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纸层析分离鉴定氨基酸实验的改进

杨杰

关键词:纸层析分离鉴定, 氨基酸实验, 改进措施
摘要:纸层析分离鉴定氨基酸实验课是制药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目前实验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验时间过长、实验溶剂毒性大等.通过对此实验进行改进后,实验的步骤得到了简化,还有效的节约了时间、试剂,更加符合了绿色化学的要求.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与胃镜检查在诊断食管裂孔疝中的临床价值比较

    由于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与胃镜在食管裂孔疝诊断上存在不一致性,通过收集本院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食管裂孔疝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泓多;孙红梅;刘成义;武金宝;孟宪梅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探究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出血量的影响

    目的 对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出血量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之间入院接受治疗的94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9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给予研究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为(121±19)ml,常规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为(134±26)ml,并且P<0.05,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有利于促使患者的恢复进程加快,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光磊;周逸彬;李西成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的定量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0例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检查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对其进行检测,观察并比较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DNA指标.结果 HBeAg阳性组患者血清内的HBVDNA含量对数值(7.0±1.8)拷贝/ml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4.9±1.1)拷贝/ml,差异明显(t=6.31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可将HBVDNA作为诊断HBeAg阴性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重要指标,尤其应加强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的检测.

    作者:宋璐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护士长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护士长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自2017年1月起实施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方法,以2016年7月~2016年12月收集的数据作为人性化管理前的对比数据,以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集的数据作为人性化管理研究数据,同时选取45例护理人员作为调研对象,对比人性化管理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结果 推行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方法后,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沟通能力、护理文书、职业素养评分均明显优于人性化管理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方法有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医院应加强推广.

    作者:周林玲;嵇慧;俞岚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探讨中医针灸与推拿联合的方法所能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针灸推拿科门诊92例患者进行研究,选取年份,2017年1月~2018年8月.按照其采取的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人数均等的分组,即常规治疗组(n=46)和联合治疗组(n=46).其中,常规治疗组患者,实施动脉型颈椎病的红外线热疗方法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的手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所取得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对比可见,联合治疗方法应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在临床效果的对比中,具备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同时应用中医针灸和推拿的治疗方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有更显著的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潘超安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调经保坤丸加味治疗育龄期功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调经保坤丸加味治疗育龄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80名患者都符合国家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标准.运用调经保坤丸加香附、玫瑰花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80例功血中,治愈51例,占63.75%;显效15例,占18.75%;有效7例,占8.75%,无效7例,占8.75%,总有效率91.25%.结论 调经保坤丸加味治疗育龄期功血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何太洪;吴昭君;唐桂英;罗献英;杨清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应用助产护理干预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高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产妇助产护理干预.比较产妇的分娩方式,并比较产妇的产程时间.结果 试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 助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高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并缩短其产程时间,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小云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工作坊模式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随着医院体制改革的深化,医院对于护理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为了能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护生,医学院校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其中典型的就是采用工作坊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阐述工作坊模式的概念,提出工作坊模式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针对工作坊的教学模式进行展望,使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融合互联网,更好地应用于急救护理教学中.

    作者:王政医;刘嘉韵;陈华丽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MR扩散加权成像和CT增强扫描技术在肝硬化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对MR扩散加权成像和CT增强扫描技术在肝硬化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4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级,并对所有患者实施MR扩散加权成像与CT增强扫描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不同b值下各肝硬化分级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不同,P<0.05;此外,CT增强扫描中,双动脉期增强扫描的检出率为92.5%,单动脉期的增强扫描检出率为86.0%.结论 MR扩散加权成像与CT增强扫描技术在肝硬化分级诊断中价值作用较为显著.

    作者:胡应举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我国老年期痴呆患者安全护理的研究进展

    目的 通过分析我国近几年老年期痴呆患者的安全护理相关文献,为老年期痴呆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运用文献定量定性的方法280篇文献进行评阅和系统分析.结果 我国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护理大都重在生理安全方面,而心理安全相对较少.结论 在关注老年期痴呆患者生理安全护理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痴呆患者的心理安全.

    作者:范琴燕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GC-MS同时测定药品及其包装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目的 探索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来测定药品和包装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方法 选取在临床上普遍使用的药物,用正己烷对药物及其包装进行处理,提取处理后的溶液,采取GS-MS方法进行分析,与标准品图谱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是否存在预定的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结果 本研究建立起的方法其线性范围是25-520ng/ml(r=0.999),定量限是50ng/ml,检测限是10.3 ng/ml,平均回收率是98.7%-102.4%,精密度和重复性的RSD符合规定<2.0%.结论 该方法可以测定出药品及其包装中的16种PAEs,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作者:蔡学艳;卢琴;管岚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HPV与TCT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使用HPV与TCT检测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诊治的女性患者进行调查,共580名,对所有患者实行HPV及TCT检测,当组间存在差异,且P<0.05时,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整理患者实施HPV及TCT检测的结果,得知HPV灵敏度=100%,TCT灵敏度=26.67%,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HPV特异度=0,TCT特异度=88.73%,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HPV准确度=87.93%,TCT准确度为64.65%.HPV阳性预测=27.58%,阴性预测=0,TCT阳性预测=60%,阴性预测=65.62%.结论 将HPV及TCT联合起来对宫颈癌进行筛查,可以有效的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度,减少疾病的漏查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于芹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左乙拉西坦(LEV)治疗部分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电图(EEG)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左乙拉西坦(LEV)治疗部分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电图(EEG)的影响.方法 收取我院90例部分性癫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的时间段在2014年3月~2018年3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n=45.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左乙拉西坦(LEV)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脑电图(EEG)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9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35/45),组间差异明显(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脑电图(EEG)变化情况也更理想.结论 左乙拉西坦(LEV)治疗部分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显著提升了治疗的有效率,并且帮助患者改善脑电图情况,有益于稳定患者病情,值得推广.

    作者:刘婧茜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传统的冷测根管充填和热牙胶充填术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传统的冷测根管充填和热牙胶充填术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口腔疾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冷测根管充填,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条件上采用热牙胶充填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传统的冷测根管充填和热牙胶充填术,热牙胶充填术后患者的疼痛反应更轻微,远期疗效更好,值得被应用到临床.

    作者:奚红祥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进行探析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具体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进行选择在2016年7月~2018年6月这段时间内在医院接受专业治疗的68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探究,了解具体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高危因素,左心室肥大等并发率均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68例患者显效24例(35.3%),死亡5例(7.4%).结论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复杂,应加强全面检查以提高诊断率,治疗时综合两病同时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栗晓丽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评价应用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依据外科手术技术的不同,分为甲状腺内镜手术患者(内镜组)40例和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对照组)40例,比较其临床资料、手术指标、术后不良症状发生率及术后康复情况,进而评价不同技术的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结果 内镜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康复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应用内镜手术技术可缩短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时间,降低损伤喉返神经的风险,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压力,降低患者的外科治疗风险,从而大大提高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

    作者:丛坤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分析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9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辅助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吴春萍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对其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护理前两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对比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PEF、FEV1/FVC、WHOQOL-100量表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有利于保障其疗效及预后.

    作者:奚雯彬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临床医学发展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临床药学是指运用现代药学知识,结合临床,研究各种药物在患者体内作用及代谢等方面的规律,对促进人们身体健康恢复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现状及历程着手,分析我国临床药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未来临床药学发展,共同推动我国临床药学健康发展.

    作者:李杰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超声诊断小儿眼眶内肿瘤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不同病理类型眼眶内肿瘤声像图特征与病理诊断间关系,提高小儿眼眶内肿瘤超声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43例小儿眼眶内肿瘤声像图特征,并与术后病理诊断对照研究.结果 小儿眼眶内肿瘤声像图复杂多样,肿瘤内回声与病理结构相关,好发部位与肿瘤病理性质密切相关.本组超声提示与病理诊断符合者36例,符合率81.39%.结论 超声诊断小儿眶内肿瘤简便、有效,结合肿瘤内部回声及发生部位,可有效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刘乔建 刊期: 2018年第9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