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
目的 针对我院的医护患之间的关系与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在医护患一体化管理过程中呼吸内科压疮高位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到2018年4月期间的100名呼吸内科的病人作为研究的对象,将这些病人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其中的对照组采取的是压疮预防的床柜护理措施;而观察组中的病人采取的是医护患一体化管理方法.对两组病人的压疮预防措施实时情况、病人及家属对预防措施的依从性与病人发生压疮的概率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的护理人员对于压疮高危病人的预防措施落实的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病人与技术的压疮预防方法的实时依从性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同时发生压疮的概率也要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实时医护患一体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士对于压疮的预防措施的实时,还可以保证病人及家属对压疮预防方法的依从性,另外对于降低压疮的发生概率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在我国的临床医学中值得广泛的应用.
作者:荆丽君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96例患者(2017年2月-2018年2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护理管理组与风险管理组,每组各48例.其中常规护理管理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而风险管理组患者则采取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结果 风险管理组患者的服务态度等多项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管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罗立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探究在焦虑障碍伴糖调节受损治疗时,应用帕罗西汀联合团体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10月间展开本次研究,将该时间段内80例焦虑障碍伴糖调节受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帕罗西汀)和观察组(帕罗西汀联合团体心理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治疗,两种患者的血糖水平、焦虑评分等为观察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 焦虑障碍伴糖调节受损帕罗西汀联合团体心理治疗的效果良好.
作者:玲丽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比较轻比重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4月在本院行剖宫产产妇6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0.5%重比重布比卡因1.8mL(0.75%布比卡因2mL+10%GS),观察组患者给予0.3%轻比重布比卡因3mL,记录两组产妇麻醉消退时间,评价两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产妇麻醉消退时间(63.5±15.4)min,不良反应发生率23.3%,观察组产妇麻醉消退时间(34.4±8.7)min,不良反应发生率6.7%,观察组产妇麻醉消退时间明显更短(P<0.05),不良反应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应用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消退时间快,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孟志明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价值及动脉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2018年2月90例脑血栓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脑血栓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小板聚集率优于对照组,动脉斑块大小、NHI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应用效果确切.
作者:胡登科;钱奎旭 刊期: 2018年第62期
随着我国医院频繁出现医院感染事件,广大群众表示高度关注,国家卫生局也把医院感染问题列入未来的考核重点,要求医院严格遵循卫生管理条例,不断改善医院感染的现状,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环境.本文分析医院感染问题,并针对血液透析中心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防止医院感染行为的解决建议.
作者:张策;张瑜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在临床检验中,分析尿液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情况,探究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 在2017年间,在我院进行尿液检查的患者中,选取尿液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患者,共645例,查看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并对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探寻误差出现影响因素.结果 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患者人数比例占总检验人数的10.21%,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保存方面的、个体差异、工作人员在仪器操作与采集方面等的.结论 影响尿液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患者自行采集操作方面的,其会因采集操作不规范等而导致误差出现.因此需要在各个检验环节加强检验的规范性,并加强患者采集的规范性,以提高尿检准确性与可靠性,为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作者:陈光保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采取通脉养心丸、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分析其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取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24例,联合使用通脉养心丸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5%,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4.17%VS8.33%)(P>0.05).结论 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采取通脉养心丸、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邵正东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探讨针对肺结核病的易复发性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其中规律服药疗程结束嘱其停药患者共6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积极护理干预,比较患者随访3年后的疾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复发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针对肺结核疾病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患者肺结核的复发率,具有积极的护理意义,值得重视.
作者:任轺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探析米非司酮药物用于辅助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取环的120例绝经女性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60例/组.对照组取环前不服用任何药物(空白对照),观察组服用米非司酮,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宫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较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优势,差异显著;观察组的取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米非司酮药物用于辅助取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优化手术指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家英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党参片中古伦宾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an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4:86),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为35℃.结果 古伦宾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0.04708~0.2354μg),r=1.0000(n=5),平均回收率为98.09%,RSD=1.11(n=6).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可用于产品质量控制.
作者:孙长仁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分析PBL教学方法在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校护理专业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120名学生随机分为教学组与对照组,每组60名学生.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教学组采用PBL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结果 教学组学生对知识掌握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当中采用PBL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掌握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赵项峰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研究胸痛护理小组的建立在胸痛中心中应用对优化胸痛护理质量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胸痛患者354为研究对象,自2017年1月起建立胸痛护理小组,设置干预前收治患者177例为对照组,干预后收治的17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初次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与静脉通道建立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初次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与静脉通道建立时间[(8.14±1.78)min,(9.32±2.31)min,(3.54±1.14)min]均短于对照组[(10.34±1.58)min,(11.59±2.17)min,(5.67±1.16)min],两组相比(t=12.298,9.529,17.424;P<0.001).结论 在胸痛中心建立基础上建立胸痛护理小组能够优化对胸痛患者的护理时效,缩短初次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与静脉通道建立时间.
作者:刘士方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对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60例进行观察,并且将260例患者按照每组130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的患者使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则使用立止血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差异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胃消化道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效果非常明显,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周炳增;左燕芹;何晓燕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阐述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的护理方法,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于上海瑞金医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患者中,随机抽取10例患者入组研究,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升.结论 在护理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患者的过程中,应做好骨髓采集的准备工作,为患者施行全身麻醉,予以患者心理支持,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为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作者:唐芮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起止时间在2014年1月~2015年2月,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接受紫杉醇化疗,观察组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就其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67%、75.5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15.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马丽丽;徐蓉;柳江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总结并归纳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手术进行护理时,具体的疗效以及安全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选取60例已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然后以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对两种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在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各项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而且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行手术,具有更高的护理效果,有效控制患者体内各项指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可以被推广应用.
作者:张璐;张蓓 刊期: 2018年第62期
探究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瘤细胞在疾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并且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检测外周血肿瘤细胞,对两组患者指标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有35名患者CTC呈现出阳性,阳性率为58.33%,在对照组患者中,有0例患者呈现出CTC阳性,阳性率为0,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检测外周血肿瘤细胞对于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评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苏莹;陈茹;柳江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OB)在气道管理与可视化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临床本科见习生传授与气管插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在FOB辅助下进行当场演示,采用理论测试、视觉模拟评分与满意度问卷调查方法评估教学效果,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取得效果对比.结果 和传统教学模式组学生相比较,FOB教学组实习生第二次测试成绩、VAS评分更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OB组实习生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73.3%,组间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FOB应用于麻醉课程教学中,优化教学效果.
作者:谭毅;熊威威;梁萌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研究探讨癌症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PNS)前后体重、BMI指数、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等指标的变化.方法 检测30例化疗期间恶性肿瘤患者在PNS前后各指标,及停止使用PNS后各指标数据.结果 ①使用PNS前后体重、BMI、前白蛋白、白蛋白、住院日期、钠差异有显著性.②未进行PNS前后数据只有体重、BMI指数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肿瘤患者营养指标,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张艺瀚;高天慧 刊期: 2018年第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