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诚玮
目的 探索整体护理对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5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实施全身心的整体护理.结果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整体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洪芳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探索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来测定药品和包装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方法 选取在临床上普遍使用的药物,用正己烷对药物及其包装进行处理,提取处理后的溶液,采取GS-MS方法进行分析,与标准品图谱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是否存在预定的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结果 本研究建立起的方法其线性范围是25-520ng/ml(r=0.999),定量限是50ng/ml,检测限是10.3 ng/ml,平均回收率是98.7%-102.4%,精密度和重复性的RSD符合规定<2.0%.结论 该方法可以测定出药品及其包装中的16种PAEs,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作者:蔡学艳;卢琴;管岚 刊期: 2018年第92期
Meige综合征为一种椎体外系疾病,临床上较少见,西医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其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失衡有关,中医认为其发病与肝脾相关.现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诊治Meige综合征1例,且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博叶;赵永辰;李德需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讨论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2018年收治住院的1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为6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止血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消化内镜下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很好止血效果,值得在临床近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文金;涂红霞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观察调经保坤丸加味治疗育龄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80名患者都符合国家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标准.运用调经保坤丸加香附、玫瑰花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80例功血中,治愈51例,占63.75%;显效15例,占18.75%;有效7例,占8.75%,无效7例,占8.75%,总有效率91.25%.结论 调经保坤丸加味治疗育龄期功血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何太洪;吴昭君;唐桂英;罗献英;杨清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分析一例右位心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并对置管前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从而确保置管过程顺利,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运用塞丁格技术在超声引导下为右位心患者行PICC置管,操作前充分了解右心房和上腔静脉的解剖关系.该右位心患者,其心房、心室和大血管的位置宛如正常心脏的镜中象,称为镜象右位心,应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左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的长度作为导管置入深度.结果 通过对该右位心患者的全面评估,成功置入PICC导管,定位准确.结论 PICC置管是作为进行长期输液的主要方法,因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右位心患者属于罕见案例,经过充分的评估和分析也能顺利、安全的置入,解决了患者的后顾之忧,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巧凤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评估护士通过电话对出院后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访的作用.方法 将316例神经内科出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5例在出院时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而研究组161例除常规健康指导外,出院后每月1次电话随访,对康复情况、服药的依从性及副作用、危险因素的控制及预后情况进行评价.出院3个月时到医院门诊复诊.调查两组患者的复诊率及抗血小板药物的服用率.将患者随访资料登记入册.结果 出院3个月时研究组161例中有141例完成随访.对照组155例中3月后复诊人数为110例.出院3个月后两组复诊率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抗血小板药物服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话随访可提高出院后脑梗死患者复诊及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张美蓉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了解高中生对中医药相关的认知情况,为普及青少年中医药健康教育和进行中医药传承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成都市某校高中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该校高中生对中医药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不足,并且未来中医药相关的就业择业意愿较低.结论 应高度重视高中生中医药教育,将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时期前移,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基.
作者:邓科良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探讨分析果糖二磷酸钠综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在我院新生儿科就诊的110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各55例.参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参照组患儿的治疗基础上采用果糖二磷酸钠综合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心肌肌钙蛋白I、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患儿的心肌肌钙蛋白I、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没有明显差异;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两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2.73%,参照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78.18%,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儿;治疗后,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患儿的心肌肌钙蛋白I、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患儿的心肌肌钙蛋白I、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均低于参照组患儿;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应用果糖二磷酸钠进行综合治疗,有利于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心肌肌钙蛋白I、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从而改善患儿的心肌损害情况.因此,果糖二磷酸钠可以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综合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祖能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分析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1例在我院接受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治的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检查.结果 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联合检测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联合检查能够使诊断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有助于及早发现患者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作者:聂佳嘉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对MR扩散加权成像和CT增强扫描技术在肝硬化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4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级,并对所有患者实施MR扩散加权成像与CT增强扫描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不同b值下各肝硬化分级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不同,P<0.05;此外,CT增强扫描中,双动脉期增强扫描的检出率为92.5%,单动脉期的增强扫描检出率为86.0%.结论 MR扩散加权成像与CT增强扫描技术在肝硬化分级诊断中价值作用较为显著.
作者:胡应举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分析血糖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价值.方法 择取本院100例患者,对其进行随访,记录HbA1c值,其中60例患者HbA1c值低于7.0%,为研究组患者,另外40例患者,其HbA1c值大于7.0%,为对照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HbA1c值,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N末端B型利钠肽原,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血管相关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中,患者的HbA1c值,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N末端B型利钠肽原,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血管相关事件发生率分别是(5.37±1.26)%,(5.88±2.31)mmol/L,(9.00±1.12)mmol/L,(2898.6±123.6)ng/L,(42±2)%及3.33%;对照组中,患者的HbA1c值,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N末端B型利钠肽原,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血管相关事件发生率分别是(8.26±2.89)%,(7.09±1.11)mmol/L,(12.86±4.97)mmol/L,(3027.2±145.8)ng/L,(40±3)%及20%.结论 当患者的HbA1c值低于7%时,患者的HbA1c值,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N末端B型利钠肽原及心血管相关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则显著升高.
作者:刘宇娜;张丽;吴振安 刊期: 2018年第92期
近几年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围特别广泛,在不断前进的医学中,医疗实践的各个方面也出现了信息化的身影.比如病案管理中的电子病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化管理得到了普及和应用.基于此,笔者结合了近几年的工作经验,将本院中应用了病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将自己的一些相关建议做了整理,以期与同业者共同进步.
作者:周玮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分析对冠心病伴室性早搏患者治疗时采用胺碘酮和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伴室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单药治疗组患者56例,联合治疗组患者64例,单药治疗组单纯选择胺碘酮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则在单药治疗组基础之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单药治疗组为80.36%(45/56),联合治疗组为96.88%(62/6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单药治疗组出现便秘、恶心、呕吐患者各1例,占5.36%,联合治疗组存在有便秘患者2例,恶心和呕吐患者各1例,占6.25%,两组进行比较,P>0.05,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冠心病伴室性早搏患者在治疗时应用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晓娟;迟玉菲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对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临床分别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和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共进行检查评估血管278段,其中,冠脉CT成像技术检出病变血管104支,冠脉造影检查检出病变血管107支,两种检查方法对病变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与冠脉造影检查对比,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的阳性判断准确率为103/96.3%,阴性判断准确率为170/99.4%,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冠状动脉成像进行冠心病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皎 刊期: 2018年第92期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本文从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着手,分析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出常见的几种中成药治疗方法,为患者心脑血管康复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袁显芬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通过对儿科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解以及加以分析,从而为儿科急性支气管肺炎的合理治疗提供有效地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的患儿的病历60例,回顾性分析这60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用药的情况,对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时用药的情况是否合理化进行相应分析,联合抗菌类药物现状作为主要分析的要素.结果 在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时共用到21种药物,其中共有9种抗菌类药物,所占总药物的比例为42.86%,联合用药的情况:19例为单用,34例为二联,7例为三联.结论 在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时,其关健在于用药是否合理,在保证合理用药的情况下,从而避免用药不恰当的情况出现.
作者:朴鸣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探究社区宣教糖尿病健康管理对患者血糖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对本社区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随访管理,病例数40例)、观察组(社区宣教糖尿病健康管理,病例数40例).对比2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社区宣教糖尿病健康管理对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蔡萍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进行探析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具体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进行选择在2016年7月~2018年6月这段时间内在医院接受专业治疗的68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探究,了解具体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高危因素,左心室肥大等并发率均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68例患者显效24例(35.3%),死亡5例(7.4%).结论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复杂,应加强全面检查以提高诊断率,治疗时综合两病同时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栗晓丽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探讨分析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7例小肝癌患者,给予患者MS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观察对比病灶表现.结果 27例患者共检测出32个病灶,平扫检出率为65.63%,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的检出率分别为93.75%、68.75%、90.63%;动脉期主要为高密度影,静脉期主要为低密度影,延迟期主要为低密度影.延迟期与动脉期检出率显著高于门静脉期,P<0.05;三期联合增强扫描对于小肝癌的检出率为90.63%.结论 给予小肝癌患者MSCT三期增强扫描具有显著作用,能够全面反映出病灶强化特征,能够对小肝癌进行早期定位与定性诊断.
作者:原泉 刊期: 2018年第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