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
目的 探究并分析在医治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使用茶碱类药物的临床作用价值.方法 挑选出2016年9月~2017年8月我们医院临床确诊为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共计72例,随机将其等份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36例患者使用氨茶碱进行医治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者36例患者使用安慰剂进行医治对照治疗比较,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治疗之后的临床作用疗效等指标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94.44%vs47.22%),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5.56%vs27.78%),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P<0.05).结论 用氨茶碱治疗医治COPD,注重抑制儿茶酚氨.在医治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氨茶碱更值得在临床上推用.
作者:关井成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探析联用地尔硫卓、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50例.行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行地尔硫卓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左室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以地尔硫卓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对患者心功能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雷赞斌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观察比较多种类型肺癌脑转移的多层螺旋CT扫描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使用GE prospeed AI螺旋CT进行高分辨率肺部和脑部平扫和增强扫描,比较不同类型肺癌脑转移瘤的分布和CT表现.结果 所有肺癌脑转移瘤中,来源于腺癌的9例,来源于鳞癌的6例,来源于大细胞癌的2例,来源于小细胞癌的1例,来源于腺鳞癌的1例.总转移病灶46处,转移位置以顶叶多,为18处,其次是额叶11处和枕叶10处.肺癌脑转移瘤以结节性强化类型为主,占所有强化类型的50.0%,无不强化病例.结节性强化主要是肺腺癌和小细胞癌,而环形强化主要是肺鳞癌的强化类型.轻度水肿占10%,中度和重度水肿占90%.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脑转移瘤具有不同的CT表现,临床中需要进行鉴别.
作者:杨星星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探究并分析加参强心方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结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之间患有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80例患者,随机将其等份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研究组的患者施用加参强心方进行医治,对照组的患者施用心宝丸药物进行医治,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有效率以及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组内比较,药物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有效例数进行比较,研究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 加参强心方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较高,可以考虑使用.
作者:高新明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壮元汤治疗虚寒型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虚寒型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72例患者(2017年4月~2018年4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西医组与壮元汤组,每组各36例.其中常规西医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而壮元汤组患者则需要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壮元汤药物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积分的情况.结果 壮元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常规西医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壮元汤治疗虚寒型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史得全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探究甲状腺癌超声诊断和价值.方法 对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在本院诊断的86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超声影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90.70%)较高,超声诊断中乳头状癌病例中恶性肿瘤符合率为93.44%,髓样癌为100%、滤泡状癌为87.50%、未分化癌为87.50%.结论 在临床中通过超声诊断甲状腺癌,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精准判断疾病情形,有利于临床诊断工作.
作者:席贵阳;朱东升;吴志华;彭亮;舒华宝;吴晓敏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探讨中风后吞咽障碍运用隔姜灸配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康复训练+隔姜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隔姜灸+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黎红琴;和智娟;赵亚丽;蒋萍萍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分析在麻醉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3月在本院行外科手术麻醉患者5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麻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89.7±3.4)分、(96.5±3.6)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15.2%、4.4%,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在麻醉护理工作中,护理满意度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姝杰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肺康复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接受肺康复护理后,其护理满意度(92.73%>78.18%)以及FVC[(3.05±0.56)L>(1.84±0.51)L]、FEV1%[(65.42±5.52)%>(54.06±6.17)%]以及PEF[(4.91±1.12)L/s>(3.38±1.35)L/s]等肺功能指标相对更高(P<0.05),而抗生素使用时间[(6.95±0.84)d<(7.83±2.26)d]和住院时间[(6.19±1.37)d<(8.86±1.94)d]相对更短(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肺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小娟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探究超声与CT比较诊断对肝脾创伤的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挑选2015年10月~2017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肝脾创伤患者7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需接受超声检查和CT检查,对比分析检查诊断结果.结果 按照肝创伤、脾创伤和联合创伤顺序,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9.74%、85.00%和85.71%,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31%、90.00%和85.71%,联合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44%、95.00%和92.86%.结论 对肝脾创伤患者行CT诊断准确性比超声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两种方法来联用能很大程度的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于英蛟;刘春鹤;贺焱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前,国内法律法规在不断革新和完善,广大患者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渐提高,病历档案属于解决医疗问题的现实依据.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及其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从根本摆脱传统观念的依赖,创新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和病历证据意识,提高病历档案管理的质量,从而保证医疗部门和患者的应有权益.
作者:杨璞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探析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早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治疗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单纯使用奥美拉唑,研究组进行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之后分析治疗有效率,研究组以98%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的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症状,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建议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丁平丽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前,我国对中药鉴定技术方法有诸多的不足之处,因此难以对于重要的发展做出有力贡献,所以我国中药鉴定研究人员根据分子鉴定方法研究出全新的中药鉴定技术,能够较为精准的鉴定重要的成分以药效,并将其命名为中药系统鉴定法,其不仅能够从中药的性状以及显微方面进行鉴定,还能够通过中药中的DNA信息进行鉴定,以此来更深入的了解中药的药性以及成分,还能够有效的揭示中药中亚种、种、居群等分类关系,从而为我国的中药鉴定事业做出杰出的贡献,使我国的中药事业能够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中药鉴定技术,保障我国中药的安全性,从而提升中药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
作者:莫晓燕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本文主要就老年病人联合用药特点以及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 就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75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于问卷调查的模式来对所有老年患者的联合用药情况以及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进行了探究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有59例患者采取了联合用药的模式,其占据比例为78.67%,主要类型为心脑血管疾病.结论 通过对老年患者联合用药特点进行分析的模式,能够对现有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从而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并促进老年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魏娜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脊柱骨折的86例患者(2017年5月~2018年5月),随后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每组各43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而优质护理组患者则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韩小会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在骨科病区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分析其运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86例骨科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3例,分别对其实施整理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满意度等相关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7.67%,明显高于常规组81.4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6.28%,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蒋孝云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观察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共62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其中对照组为单侧,观察组为双侧,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分析.结果 观察组用于手术和骨折愈合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时,采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和骨折愈合的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宇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采用床边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急性重度药物中毒的120例患者(2016年5月~2018年5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治疗组与血液灌流组,每组各60例.其中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而血液灌流组患者采取床边血液灌流治疗.结果 血液灌流组患者的治愈情况、晕迷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采用床边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师桂芳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研究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原因.方法 在2018年1月~2018年3月间收集的10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调查引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100例不良反应中53例年龄在60岁以上,药物因素、患者个体因素、临床使用不当等是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损害.结论 中药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危害较大,应引起足够重视,规范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以便提高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余再庆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研究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0例患者资料,运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例;参照组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法进行治疗.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四周后的效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法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效果,值得在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洪奎;王文璁 刊期: 2018年第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