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Z字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73例临床疗效观察

王威

关键词:改良Z成形术, 内眦赘皮, 内眦赘皮矫正术, 内眦韧带折叠
摘要:目的 针对目前内眦赘皮矫正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基于解剖学原理的改良措施.方法 对73例伴有不同程度内眦赘皮的患者进行改良Z成形术以矫正内眦赘皮.结果 本组共73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其中1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导致瘢痕增生,给予曲安奈德皮下注射后瘢痕逐渐软化,其他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改良能充分矫正内眦赘皮,使皮肤切口张力降至低,内眦处瘢痕不明显,是一种效果满意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临床医疗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

    口腔临床医疗中所使用的3D打印技术,其英文全称为:3D printing technology(3DP),是一种新型的快速逆向成型技术.在口腔临床治疗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加强了治疗精准度和治疗水平,对口腔医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肖诗文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蓝激光成像技术在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蓝激光成像技术在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08月间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患者153例,共发现病变208处,采用蓝激光成像(blue laser imaging,BLI)观察病变黏膜表面结构及血管形态,根据JNET分型标准对病变性质作出判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蓝激光内镜下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体准确率分别为96.7%(117/121)、90.8%(79/87)、93.6%(117/125)、95.2%(79/83)和94.2%(196/208),诊断微小息肉(≤0.5 cm)、小息肉(0.5 cm~1.0 cm)、大息肉(>1.0 cm)肿瘤性的准确率分别为92.9%(91/98)、94.1%(64/68)、97.6%(41/42),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结论 蓝激光成像技术在鉴别结直肠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临床提高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水平.

    作者:张泽强;黄留业;张波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百癣夏塔热胶囊联合玫芦消痤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百癣夏塔热胶囊在寻常性痤疮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此次研究112例寻常性痤疮患者均为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我中心皮肤科门诊收拾,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予以外用玫芦消痤膏进行治疗,治疗组62例患者予以内服百癣夏塔热胶囊,外用玫芦消痤膏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7.1%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0%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内服百癣夏塔热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具有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姚海云;董淑通;单宝春;徐坤;吕继君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一例右位心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一例右位心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并对置管前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从而确保置管过程顺利,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运用塞丁格技术在超声引导下为右位心患者行PICC置管,操作前充分了解右心房和上腔静脉的解剖关系.该右位心患者,其心房、心室和大血管的位置宛如正常心脏的镜中象,称为镜象右位心,应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左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的长度作为导管置入深度.结果 通过对该右位心患者的全面评估,成功置入PICC导管,定位准确.结论 PICC置管是作为进行长期输液的主要方法,因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右位心患者属于罕见案例,经过充分的评估和分析也能顺利、安全的置入,解决了患者的后顾之忧,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巧凤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临床医学发展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临床药学是指运用现代药学知识,结合临床,研究各种药物在患者体内作用及代谢等方面的规律,对促进人们身体健康恢复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现状及历程着手,分析我国临床药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未来临床药学发展,共同推动我国临床药学健康发展.

    作者:李杰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浅述

    目的 分析妇科护理中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8月收治的妇科患者106例,将10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3例)与对照组(n=53例),研究组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结果 研究组患者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中无意义(P>0.05).结论 妇科护理中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杜春艳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儿童预防接种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我国进行儿童预防接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是为了保障儿童接种的安全性以及儿童自身健康.对此疫苗接种中心对一定时间段内的接种儿童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将常规护理以及针对性护理相结合,通过儿童表现出来的面部表情分析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的使用效果,终将参与调查的100例儿童预防接种的实际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儿童,其疼痛度明显较高.另一种为针对性护理,调查结果发现其疼痛度明显比常规护理方法的疼痛度低20%.也可利用统计学概念进行分析,针对型的护理方法在儿童接种工作方面有实际意义,因为针对性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的方式,有效降低儿童在接种时的疼痛感.

    作者:王延苹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肠癌36例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效果,并评价该药物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18例患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OLF组),18例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XELOX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XELOX组总有效率(RR)为88.89%,较高于OLF组72.22%(P<0.05);两组患者卡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晚期结肠癌患者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庄毅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咀嚼口香糖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咀嚼口香糖对腹腔镜胆囊切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术后0.5~1 h开始咀嚼口香糖,术后当日2 h1次,每次咀嚼15~20分钟,直到第一次肛门排气为止.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结果 两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咀嚼口香糖能促进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且简便易于操作实施,可以作为术后辅助治疗.

    作者:王珍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CT增强检查中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旨在观察CT增强检查中对比剂外渗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2400例进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两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进行CT增强检查的1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3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为59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为367例,因此对比而言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效果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出现对比剂外渗的主要原因与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患者自身血管较差以及高团注速度等原因密切相关.结论 对于进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度以及降低对比剂外渗效果显著.

    作者:蒋菊花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在CI引导下进行肿瘤内125粒子植入治疗25例恶性肿瘤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由于对所有病人进行合理的术前术后护理,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护士应掌握好护理方法及放射防护措施,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使值入治疗顺利完成,

    作者:涂琨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探究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出血量的影响

    目的 对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出血量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之间入院接受治疗的94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9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给予研究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为(121±19)ml,常规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为(134±26)ml,并且P<0.05,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有利于促使患者的恢复进程加快,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光磊;周逸彬;李西成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纸层析分离鉴定氨基酸实验的改进

    纸层析分离鉴定氨基酸实验课是制药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目前实验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验时间过长、实验溶剂毒性大等.通过对此实验进行改进后,实验的步骤得到了简化,还有效的节约了时间、试剂,更加符合了绿色化学的要求.

    作者:杨杰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医院管理者领导力提升探讨

    领导者是一个团队的领头羊,带领团队迅速达成目标,而领导力则是领导者的个人能力,是团队管理的一个核心要素.本文论述了领导力的概念、种类,分析了领导力与组织实现其目标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医院管理者的领导力和如何克服局限性.

    作者:时秋香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延续护理对抑郁症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精神心理科接受抑郁症治疗的3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延续性护理,比对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有优势,可以依据不同的医院科室条件进行适当地推广应用.

    作者:岳琳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咳嗽变异型哮喘误诊为支气管炎36例分析重点探寻

    目的 针对咳嗽变异型哮喘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为降低临床误诊率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院呼吸科2016年1月~2018年4月误诊为支气管炎的36例CV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和治疗经过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 36例患者经治疗1周之后,24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另有12例患者临床症状显著缓解,继续治疗30天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症状消失或改善后继续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布地奈德气雾剂行吸入治疗数月后均未复发.结论 针对CVA疑似病例应该采取常规肺功能检查,必要情况下可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支气管粘膜活检,通过标本病理学检查尽早明确诊断,以降低误诊率,防止患者病情延误.

    作者:封红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我国老年期痴呆患者安全护理的研究进展

    目的 通过分析我国近几年老年期痴呆患者的安全护理相关文献,为老年期痴呆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运用文献定量定性的方法280篇文献进行评阅和系统分析.结果 我国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护理大都重在生理安全方面,而心理安全相对较少.结论 在关注老年期痴呆患者生理安全护理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痴呆患者的心理安全.

    作者:范琴燕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评价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进行分组对比,研究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6例(62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28例(30眼),对照组28例(32眼).观察组进行激光光凝眼底治疗,对照组在激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卵磷络合碘片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疗效情况,比较视力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在术后2周、4周、8周视力情况较观察组好,(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 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减少荧光素渗漏,能使患者较快恢复视力,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梁彩凤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N-端脑利钠肽前体与未足月重度子痫前期母儿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N-段脑利钠肽前体以及相关炎性因子对未足月重度子痫前期母儿结局影响相关性.方法 纳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孕周<37周子痫前期孕妇120例,孕妇年龄>18岁、单胎,协助孕妇在入院第1天和终止妊娠前行NT-proBNP、IL-6、hs-CRP和TNF-α检测.结果 治疗前未足月轻度子痫54例与重度子痫66例NT-proBNP水平表达分别为(377.48±132.35)和(567.19±158.72),相交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IL-6、hs-CRP、TNF-a表达具有较大差异.通过比较不同程度子痫与母儿结局发现,重度子痫患者母儿结局较差.结论 对未足月子痫前期患者进行NT-proBNP、IL-6、hs-CRP和TNF-α水平检测,有利于产科医生了解病情及心功能状态,预测和评估病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母儿结局.

    作者:张丽莉;金莉娅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164例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11月期间门诊诊疗的输尿管结石164例患者分为两组后实施对比研究,对照组采取单纯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排石颗粒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采取中西医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为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输卵管结石患者的排石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对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慧;谈树宾 刊期: 2018年第9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