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云;孙军;陈雯;朱兴中
目的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硬膜外给药在剖宫产术中预防寒战及牵拉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加入小剂量右美托咪定,B组患者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发生寒战和牵拉痛的情况.结果 A组产妇发生寒战或牵拉痛的比率明显较B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患者行硬膜外麻醉时以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的加入对于寒战及牵拉痛的发生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具有提创推广价值.
作者:史华勇;成澄;张静涛 刊期: 2018年第92期
领导者是一个团队的领头羊,带领团队迅速达成目标,而领导力则是领导者的个人能力,是团队管理的一个核心要素.本文论述了领导力的概念、种类,分析了领导力与组织实现其目标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医院管理者的领导力和如何克服局限性.
作者:时秋香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探究预防术后肠胃返流的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胃部疾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胃大部切除手术,观察组采用改良胃大部切除手术.结果 观察组术后胃肠引流量为(119.20±32.25)ml,为照组为(426.28±63.25)ml,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反流率为3.23%,对照组为19.35%,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为25.8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改良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优越,患者术后的反流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晓波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探讨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效果,并评价该药物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18例患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OLF组),18例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XELOX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XELOX组总有效率(RR)为88.89%,较高于OLF组72.22%(P<0.05);两组患者卡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晚期结肠癌患者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庄毅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针对目前内眦赘皮矫正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基于解剖学原理的改良措施.方法 对73例伴有不同程度内眦赘皮的患者进行改良Z成形术以矫正内眦赘皮.结果 本组共73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其中1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导致瘢痕增生,给予曲安奈德皮下注射后瘢痕逐渐软化,其他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改良能充分矫正内眦赘皮,使皮肤切口张力降至低,内眦处瘢痕不明显,是一种效果满意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威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试析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7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实验组采用奥美拉唑+阿奇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实验组经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感染转阴率、临床总有效率、总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阿奇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的效果确切,可推广.
作者:王慧芬;杨鹏 刊期: 2018年第92期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本文从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着手,分析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出常见的几种中成药治疗方法,为患者心脑血管康复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袁显芬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探究社区宣教糖尿病健康管理对患者血糖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对本社区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随访管理,病例数40例)、观察组(社区宣教糖尿病健康管理,病例数40例).对比2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社区宣教糖尿病健康管理对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蔡萍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44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时间为2016年2月~2018年2月,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5.45%、77.27%,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5%、31.8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蔡丹宇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早期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抑郁药物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初期治疗效果,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数为9例,有效率3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数为18例,有效率60%,观察组比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一些(P<0.05);在认知功能方面,观察组要比对照组WCTS评分明显提高(P<0.05),两组患者CPT测验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应用在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我们再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孔维星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分析护理程序方法对手术室护士实施专业培训的效果.方法 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护理程序方法),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理程序方法在手术室护士实施专业培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质量,更加速了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董翠艳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对比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应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为观察组,一组采用氨茶碱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呼吸暂停发生率为16%(4例),症状消失时间为(11.4±1.6)d,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例),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6例),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洪杰旋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在CI引导下进行肿瘤内125粒子植入治疗25例恶性肿瘤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由于对所有病人进行合理的术前术后护理,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护士应掌握好护理方法及放射防护措施,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使值入治疗顺利完成,
作者:涂琨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探索通瘀化痰汤在治疗风痰瘀阻型急缺血性脑卒的临床表现.方法 选取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门急诊及住院部内2017年9月~2018年8月时间内120例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的患者,使用相同的人数按照随机抽取原则,并将其分为常态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60人.其中给常态组(n=60)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措施,给观察组(n=60)使用通瘀化痰汤的治疗措施,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结合两组患者在临床观察的表现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的肢体能力、视觉能力、语言能力、意识水平的指标优于常态组的患者,并且观察组的效果尤为显著,两组之间的差异性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瘀化痰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改善了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将其主观能动性进行极大的提升,终促使患者的精神功能得到优化,并提高了患者的自制能力.
作者:沈诚玮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比较在临床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微创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效果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8年收治的40例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依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后外侧入路)与观察组(直接前入路)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依据Harri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3个月康复情况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于临床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微创直接前入路方式的应用,相较与后外侧入路方式不仅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也助于患者尽早的康复.
作者:陶贤;周文彬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评价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低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以骨水泥渗漏为主,应加强术中操作,防止术后骨水泥渗漏.
作者:孙振兴;李华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了解高中生对中医药相关的认知情况,为普及青少年中医药健康教育和进行中医药传承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成都市某校高中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该校高中生对中医药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不足,并且未来中医药相关的就业择业意愿较低.结论 应高度重视高中生中医药教育,将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时期前移,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基.
作者:邓科良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现在的人们对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相当重视,愿防病强身,为健康投资[1],预防意识很强烈,我们又是中医药大国,药食同源,是我们国人的健康理念,人们更看重源于打自然的中医中药,如用人参、枸杞、菊花、牛蒡等泡茶,日常保健意识非常强.
作者:丛鑫;崔国强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分析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1例在我院接受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治的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检查.结果 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联合检测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联合检查能够使诊断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有助于及早发现患者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作者:聂佳嘉 刊期: 2018年第92期
我国进行儿童预防接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是为了保障儿童接种的安全性以及儿童自身健康.对此疫苗接种中心对一定时间段内的接种儿童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将常规护理以及针对性护理相结合,通过儿童表现出来的面部表情分析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的使用效果,终将参与调查的100例儿童预防接种的实际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儿童,其疼痛度明显较高.另一种为针对性护理,调查结果发现其疼痛度明显比常规护理方法的疼痛度低20%.也可利用统计学概念进行分析,针对型的护理方法在儿童接种工作方面有实际意义,因为针对性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的方式,有效降低儿童在接种时的疼痛感.
作者:王延苹 刊期: 2018年第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