%,两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 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接受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卓静 刊期: 2017年第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