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临床试验中试验用药品的护理管理

张瑜

关键词:药物, 临床试验, 试验用药品, 护理管理
摘要:药物临床试验的开展主要是为了确保药物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种系统性研究,是新品药物上市前的关键步骤和重要环节.试验过程中所使用的试验用药品主要包括:试验药物、安慰剂以及对照药物.试验研究的医务人员作为药品管理人员,其管理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临床试验的有效性以及接受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可见,通过加强对于试验用药品的护理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组研究通过结合我院的药物临床试验情况,总结有关试验用药品的护理管理经验和技巧.具体研究如下所示.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产妇在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的差异,并比较两组产妇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产妇剖宫产术后临床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改善产妇的预后情况,从而提高产妇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全莉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解剖锁定板治疗47例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解剖锁定板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7月共47例经行解剖锁定板治疗的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右侧31例,左侧16例;男19例,女28例;年龄61~72岁,平均65.4岁.随访12~18个月,平均14.3个月.以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Batra放射学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功能评分优28例,良12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5.1%.术后X光:平均掌倾角6.8°,尺偏角22.6°,桡骨短缩<2 mm.放射学评分优良率为91.2%.复查X线片骨折无不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结论 解剖锁定板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李江;刘雷;李英慧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肺内亚厘米磨玻璃结节的CT诊断与鉴别

    目的 探究CT在肺内亚厘米磨玻璃结节的诊断和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对100例肺内亚厘米磨玻璃结节患者的CT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良性组、腺癌组、浸润前组患者分别为30例、40例、30例,比较三组患者CT征象和血管关系分型的不同.结果 良性组和腺癌组相比,只有分叶比例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腺癌组与浸润前组相比,在实性成分与病变大小以及分叶、混合型磨玻璃结节比例方面差异明显(P<0.05);腺癌组和浸润前组III型血管关系分型的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组患者(P<0.05).结论 术前对肺内亚厘米磨玻璃结节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大的难度,但病灶的CT征象及其血管关系分形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刘超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60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总效率高达94.4%(151/160),与无效率[5.6%(9/16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88%)与总有效率(94.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患者的创伤小,治疗效率高.

    作者:陈扣居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探究献血护理服务在血站工作中的作用

    目的 对血站工作中进行献血护理服务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方法 对参加我市1000例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人数及献血者满意度进行记录,并统计分析.结果 重视并完善献血护理服务质量,其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且大大提高无偿献血志愿者的满意度.结论 在献血过程中为献血者提供一项良好的献血服务进行献血护理,能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无偿献血者满意度,为院前的急救提供了良好的抢救条件,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增加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于海英;单晓丽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中医外治法在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中的实施效果分析研究

    目的 分析和研究中医外治法在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8年4月于我院中医骨伤科就诊的跟痛症患者,共123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62例采用中医外治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所取得的效果不如观察组,康复时间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时,采用中医外治法能够增强治疗效果,康复时间短,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勇;李蓉;王侃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分析

    目的 探究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方法 择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诊疗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的一般对象,并通过随机均分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分得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条件下实行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对两组的护患纠纷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及患儿家长的总体满意率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组间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通过使用有效、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能够使护患纠纷率得以降低,并提升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金小叶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献血后电话回访对提升无偿献血者数量的影响

    目的 提高无偿献血者的数量尤其是再次献血者数量,以充足、安全的保障临床用血.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9月青岛即墨市无偿献血者人数,共计11352人次.2011年10月~2012年9月未进行电话回访的首次献血者人数为1942人次,再次献血者包括重复献血者和固定献血者,此文以后统称为再次献血者,其献血人数为2578人次.2012年10月~2013年9月进行电话回访后的首次献血者人数为3355人次,再次献血者人数为3477人次.结果 献血后电话回访的质量和献血后电话回访率与参加无偿献血的人数成正比.结论 通过献血后电话回访提高无偿献血服务满意度,对提高无偿献血者数量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何丽芹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ICU患者紧急气管插管配合护理分析

    目的 对ICU患者紧急气管插管配合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ICU收治的70例紧急气管插管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5例.其中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气管插管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气管插管配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插管完成时间与一次插管成功率进行对比,且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插管完成时间与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要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ICU患者紧急气管插管配合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武定仙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安全管理体系的运用探究

    目的 探究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妇幼保健信息化的运用.方法 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自2017年1月起实施高危孕产妇安全管理体系.统计近3年我院高危孕产妇的死亡率和围生期幼儿的死亡率.结果 2015年~2017年间,我院的高危孕产妇死亡率均为0%,而围生期幼儿的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实施高危孕产妇安全管理体系,有助于改善围生期幼儿的结局,提高高危孕产妇的信息质量.

    作者:王芬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国产封堵器经导管介入封堵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国产封堵器经导管介入封堵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实施国产封堵器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胸径超声心动图指标以及治疗后的封堵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胸径超声心动图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封堵成功率为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3.75%.结论 国产封堵器经导管介入封堵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付晨阳;李三平;龚雪;樊晨芳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千金独活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目的 探讨千金独活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维生素类药物和布洛芬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千金独活汤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当中,千金独活汤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加大推广应用.

    作者:王剑静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胃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的探讨

    目的 探讨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效果以及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胃肠息肉患者进行研究,给其进行内镜下治疗,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90例患者中有89例为一次性切除,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内复发率较低.结论 胃肠息肉采用内镜下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

    作者:李焰军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输血科实习教学沟通能力培养分析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进步,输血成为当前医学领域救死扶伤的主要方式,其输血科实习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输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掌握,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以便彼此能够更好的理解,提升输血的有效性.下文就输血科实习教学沟通能力的培养展开分析.

    作者:秦燕;向小红;田亚林;周小红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临床免疫学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情况及现状分析

    目的 探讨使用临床免疫学检测对室间质量评价的结果以及现状,从而有效提升其检测的质量.方法 选取2015-2017年间乙肝五项以及梅毒螺旋抗体共6个项目共120次质评成绩进行质评,使用ELISA法对其进行检测,经过测定后总结其结果.结果 2015~2017年间的总合格率为93.3%,而HBeAb的单项合格率仅为80.0%,刚好满足PT的及格要求.批号为20150305 HBeAb与批号为20150201 HBsAg应为阳性,却误将其报为阴性.其余均为临界值,原因为漏报.结论 开展临床免疫学检测可以有效提升实验室系统的检验水准,推动医疗行业的发展.

    作者:张文梅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探讨胃肠肿瘤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胃肠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2例胃肠肿瘤患者,并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对胃肠肿瘤的治疗效果更高,安全性更好.

    作者:胡浩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与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判断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120例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分别采用尿沉渣、尿干化学和尿液细菌培养的方式进行检测,并将尿培养检测的结果作为参考的标准,精准判定出尿沉渣法、尿干化学法以及尿沉渣法联合尿化干法诊断尿路感染的符合率、特异度和灵敏度等.结果 对照尿培养检测标准,终得出尿沉渣联合尿干化学法用于诊断尿路感染的符合度、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结论 在诊断尿路感染时,运用尿沉渣法联合尿干化学法的常规检测方式可提高疾病检出率,确保诊断结果的可靠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永兴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藏医火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评析

    目的 研究分析藏医火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7年4月~2017年10月之间,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藏医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藏医火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患者采用藏医火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完玛土旦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双源CT在急性胸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确诊率分析

    目的 探究急性胸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双源CT的临床价值及确诊率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3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双源CT检查,诊断标准为血管造影结果,之后两种检查结果对比.结果 双源CT诊断出50例,诊断准确率为94.34%,其中闭塞或者冠状动脉狭窄22例,壁间血肿2例,动脉瘤3例,胸主动脉夹层5例,肺动脉栓塞18例,和血管造影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胸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双源CT,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和确诊率,同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靳文剑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并进行观察.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内科保守方法治疗,研究组使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临床使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患者临床疗效理想,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四勇;宫鼎鼎 刊期: 2018年第8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