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付鑫垚;黄桂林;马辉;侯吉学

关键词:聚桂醇, Ⅲ期内痔, PPH
摘要:目的 研究内痔注射法和PPH手术治疗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否不同.此次研究通过对临床痔疮患者的治疗前、后的情况对照分析,进行客观评价聚桂醇注射疗法的确切临床疗效.方法 Ⅲ期内痔患者60例,半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聚桂醇注射)30例,对照组(采用PPH手术)30例;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并记录术后的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硬化剂组治愈14例,占46.7%;显效7例,占23.3%;有效6例,占20%;手术组治愈17例,占56.7%,显效6例,占20%;有效4例,占13.3%;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两组患者便血复发、肿物脱出、感染、硬结、直肠狭窄、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组术后疼痛及肛缘水肿发生率高于硬化剂组(P<0.05).结论 肛门镜下聚桂醇注射治疗Ⅲ期内痔与PPH手术疗效基本相同,且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花费少、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通心络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参与本次试验,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联合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联合组采取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通心络治疗,对照组单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9%)较对照组(73.0%)更高,两组对比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较低,组间对比P>0.05.结论 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确切疗效,且用药安全性有保障.

    作者:李永明;王晓光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分析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9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辅助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吴春萍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中西医结合在创伤性骨科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对创伤性骨科疾病引入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的效果进行深入探索.方法 自2018年1月到2018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创伤性骨科病人中随机选择62人进行研究,并分为二个小组,观察组31人,对照组31人,对照组病人应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病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并对二个小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 观察组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对照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达不到观察组水平,观察组有93.3%的病人对治疗效果满意,而对照组有70%的病人对治疗效果满意,二个小组病人基本数据不存在明显差异,表明此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结论 在创伤性骨科疾病治疗中引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适合在较大范围内推广.

    作者:张玉钧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蓝激光成像技术在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蓝激光成像技术在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08月间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患者153例,共发现病变208处,采用蓝激光成像(blue laser imaging,BLI)观察病变黏膜表面结构及血管形态,根据JNET分型标准对病变性质作出判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蓝激光内镜下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体准确率分别为96.7%(117/121)、90.8%(79/87)、93.6%(117/125)、95.2%(79/83)和94.2%(196/208),诊断微小息肉(≤0.5 cm)、小息肉(0.5 cm~1.0 cm)、大息肉(>1.0 cm)肿瘤性的准确率分别为92.9%(91/98)、94.1%(64/68)、97.6%(41/42),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结论 蓝激光成像技术在鉴别结直肠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临床提高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水平.

    作者:张泽强;黄留业;张波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生血宝合剂联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生血宝合剂联合多糖铁复合物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生血宝合剂联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均值、红细胞数(RBC)及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和贫血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以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第8周后,治疗组的Hb、RBC及SF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较对照组的61%更高(P<0.05);治疗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血宝合剂联合多糖铁复合物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具有显著意义,可改善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竟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7例小肝癌患者,给予患者MS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观察对比病灶表现.结果 27例患者共检测出32个病灶,平扫检出率为65.63%,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的检出率分别为93.75%、68.75%、90.63%;动脉期主要为高密度影,静脉期主要为低密度影,延迟期主要为低密度影.延迟期与动脉期检出率显著高于门静脉期,P<0.05;三期联合增强扫描对于小肝癌的检出率为90.63%.结论 给予小肝癌患者MSCT三期增强扫描具有显著作用,能够全面反映出病灶强化特征,能够对小肝癌进行早期定位与定性诊断.

    作者:原泉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68例2015年9月~2018年9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保守治疗,消融组则采取电生理检查+导管射频消融根治术治疗.比较对照组、消融组效果;心动过速有无发作及发作频数;患者心律失常复发率;并发症.结果 消融组效果更优、心动过速基本根治,心律失常复发率低;无严重并发症.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消融组并发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无明显手术并发症,P>0.05.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理想.

    作者:蔡剑锋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囊肿穿刺加对穿缝合治疗28复发性耳廓假性囊肿

    目的 探讨耳廓假性囊肿穿刺抽水后耳廓软骨对穿缝合在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复发性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后的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观察耳廓情况,分析其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2月,28例复发性耳廓假性囊肿患者均痊愈,未发生复发,耳廓感染及耳廓畸形.结论 耳廓假性囊肿的囊肿穿刺加对穿缝合具有操作方便,疗效确切,特别适合难治性复发性耳廓假性囊肿的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基云;孙军;陈雯;朱兴中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讨论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的意义

    目的 试析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7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实验组采用奥美拉唑+阿奇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实验组经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感染转阴率、临床总有效率、总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阿奇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的效果确切,可推广.

    作者:王慧芬;杨鹏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糖尿病足136例临床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指与下至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1].其主要表现为足部的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2015年-2018年,我科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36例,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知下.

    作者:李俊清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关于腹腔镜在普外科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对普外科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腹腔镜体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随机将其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开展传统形式的剖腹检查,或者接受腹腔镜的检查.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平均诊断时间,手术以及住院时间,同时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平均诊断、实际手术以及住院时间要长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诊断精准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普外科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腹腔镜有着很强的应用效果,可以快速并准确的开展疾病诊断,值得在临床中运用.

    作者:缪小飞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Gaea(该亚)研究—瑞琳他抗医用HPV复合功能性凝胶治疗HPV感染合并宫颈炎以及妇科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瑞琳他抗医用HPV复合功能性凝胶治疗HPV感染合并宫颈炎以及妇科炎症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HPV感染合并慢性宫颈炎以及妇科炎症性疾病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n=170)、对照组(n=168)与空白组(n=162).其中治疗组采用瑞琳他抗医用HPV复合功能性凝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α干扰素联合普通妇科栓剂进行治疗,空白组则仅给予安慰剂.对比三组患者的HPV转阴率以及慢性宫颈炎、妇科炎症性疾病的有效率(参考白带异常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HPV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白带异常减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结论 在HPV感染合并宫颈炎以及妇科炎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瑞琳他抗医用HPV复合功能性凝胶能够极大的提升患者的转阴率,针对慢性宫颈炎以及妇科炎症性疾病,同样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适宜临床优先推广.

    作者:周英敏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回顾性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2月期间接受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0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28例,对照组后外侧入路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除手术时间外,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时,采用daa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吴晓东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讨论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2018年收治住院的1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为6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止血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消化内镜下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很好止血效果,值得在临床近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文金;涂红霞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管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危重症患者进行血糖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接收的危重症患者9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增加血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ICU停留时间为(10.36±4.18)d,感染率为6.25%;对照组ICU停留时间为(17.25±5.63)d,感染率为22.92%.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血糖管理有助于促进危重症患者的恢复,降低患者感染风险,临床应加以推广.

    作者:俞岚;嵇慧;周林玲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成都市高中生对中医药相关的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高中生对中医药相关的认知情况,为普及青少年中医药健康教育和进行中医药传承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成都市某校高中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该校高中生对中医药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不足,并且未来中医药相关的就业择业意愿较低.结论 应高度重视高中生中医药教育,将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时期前移,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基.

    作者:邓科良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针刺治疗顽固性房性早搏验案

    谌业华副教授为我院退休老教授临床经验丰富,对于临床顽固性疾病独特见解,取穴擅长使用一经多穴,或是一穴多针,加强临床疗效,多见奇效.本文就顽固性房心早搏一案作临床报道与同道分享.

    作者:李海峰;罗婧;谌业华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小组系统护理干预在ICU经皮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小组系统护理干预在ICU经皮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ICU收治的66例经皮气管切开患者为本次临床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小组系统干预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脱机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比例等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ICU经皮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小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并发症,有利于缩短拔管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是一种值得临床上推广和使用的护理方法.

    作者:康小玲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变化

    目地通过观察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变化,探讨RDW与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30例,重症CAP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三者血清中红细胞分布宽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AP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为(16.35±1.58)%,重症CAP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为(18.58±1.69)%,健康对照组为(13.35±0.56)%,三组间两两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W与WBC、CRP、PCT相关性分析,CAP组:RDW与WBC、CRP、PCT呈正相关性;重症CAP组:RDW与WBC、CRP、PCT呈正相关性.结论CAP与重症CAP患者血清中红细胞分布宽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重症CAP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高,可能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及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张冬菊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工作坊模式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随着医院体制改革的深化,医院对于护理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为了能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护生,医学院校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其中典型的就是采用工作坊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阐述工作坊模式的概念,提出工作坊模式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针对工作坊的教学模式进行展望,使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融合互联网,更好地应用于急救护理教学中.

    作者:王政医;刘嘉韵;陈华丽 刊期: 2018年第9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