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长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周林玲;嵇慧;俞岚

关键词:护士长, 人性化管理,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护士长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自2017年1月起实施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方法,以2016年7月~2016年12月收集的数据作为人性化管理前的对比数据,以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集的数据作为人性化管理研究数据,同时选取45例护理人员作为调研对象,对比人性化管理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结果 推行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方法后,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沟通能力、护理文书、职业素养评分均明显优于人性化管理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方法有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医院应加强推广.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康复方法对双下肢肌张力偏高患者早期干预效果

    目的 比较不同康复方法对双下肢肌张力偏高患者早期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双下肢肌张力偏高患者60例,采用SPSS21.0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60)随机分为2组:一组常规基础康复训练组(30例),一组Bobath技术康复训练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MAS评分、FMA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和康复训练前相比,两组患者的M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FM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康复训练后和常规基础康复训练组相比,Bobath技术康复训练组患者的MAS评分显著降低(P<0.05),FMA评分显著升高(P<0.05),但康复训练前两组患者的MAS评分、FMA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Bobath技术康复训练组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1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27/30);常规基础康复训练组患者中显效9例,有效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3.3%(16/30).Bobath技术康复训练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基础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 Bobath技术康复训练较常规基础康复训练对双下肢肌张力偏高患者早期干预效果好.

    作者:丁一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床旁即时超声(EFAST方案)用于创伤患者的快速评估

    目的 研究分析对创伤患者实施床旁即时超声(EFAST方案)进行快速评估与诊断的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创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均为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均给予床旁即时超声、CT对腹部脏器创伤情况进行检测与鉴别,以保守或手术治疗的结果为判断依据,对床旁即时超声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定.结果 在脏器破裂的诊断中,以手术结果为参考标准,床旁即时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76.47%,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为100%,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分别为93.10%及91.11%;床旁即时超声与CT在腹部脏器损伤情况的检测中,除挫伤外,床旁即时超声与CT的检测结果均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床旁即时超声的检测时间显著短于CT检测(P<0.05).结论 床旁即时超声(EFAST方案)用于创伤患者的评估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同时检测时间较短,在创伤的早期快速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杏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醛固酮与肾素的比值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原发性高血压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醛固酮与肾素的比值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原发性高血压鉴别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本院自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取的20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病理确证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析2组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00例患者的血钾和血浆肾素活性要低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差异性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出现大部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都是以高血压和血钾作为临床标准,其中体位对醛固酮与肾素的比值主要影响在于血浆肾素活性并不是血浆醛固酮浓度.

    作者:黄珂珂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单纯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型Meige综合征验案1例并分析

    Meige综合征为一种椎体外系疾病,临床上较少见,西医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其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失衡有关,中医认为其发病与肝脾相关.现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诊治Meige综合征1例,且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博叶;赵永辰;李德需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影响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显著的护理意义.

    作者:郭慧敏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7例小肝癌患者,给予患者MS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观察对比病灶表现.结果 27例患者共检测出32个病灶,平扫检出率为65.63%,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的检出率分别为93.75%、68.75%、90.63%;动脉期主要为高密度影,静脉期主要为低密度影,延迟期主要为低密度影.延迟期与动脉期检出率显著高于门静脉期,P<0.05;三期联合增强扫描对于小肝癌的检出率为90.63%.结论 给予小肝癌患者MSCT三期增强扫描具有显著作用,能够全面反映出病灶强化特征,能够对小肝癌进行早期定位与定性诊断.

    作者:原泉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社区宣教糖尿病健康管理对患者血糖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社区宣教糖尿病健康管理对患者血糖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对本社区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随访管理,病例数40例)、观察组(社区宣教糖尿病健康管理,病例数40例).对比2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社区宣教糖尿病健康管理对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蔡萍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对照

    目的 对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临床分别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和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共进行检查评估血管278段,其中,冠脉CT成像技术检出病变血管104支,冠脉造影检查检出病变血管107支,两种检查方法对病变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与冠脉造影检查对比,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的阳性判断准确率为103/96.3%,阴性判断准确率为170/99.4%,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冠状动脉成像进行冠心病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皎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田七、天麻中药益智配方对老年记忆力减退患者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田七、天麻中药益智配方对老年记忆力减退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4.06至2016.12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2例老年记忆力减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田七、天麻益智配方治疗,统计疗效及记忆力减退且总体衰退量表(GDS)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主诉记忆力减退且总体衰退量表(GDS)评分、指向学习、联想学习、人像特点联系回忆、无意义图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田七、天麻益智配方可以明显改善老年记忆力减退的情况.

    作者:王云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情境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情境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的实习生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实习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的实习效果.结果 对照组实习理论考核成绩为(78.42±4.86),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为(81.59±3.28);观察组实习理论考核成绩为(89.65±5.30),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为(92.15±2.6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境教学模式有助于实习生加强对病例的分析,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嵇慧;周林玲;俞岚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整体护理模式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索整体护理对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5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实施全身心的整体护理.结果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整体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洪芳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6年6月~2017年8月,选取我院ICU患者6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护理,观察患者护理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呼吸机相关肺炎、护理投诉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给予ICU患者护理风险管理,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呼吸机相关肺炎、护理投诉的发生,提高满意度,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肖艳珍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微创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在临床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微创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效果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8年收治的40例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依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后外侧入路)与观察组(直接前入路)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依据Harri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3个月康复情况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于临床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微创直接前入路方式的应用,相较与后外侧入路方式不仅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也助于患者尽早的康复.

    作者:陶贤;周文彬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MRI和CT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对比MRI和CT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部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8名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员,分析两种方法对于该疾病的确诊率和临床适用规范.结果 MRI确诊率为94.8%,CT确诊率为89.7%;因此,总体来说,MRI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确诊率高于CT平扫.结论 CT和MRI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诊断意义,MRI的诊断率在很多程度上优于CT,适合应用推广于临床诊断.

    作者:许天成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均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根除幽门螺杆菌及溃疡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较短,P<0.05.结论 针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即利于改善其各种症状,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宏伟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CT在乳头状甲状腺结节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对CT在乳头状甲状腺结节微小癌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术前对所有患者均实施CT检查,对其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CT影像显示为单发结节、瘤体呈不规则状、增强后边界模糊、呈细颗粒状钙化、边缘中断,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存在突出差异;此外,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左右叶体积以及峡部、结节体积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 CT进行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的价值作用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一杨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在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1例在我院接受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治的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检查.结果 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联合检测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联合检查能够使诊断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有助于及早发现患者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作者:聂佳嘉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评价国产卵磷脂络合碘与沃丽汀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激光光凝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国产卵磷脂络合碘与沃丽汀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激光光凝术后黄斑水肿缓解程度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60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激光光凝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沃丽汀,观察组口服国产卵磷脂络合碘.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的视力及黄斑水肿的变化情况.结果 激光光凝治疗后,分别比较观察组(国产卵磷脂络合碘组)和对照组(沃丽汀组)三个月后视力与视网膜黄斑区厚度变化情况,采用T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经T检验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比较用观察组(适力顺组)和对照组(沃丽汀组)三个月后黄斑厚度经T检验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沃丽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国产卵磷脂络合碘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观察组(国产卵磷脂络合碘组)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沃丽汀组)效果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两组不良反应而言,观察组亦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涛;黄红深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预防探讨

    目的 对比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应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为观察组,一组采用氨茶碱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呼吸暂停发生率为16%(4例),症状消失时间为(11.4±1.6)d,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例),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6例),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洪杰旋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与胃镜检查在诊断食管裂孔疝中的临床价值比较

    由于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与胃镜在食管裂孔疝诊断上存在不一致性,通过收集本院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食管裂孔疝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泓多;孙红梅;刘成义;武金宝;孟宪梅 刊期: 2018年第9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