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分析

王杰

关键词:高血压, 并发症, 优质护理服务,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高血压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科收录的高血压病例120例,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成A、B两组,各60例.其中A组行优质护理,B组行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住院时间为(2.3±1.1)d,明显短于B组的(4.7±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高血压护理工作中合理引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可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进展研究

    出血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后的缺血区域内又继发性的出血,这种梗死后的出血除了原有的临床症状外,再无其他明显的症状.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MRI以及CT广泛应用于临床,有关出血性脑梗死的报道也在不断的增多,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归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甲状腺肿瘤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甲状腺肿瘤患者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80例,先后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B超以及病理检查诊断,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析超声诊断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准确率.结果 病理检查发现结节性甲状腺肿瘤53例、甲状腺腺瘤16例、甲状腺滤泡癌11例,实验组运用超声诊断良性肿瘤诊断率为91.2%,恶性肿瘤诊断率为54.4%,诊断显示甲状腺肿瘤良性病变诊断率较高.结论 给予良性病变的甲状腺肿瘤患者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赵慧;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肝硬化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和分析中医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4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29%、8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率,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作者:王磊;冯亚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脑脊液铁蛋白和血清C反应蛋白在肥厚性硬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脑脊液铁蛋白和血清C反应蛋白在肥厚性硬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肥厚性硬膜炎患者20例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入我院检查的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抽取脑脊液检测其脑脊液铁蛋白的含量且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CRP含量.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脑脊液铁蛋白水平显著性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血清CRP水平显著性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铁蛋白和血清CRP在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体内具有较高水平,对该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苏春光;苏强;闫俊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 对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对策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出院患者1000例,将其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绘制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总使用率为51.2%,其中预防性使用31.3%,联合使用率55.6%,用药频率高的是头孢类,其次为青霉素类.患者抗菌药物的费用占总药物费用的25%,新型抗菌药物花费较高.存在问题:外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及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遴选不合理.结论 研究发现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在我国处于中间水平,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提高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规范化管理,是医护人员工作的重点.

    作者:徐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鉴别技术的运用探析

    中药质量对于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借助多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强化中药鉴定,严格控制中药质量,被广泛的管护.作为一种操作简单便捷、安全无损的检测手段,本篇文章主要是探讨药剂科作为医院把控中药质量,决定中药鉴定效果的中药方法,库房管理案和质量检测在践行现代化管理方法,观察其管理效果.通过质量检验与库房管理,强化对医院药剂科的中药管理,采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有助于提升医疗水平、保障患者利益,促进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刘翠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药物性肝病用药探讨

    目的 对急性药物性肝病进行临床观察,从而对其用药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急性药物性肝病入院诊治的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甘利欣(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进行治疗,而对治疗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配合舒肝宁联合硫普罗宁进行治疗,以一个月作为一个治疗周期,在一个周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一个周期的用药后,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治疗急性药物性肝病时,需要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的控制,减少药物的使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同时提高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志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缺血性心脏病择期PCI术后利脑心片对患者心功能预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 缺血性心脏病择期PCI术后利脑心片对患者心功能预后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8例,两组都给予常规药物配合择期PCI术,在此基础上治疗组PCI术后加用利脑心片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都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左心室舒我院张末期内径都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脑心片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择期PCI术后能促进射血分数的提高,有利于扩大的心脏结构缩小,从而改善心功能.

    作者:韦利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七氟醚后处理对于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

    吸入性麻醉药七氟醚因其诱导苏醒快、安全有效而得到广泛关注.大量实验表明其对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损伤有确切的保护作用.七氟醚后处理可以减少再灌注心肌的梗死面积、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与多种机制有关.本文拟就近年来七氟醚后处理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进一步探究其保护性机制,以期为七氟醚后处理的临床广泛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金弋乔;王建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联合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与抗生素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确诊的慢性胃炎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全组87例慢性胃炎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可分组即观察组47例(奥美拉唑结合克拉霉素治疗)和常规组40例(奥美拉唑医治),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6%较参照组的70.0%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的不良反应事件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相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胃炎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观患者临床表现,可在临床上加以推及.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大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抗感染能力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圆纸片扩散法来检测不同浓度大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对比高、中、低三浓度梯度大黄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大黄对两种菌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效果顺序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且大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为高敏,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次之.

    作者:孟婷婷;陈星;慕甜甜;李倩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尿沉渣中管型及管型检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尿沉渣中管型采用不同检测方法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检查的患者526例,全部患者均采集晨尿中段尿20~30 mL为检测标本,全部标本先行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然后全部标本经离心处理后行显微镜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所取得的结果.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在检出尿液管型阳性率方面,UF分析仪明显高于显微镜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UF分析仪尚出现管型假阳性率23.72%,与显微镜镜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相比较,有明显性差异,尚不能完全取人工镜检;对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中管型被判定为阳性时,尚需采用显微镜进行人工复检.

    作者:唐咸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如何提升《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水平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是医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为学习有关医学课程、内、外、妇、儿等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以学生为主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质疑能力,开展交际讨论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和育人相结合;巧妙运用多媒体,突破重点和难点等方面有效提升《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水平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自己看法,对教学进行了探索.

    作者:樊丽军;杨蕴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予以统计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应用与推广的康复护理模式.

    作者:陈博;陈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炮制方法对蒙药金色诃子鞣质含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蒙药金色诃子鞣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狼毒汤煮制、去核制、生品、烘制等方法,炮制蒙药金色诃子,并根据药典方法2010年版,对鞣质含量予以测定.结果 测定鞣质含量,结果发现生金色诃子鞣质含量为140.88 mg/g,煮制的金色诃子鞣质含量为150.78 mg/g,去核制金色诃子鞣质含量为205.41 mg/g,烘制金色诃子鞣质含量为256.27 mg/g.结论 采用烘制方法,可显著使鞣质含量增加,可作为炮制蒙药金色诃子的首选方法.

    作者:韩风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警性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讨预警性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预警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88%,平均住院时间(16.42±0.72)天;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57%,平均住院时间(21.53±2.07)天;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警性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有积极预防作用,短患者住院时间,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作者:班洁勤;黄秋霞;陈松;黄美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蒙医灸疗治疗失眠症研究进展

    蒙医灸疗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本文从蒙医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优势、临床中应用及作用机理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帮助失眠症患者认识和了解灸疗法,尽早得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苏日古嘎;乎宝力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甲状腺癌患者采取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式来进行诊断,并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率、血流丰富程度、动脉收缩峰值、阻力指数以及相关的二维超声特征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在运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方式,其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相符率为83.3%,其观察组的血流丰富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动脉收多峰值、阻力指数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其二维超声特征相较于对照组也明显清晰了许多.结论 运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方式,在进行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时有着良好的临床功效,并能够将甲状腺癌患者与甲状腺瘤患者进行明显区分,因此该诊断方式值得临床借鉴以及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陈淑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探析

    目的 研究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小儿消化不良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全面组采用全面临床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儿消化不良缓解率;症状消失时间、家长护理满意评分、患儿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和护理后患儿营养状况的差异.结果 全面组患儿消化不良缓解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组症状消失时间、家长护理满意评分、患儿治疗依从性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全面组营养状况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消化不良的全面临床护理方式效果确切,优于常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促进病情缓解,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黄翠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舒血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舒血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肺动脉高压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肺动脉高压患者舒血宁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有利于患者肺功能改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