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重症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与对策

颜光寰

关键词:急诊重症, 心理反应, 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重症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与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于2017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的重症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1例.常规组予以积极救治,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治疗.结果 研究组心理健康评分总分、总体疗效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高度重视急诊重症患者的心理反应,并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救治有效率、成功率.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5月接诊的3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编号顺位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9例(一般护理)和观察组19例(优质护理),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情况进行参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精神状况、社会能力、康复程度上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复发或并发症风险评分中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计数具有意义(P<0.05).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或并发症风险,让患者重现积极乐观状态.

    作者:傅甜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西洛他唑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 研究西洛他唑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选择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100?mg的西洛他唑片,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针对志愿者体内西洛他唑片的血药浓度进行相应的测定,采用3P97药动学程度将药动学参数计算出来,并分析Cmax及AUC等水平.结果 西洛他唑片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其中,AUC0-∞为(13250±3850)Ug?L-1?h;AUC0-72为(12725±3705)Ug?L-1?h,Cmax为(900.1±223.1)Ug?L-1,tmax为(4.20±1.25)h;将培达片作为对比,西洛他唑片的生物利用度F0-Tn为(103.5%±11.4%).结论 西洛他唑片在人体药动学过程中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为临床用药提供相应的参考及数据信息.

    作者:符策浩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6年11月~2018年3月以我院手术室为探讨PDCA循环法的应用效果.于2017年10月实行PDCA循环法.统计并对比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手术室综合积分.结果 PDCA循环法实施后各项手术室综合评分均显著优于PDCA循环法实施前,多项数据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更好的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提高手术水平,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王莉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液体活检指导下的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

    目的 分析液体活检指导在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进行液体活检,并在其指导下进行精准治疗,对其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埃克替尼治疗4例,吉非替尼13例,奥西替尼3例,所占比率分别为20%、65%和15%.②本组无CR病例,PR13例,SD5例,PD2例,所占比率分别为65%、25%和10%.其中客观缓解率为65%,疾病控制率为90%.③患者没有病情进展的平均时间为8个月,生存时间为1年.结论 液体活检技术指导在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卉;巴雅力格;王珏;张英;孙岩岩;贾葆青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酮咯酸氨丁三醇不同给药途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口服)对骨折后疼痛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研究酮咯酸氨丁三醇不同给药途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口服)对骨折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折患者,选取研究对象66名,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1、2、3各22名);实验组1患者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实验组2患者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实验组3患者采用口服的方式进行镇痛,观察三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统计患者用药后的不适症状率.结果 实验组1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实验组2组和实验组3组,实验组1的不适症状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对骨折患者进行酮咯酸氨丁三醇静脉注射镇痛效果佳,不适症状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湛金;潘永春;张志敏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针灸治疗肿瘤患者失眠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肿瘤患者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共10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辅助治疗,比较患者睡眠障碍功能量表评分结果.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睡眠障碍PSQI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睡眠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肿瘤患者给予针灸辅助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作者:段春霞;李升云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标准大骨瓣、传统去骨瓣对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 对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传统去骨瓣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本次7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病死率、GCS评分以及脑梗死面积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去骨瓣减压术,其不仅可以缩小脑梗死面积,降低病死率,同时也可以促进GCS评分的提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作者:鲜丹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赫赛汀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在治疗晚期乳腺癌中采取赫赛汀和长春瑞滨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涉及的数据资料,参照组行NP治疗(n=24),实验组行赫赛汀和长春瑞滨联合治疗(n=32),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参照组,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赫赛汀和长春瑞滨联合治疗应用在晚期乳腺癌中的疗效十分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桑凯;易彤波;周剑;葛兰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30例原发性青光眼中医证型分析

    目的 本文将对原发性青光眼中医证型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3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病程、临床症状以及眼压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中医证型特点.结果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肝经实证19例(63.3%),肝经虚症6例(20%),脾肾亏虚3例(10%),心肺气虚2例(6.6%),因此,原发性青光眼与肝经存在直接关系;肝经实证眼压与症候积分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组间存在差异显著(P<0.05);其他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肝经虚症症候积分比较于其他两组,存在差异显著(P<0.05).结论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与肝经病症有直接关系,其中中医证型表现为肝经实证经过肝经虚症转向脾肾肾亏的虚证方面发展.

    作者:田鑫康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对比分析用肝段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术对肝内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对比肝段切除术和胆管切开取石术在肝内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90例肝内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胆管切开取石术,给予观察组肝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胆管切开取石术相比,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结石效果明显,制定推广应用.

    作者:赵昊冕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固定主班护士的价值

    目的 探究与分析在普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固定主班护士价值.方法 选用我院普外科护理人员,其中护理人员通过主班护士岗位精选,针对主班护士交接班情况、医嘱传达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失误出现率等多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固定主班护士模式,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护理失误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患者满意度较高,对患者身体恢复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采用固定主班护士模式,并使主班护士参与到各项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普外科护理质量,在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加速患者健康恢复,提高其生活重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海华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护理人员配置化疗药物的自我防护

    目的 总结分析护理人员配置化疗药物的自我防护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参与化疗药物配置的36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护理人员配置化疗药物过程中的自我防护措施以及防护效果.结果 护理人员在配置化疗药物过程中大部分人员能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并采取综合自我防护措施,所有人员中配置化疗药物期间没有出现相关损害.结论 护理人员在配置化疗药物过程中应强化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并从多个角度实施自我防护,进而降低化疗药物对自身造成的伤害.

    作者:陈云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某高校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场消杀干预措施

    [提要]为了全面了解甲型病毒性肝炎在学流行现状、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现对某高校甲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并提供一系列合理有效的防控干预措施,控制疫情,防止二代病例的出现,从而确保学生的健康安全,同时为日后高校甲型病毒性肝炎疫情爆发的有效控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现本文对某高校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以及相应的现场消杀干预措施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袁永芳;刘俊霞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探讨消化内镜对胃息肉病变性质的诊断

    目的 探讨并分析消化内镜对胃息肉病变性质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2例需要进行胃息肉活检的患者,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每例患者均行白光镜检查,将发现的息肉再行病理检查.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炎性息肉64例(78.05%),增生性息肉16例(19.51%),腺瘤性息肉2例(2.44%).消化内镜检查显示炎性息肉57例(69.51%),增生性息肉14例(17.07%),腺瘤性息肉0例.结论 消化内镜作为临床诊断胃息肉及其病变性质的主要手段,仍然存在误诊和漏诊现象,因此应该努力发展消化内镜技术,提高镜检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

    作者:张成华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延伸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们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94例.研究组的患者在出院后采取针对性的延伸护理,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的家庭护理方法,对灵族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取延伸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生活幸福度、生活质量及功能性生活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给予延伸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应当在临床治疗护理中加以推广.

    作者:路君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步态训练在脑瘫患儿下肢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开展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步态训练在脑瘫患儿下肢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瘫患儿中随机抽取6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普通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普通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步态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下肢功能评分.结果 康复训练后观察组下肢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步态训练对脑瘫患儿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利于其下肢功能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玲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定量检测WT-1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患者定量检测WT-1基因的监测价值.方法 选择5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患者行WT-1基因定量检测,将此项检测结果与终的骨髓象及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均经骨髓象及流式细胞学检测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定量检测WT1基因结果与骨髓象及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P>0.05),定量检测WT1基因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断敏感性高达92.00%;对比5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不同疾病类型的基因表达状况,显示:完全缓解期急性髓细胞白血患者定量检测WT1基因阳性率(55.56%)明显低于初发型31/34(91.18%)、复发型7/7(100.00%)(P<0.05),初发型与复发型定量检测WT1基因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WT-1基因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存在关联,可能属于疾病癌基因,需在临床诊治期间动态监测.

    作者:马建华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面神经麻痹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于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治疗的3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5例患者采取单纯的针灸治疗,治疗组是采用牵正散加减结合针灸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20?d的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要大幅度高于对照组的总效率89%,两组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的治疗方式在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幅度的优于传统的单纯针灸治疗效果,对其临床的治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伍曙霞;陆素琴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治疗策略探讨

    目的 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2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26例,将常规治疗应用到对照组,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完成后,相关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改变的情况.

    作者:王美芬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效果观察

    目的 关于心脏骤停患者应用肾上腺素(大剂量)抢救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 选取66例来我院急诊科进行心脏骤停急救患者进行研究,均采用肾上腺素做抢救处理,分组后分别按照常规、大剂量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评价对心脏骤停抢救效果有积极影响的佳肾上腺素应用剂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后,抢救成功率以及存活率等方面数据均优于常规剂量组,各项数据对比后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心脏骤停患者临床急救,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药物抢救效果理想,患者存活率较高.

    作者:孟军 刊期: 2018年第7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