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端脑利钠肽前体与未足月重度子痫前期母儿结局的关系

张丽莉;金莉娅

关键词:N-端脑利钠肽前体, 未足月重度子痫, 母儿结局
摘要:目的 探讨N-段脑利钠肽前体以及相关炎性因子对未足月重度子痫前期母儿结局影响相关性.方法 纳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孕周<37周子痫前期孕妇120例,孕妇年龄>18岁、单胎,协助孕妇在入院第1天和终止妊娠前行NT-proBNP、IL-6、hs-CRP和TNF-α检测.结果 治疗前未足月轻度子痫54例与重度子痫66例NT-proBNP水平表达分别为(377.48±132.35)和(567.19±158.72),相交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IL-6、hs-CRP、TNF-a表达具有较大差异.通过比较不同程度子痫与母儿结局发现,重度子痫患者母儿结局较差.结论 对未足月子痫前期患者进行NT-proBNP、IL-6、hs-CRP和TNF-α水平检测,有利于产科医生了解病情及心功能状态,预测和评估病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母儿结局.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干预用于妇科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 探究和分析妇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 从来2015~2018我院住院的妇科患者中随机抽选120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为91.6%,高于对照组的7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服务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配合治疗等项目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很明显(P<0.05).结论 优质服务护理是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的,是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杨学为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关于腹腔镜在普外科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对普外科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腹腔镜体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随机将其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开展传统形式的剖腹检查,或者接受腹腔镜的检查.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平均诊断时间,手术以及住院时间,同时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平均诊断、实际手术以及住院时间要长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诊断精准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普外科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腹腔镜有着很强的应用效果,可以快速并准确的开展疾病诊断,值得在临床中运用.

    作者:缪小飞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GC-MS同时测定药品及其包装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目的 探索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来测定药品和包装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方法 选取在临床上普遍使用的药物,用正己烷对药物及其包装进行处理,提取处理后的溶液,采取GS-MS方法进行分析,与标准品图谱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是否存在预定的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结果 本研究建立起的方法其线性范围是25-520ng/ml(r=0.999),定量限是50ng/ml,检测限是10.3 ng/ml,平均回收率是98.7%-102.4%,精密度和重复性的RSD符合规定<2.0%.结论 该方法可以测定出药品及其包装中的16种PAEs,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作者:蔡学艳;卢琴;管岚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164例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11月期间门诊诊疗的输尿管结石164例患者分为两组后实施对比研究,对照组采取单纯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排石颗粒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采取中西医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为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输卵管结石患者的排石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对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慧;谈树宾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室内质控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及仪器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目的 分析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室内质量控制研究过程当中常见的故障,探讨有效排除故障的方法.方法 针对贝克曼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日常工作中的故障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常见问题提出排除方法.结果 实验分析准备工作、仪器控制、检测的结果以及仪器本身均存在误差,需要做好各环节的质控工作.结论 针对于室内质量控制研究过程当中的故障,工作人员需及时做好预防与排除工作,以保证检验质量.

    作者:穆拉提·麦提图尔荪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讨论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2018年收治住院的1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为6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止血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消化内镜下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很好止血效果,值得在临床近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文金;涂红霞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社区宣教糖尿病健康管理对患者血糖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社区宣教糖尿病健康管理对患者血糖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对本社区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随访管理,病例数40例)、观察组(社区宣教糖尿病健康管理,病例数40例).对比2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社区宣教糖尿病健康管理对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蔡萍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通过影像学转归浅谈稳定性肺TB行抗结核治疗的必要性

    目的 探讨稳定型肺TB行抗结核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抗结核治疗的稳定型肺TB,总结其影像学转归.结果 1例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因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导致的胃肠道绞痛,自行于服药一个月后停药,一年后转化为纤维空洞型肺TB,三年后并发大量气胸及右心衰而死亡.19例进行抗结核治疗后通过影像学复查证实病变好转.结论 稳定型肺TB,有必要进行抗结核治疗.

    作者:胡敏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纳入本次试验,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采取带锁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就两种术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相比于对照组(80.0%)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相比于对照组(26.7%)更低,两组对比P<0.05.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具有确切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合提叶尔·吐尔干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影响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显著的护理意义.

    作者:郭慧敏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均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根除幽门螺杆菌及溃疡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较短,P<0.05.结论 针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即利于改善其各种症状,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宏伟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病案管理信息化应用效果分析

    近几年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围特别广泛,在不断前进的医学中,医疗实践的各个方面也出现了信息化的身影.比如病案管理中的电子病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化管理得到了普及和应用.基于此,笔者结合了近几年的工作经验,将本院中应用了病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将自己的一些相关建议做了整理,以期与同业者共同进步.

    作者:周玮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早期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早期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抑郁药物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初期治疗效果,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数为9例,有效率3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数为18例,有效率60%,观察组比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一些(P<0.05);在认知功能方面,观察组要比对照组WCTS评分明显提高(P<0.05),两组患者CPT测验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应用在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我们再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孔维星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产科导乐陪伴分娩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中实施运用导乐陪伴分娩对于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效果探究.方法 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实施运用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观察研究产科护理中实施运用导乐陪伴分娩对于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结论 产科护理中实施运用导乐陪伴分娩对于产妇分娩降低手术产率,产后并发症,改善了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张淑洁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临床医学发展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临床药学是指运用现代药学知识,结合临床,研究各种药物在患者体内作用及代谢等方面的规律,对促进人们身体健康恢复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现状及历程着手,分析我国临床药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未来临床药学发展,共同推动我国临床药学健康发展.

    作者:李杰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犬猫冠状病毒防治的临床研究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类SARS病毒和宠物的冠状病毒有关.但是,经过专家相关的研究发现,人类SARS病毒的基因序列和猫犬的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存在很大的差异,反而同一些不常见的动物极为相似,例如蝙蝠、果子狸等,所以,人类SARS病毒与猫犬无关.不过犬、猫本身确实存在着它们独有的冠状病毒病,严重影响着犬猫养殖业的发展,必须对其防治及临床研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了解.

    作者:陈宪平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改良Z字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7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针对目前内眦赘皮矫正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基于解剖学原理的改良措施.方法 对73例伴有不同程度内眦赘皮的患者进行改良Z成形术以矫正内眦赘皮.结果 本组共73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其中1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导致瘢痕增生,给予曲安奈德皮下注射后瘢痕逐渐软化,其他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改良能充分矫正内眦赘皮,使皮肤切口张力降至低,内眦处瘢痕不明显,是一种效果满意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威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甲磺酸达比加群酯含量

    目的 建立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甲磺酸达比加群酯含量的方法.方法 取甲磺酸达比加群酯约1.0 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水(60:40)50 ml溶解后,使用0.1 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为滴定液,滴定甲磺酸达比加群酯分子中的甲磺酸基团,通过电位法指示滴定终点,从而计算出本品的含量.结果 甲磺酸达比加群酯取样量在0.5g~1.5g的范围内,取样量和消耗滴定液体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0).结论 此法操作步骤简单,测试时间短并相对减少了可能的误差,适用于测定甲磺酸达比加群酯的含量.

    作者:管岚;花传政;蔡学艳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评价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进行分组对比,研究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6例(62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28例(30眼),对照组28例(32眼).观察组进行激光光凝眼底治疗,对照组在激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卵磷络合碘片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疗效情况,比较视力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在术后2周、4周、8周视力情况较观察组好,(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 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减少荧光素渗漏,能使患者较快恢复视力,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梁彩凤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生血宝合剂联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生血宝合剂联合多糖铁复合物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生血宝合剂联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均值、红细胞数(RBC)及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和贫血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以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第8周后,治疗组的Hb、RBC及SF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较对照组的61%更高(P<0.05);治疗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血宝合剂联合多糖铁复合物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具有显著意义,可改善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竟 刊期: 2018年第9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