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菌性肝脓肿进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价值

李世楠;杨洁;王宇;唐海龙

关键词:超声引导, 细菌性肝脓肿,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摘要:目的 探讨细菌性肝脓肿进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依据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细菌性肝脓肿切开置管引流,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效果显著,安全可行,可作为理想治疗方法全面推广.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加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29例探述

    目的 研究分析针刺加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9例患者治疗卒中后发生运动性失语的患者,将其根据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将针刺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患者采用针刺加语言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李孝静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肠梗阻的诊断价值观察

    目的 通过对多层螺旋CT应用于各种急腹症诊断中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进而判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从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这两年间收治的238例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对每位患者都应用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检查,结合各个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多层螺旋CT在诊断各种急腹症时的准确性进行比较,进而来判断多层螺旋CT在应用于各种急腹症诊断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下列各种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胃肠道穿孔87.5%、泌尿系结石86.5%、肠管坏死87.9%、肠梗阻84.6%、阑尾炎89.7%、腹内疝85%、腹部外伤85.7%、脏器破裂86.2%.在对各类不同急腹症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准确率没有显著的差异;(2)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多种急腹症的时候都展现出了明显的价值.结论 在对各种急腹症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应用多层螺旋CT能够得到较高的准确率,并且这种技术具有较好的诊断应用价值.

    作者:胡艳军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碧兰糊剂一次性根管术治疗急性牙髓炎4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碧兰糊剂一次性根管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急性牙髓炎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的23例患者采用碧蓝糊剂一次性根管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的20例患者采用氧化锌糊剂一次性根管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碧兰糊剂一次性根管术治疗急性牙髓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具有显著治疗意义.

    作者:于浩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对肝硬化合并上呼吸道出血的临床诊治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96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48例.将常规治疗运用于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检查,并分析患者出血的原因,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并采取及时的抢救措施,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有32例治愈,达到了的治疗87.5%总有效率;观察组有24例治愈,达到了70.83%的治疗总有效率.二者相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分析患者的出血原因以及并发症情况,采取对症治疗的措施,对患者的病情密切监测,能使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疗效进一步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成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外周血Treg及Th1,Th2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外周血Treg以及Th1,Th2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30例纳入至研究组中,将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名纳入至对照组中,两组均接受外周血Treg以及Th1,Th2细胞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Treg水平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h1以及Th2水平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未见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判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过程中,外周血Treg细胞检测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师范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婴幼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婴幼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将我院2017年3月~2017年11月接收的低于3岁的哮喘患儿40例纳入研究组,将同期低于3岁的支气管肺炎患儿4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两组患儿舒张前后肺功能参数以及不同年龄患儿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TPTEF/TE、VT/kg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在VPEF/VE、RR方面,组间未见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年龄段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肺炎组不同年龄段阳性检出率差异较小,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 潮气呼吸肺功能可以将患儿支气管哮喘以及肺炎病理生理特征清楚地反映出来,同时也能够为良好的诊断提供参考,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作者:杨夏文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CRRT治疗脓毒症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共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加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比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1.03%,明显高于于对照组患者71.79%,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1β、TL-6、TNF-α、CRP炎性因子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并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昕昕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熄风降压汤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熄风降压汤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6年2月~2018年5月之间,在我院选取97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熄风降压汤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85.1%),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熄风降压汤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闵公桃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 择选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口腔科确诊为根管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传统根管治疗(复诊1-2次),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对比组之间疗效及疼痛评分差异.结果 观察组显效、有效例数分别为31例、11例,见效(显效+有效)例数多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VAS评分为(1.3±0.7)分,数值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就诊时间.

    作者:陈旭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观察蒙医药治疗胃虚病(慢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蒙医药治疗胃虚病(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这次研究对象共100例,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50例,使用蒙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对照组50例,使用单纯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明显低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两组指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蒙医药治疗胃虚病(慢性胃炎)的效果更好,成功率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青海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健康教育对孕妇产前检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总结分析健康教育对孕妇产前检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不同孕妇在产前采用常规健康指导以及系统健康教育对产前检查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系统健康教育孕妇产前检查完全依从性以及妊娠结局均优于常规健康指导组,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孕妇实施系统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产前检查依从性,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可染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现状研究

    目的 调查研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现状.方法 从我院社区服务范围内筛选500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建档和知晓社区管理服务者均有着较高比例,但是参与健康教育、接受随访服务者不足半数,而管理满意度、服药依从性、知识知晓率方面也都较低.结论 社区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已经有较为广泛的覆盖,但是为了让患者知晓疾病,提高服药依从性,社区管理中的宣传教育和随访服务还有待提高.

    作者:林峰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与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内接收的96例剖宫产产妇,按照生产顺序进行奇偶排序,48例奇数作为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48例偶数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量高于对照组,且恶露消失时间、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实施舒适护理极大的缩短了患者恶露消失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泌乳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安晓芝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动脉增强CT扫描对肺内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动脉增强CT扫描对肺内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内硬化性血管瘤患者中选取30例,对其进行动脉增强CT扫描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 全部患者经动脉增强CT扫描后患者的疾病检出率较高.结论 对肺内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实施动脉增强CT扫描检查可有效检出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间隙和持续性蓝光照射疗法对于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者共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持续性蓝光照射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间隙性蓝光照射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与对照组的92%较为接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间隙性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宋琼布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进行治疗的2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后的血气值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气值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气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邓中华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乳腺肿瘤磁共振动态增强模式及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模式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以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36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均接受磁共振动态增强模式检查,术后标本行肿瘤微血管密度检查,终需经病理诊断确诊病情.结果?36例乳腺肿瘤患者中以恶性肿瘤所占比例较高(77.78%),良性乳腺肿瘤所占比例仅为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动态增强模式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并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动态增强模式检查所得E值下降,肿瘤微血管密度也呈降低趋势.结论 利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模式诊断乳腺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检查结果与肿瘤微血管密度检测具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刘照信;张强;金海蛟;黄强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ICU转出过渡护理对重度COPD患者转至呼吸内科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ICU转出过度护理对重度COPD患者转至呼吸内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经我院ICU转至呼吸内科的重度COPD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重返ICU率级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在重返ICU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ICU转至呼吸内科的重度COPD患者实施过度护理,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重返ICU率.

    作者:范燕慧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对比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需要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成2组作为此次观察对象.结果 给药后使用布比卡因的对照组产妇,心率低于使用罗哌卡因的实验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麻醉有效率是40例93.02%,对照组的38例88.37%.结论?2组产妇使用的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罗哌卡因的不良反应要小于布比卡因,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邓恩琼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五项结果常见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五项,影响其结果的常见影响因素.方法 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展开本次研究,选择该时间段内20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五项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静置水浴时间和抗凝情况将其分为五组,即不抗凝组、抗凝组、静置水浴60分钟、静置水浴40分钟、静置水浴20分钟;分别对其实施检验后统计比较其阳性率.结果 不同血清状态的阳性率不同,即抗凝组的阳性率62.5%相较于不抗凝组32.5%高,静置水浴20分钟的样本阳性率为57.5%,明显高于静置水浴40分钟的样本阳性率32.5%和静置水浴60分钟的样本阳性率20.0%,即静置水浴时间越短阳性率越高,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静置水浴时间、不同血清状态作为乙肝五项结果的影响因素,可在实验过程中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阳性率.

    作者:杨荣 刊期: 2018年第85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