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吴玮;王刚;房居高;徐小杭;刘红丹
混合性散光在各种散光类型中并不多见,常常会导致患儿出现弱视[1],弱视是导致儿童视力低下的首要原因,目前常用的弱视治疗方法主要是屈光矫正、遮盖联合精细训练[2].传统弱视治疗效果评估指标主要是矫正视力[3],而忽略了近视发展的情况.近年来国内文献报导儿童高度散光年均球镜变化明显,呈近视增加或远视降低,柱镜变化很小[4],国内学者对于改善弱视训练过程中的调节功能、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进行了研究,目前还没有确切有效的手段.近年来,选取中医中药等措施综合医治弱视获得一定程度的进展,为进一步研究眼周穴位电针刺激与改善弱视儿童调节功能的相关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8月治疗的近视混合散光性弱视儿童36例(72眼),对结合眼周穴位电针刺激和传统弱视治疗方法的的疗效和屈光度变化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刘琍;许燕;朱旭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MACC1在77例CRC及其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不同转移潜能CRC细胞株的MACC1表达.结果 MACC1在CRC的阳性率为76.62%,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的11.69%(χ2=65.83,P=0.00).对无淋巴结和有淋巴结转移行单因素分析,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深度、MACC1表达、神经侵犯和临床分期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MACC1表达、神经侵犯、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免疫细胞化学示MACC1在高淋巴结转移潜能的SW620中高表达,在低淋巴结转移潜能的SW480中低表达.结论 MACC1的异常高表达参与了CRC的恶性进展,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邱丽浈;吴共发;刘钰君;黄绮亭;曾宇婷;李海刚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YKL-40与肺功能及预后相关性.方法 以AECOPD(B组)、COPD(A组)及无肺部疾病且肺功能正常(C组)各6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3组人群炎症指标、CAT评分、肺功能及YKL-40差异,探讨YKL-40在不同人群中与CAT评分及肺功能相关性.结果 与A及C组比,B组YKL-40、PCT、hs-CRP及IL-6明显升高,而肺功能及CAT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A组YKL-40、PCT、hs-CRP及IL-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ECOPD及COPD患者,YKL-40与PCT、IL-6、hs-CRP及CAT评分呈正相关,与FEV1%呈负相关.结论 YKL-40预测COPD炎症反应程度及评估疾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余剑波;杜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也称心脏X综合征(CSX),伴持续性、发作性胸痛以及较高的再住院率,该病发病率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CMVD的治疗也是内科医师的一大挑战.常规的治疗药物如硝酸酯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未能成功稳定CMVD病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研究表明,CMVD的发生主要与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本文将以改善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为靶点探讨潜在性的新治疗药物.
作者:陈佩儿;钟剑锋;程宇;郑杰;叶健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黄连素对脂多糖诱导小鼠血小板减少模型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黄连素干预小鼠分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5、25和50 mg/kg黄连素灌胃3 d,每天1次;3 d后,黄连素干预组和LPS组给予单次腹腔注射终浓度为25 mg/kg的LPS建立小鼠血小板减少模型;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应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况、生存率,于LPS注射后0、2、6和24 h取外周血检测血小板参数、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和IL-18的表达情况,LPS注射后24 h取肺脏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脏中血小板的滞留情况.结果 黄连素能够改善LPS诱导血小板减少模型小鼠的一般状况和生存率;可抑制LPS诱发的血小板减少及抑制LPS引发的TNF-α、IL-1β和IL-18水平的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黄连素可减少LPS诱发的小鼠肺脏中血小板的滞留量.结论 黄连素可通过抑制LPS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炎症反应和血小板在肺脏中的滞留对LPS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模型小鼠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作者:董亮;王淼;许华;王兵;王勇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2018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为13.7%,较2007年总人数增加约一倍,达9990万,而不足1%患者知晓自己患有慢阻肺,仅5.9%曾接受过肺功能检查,显示慢阻肺早期诊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部分重度抽烟者、轻度至中度慢阻肺患者已经存在明显的气道结构和生理功能障碍.研究发现早期慢阻肺肺功能下降速度更快,而一旦病程发展为重度功能障碍,病情往往不可逆转.因此适时建立适合基层的慢阻肺防控体系,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肺功能检查规范化建设,全社会重视对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将大大利于慢阻肺早期诊断和治疗.期待基于我国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促进慢阻肺的早防早治.
作者:赵海金;赵文驱;彭显如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数(EOS%)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象,分为嗜酸性粒细胞高于2%组(A组)及嗜酸性粒细胞低于2%组(B组),并选取42例健康志愿者做为健康组.测定3组对象的FeNO、外周血EOS%等,比较并分析.结果 A组的FeNO、外周血EOS%、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进行比较,两组的FeNO、外周血EOS%、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FeNO与外周血EOS%、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432,0.398,P<0.05).B组患者的FeNO与外周血EOS%、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指标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FeNO测量值呈正相关,二者在反映COPD患者气道炎症方面相互补充,对于COPD患者气道炎症的评估及病情的判断及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玉磊;陈国忠;刘莉敏;林凌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比分析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高血压心脏纤维化小鼠模型中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的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均于背部植入胶囊渗透压泵,A组10只予以生理盐水,B组10只予以AngⅡ,C组10只给予AngⅡ+利拉鲁肽,D组10只给予AngⅡ+艾塞那肽,对比分析4组小鼠心脏结构.结果 B、C、D组小鼠心功能指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小鼠心肌细胞排列较B组规整,但相较于A组细胞体积增大、间隙缩小,C、D两组小鼠心肌细胞间隙中的蓝色胶原纤维少于B组;B组小鼠心肌中I、ⅡI型胶原水平较A组、C组、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AngⅡ诱导的高血压小鼠,利拉鲁肽、艾塞那肽均可降低其血压,并改善心脏纤维化.
作者:郭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卫生问题,变应原的识别是过敏性疾病诊断的重点.目前常用的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方法是皮肤测试和IgE检测.随着越来越多的变应原分子结构的发现,诊断工作逐渐向分子水平接近,IgE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使过敏性疾病分子诊断更加高效和精确.本文描述了过敏性疾病诊断的背景、变应原提取物的发展、特异性IgE检测新的工具以及变应原在生物技术领域的新进展,并阐述了IgE生物芯片检测的特点,为过敏性疾病特异性分子诊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作者:卢兵;万君;姜文锋;崔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对气道再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健康受试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和痰液,检测IRF8的表达并分析IRF8表达与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的相关性.实验分为4组:Control组(健康受试者HBEC),COPD组(COPD患者HBEC),NC组(COPD+IRF8-NC),IRF8-siRNA组(COPD+IRF8-siRNA).分析培养上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HBEC增殖能力,及p65的蛋白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测定IRF8的靶向调控microRNA.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相比,COPD患者的HBEC和诱导痰中IRF8均显著升高.COPD患者IRF8表达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IRF8-siRNA组IL-6,IL-8和TNF-α明显降低,细胞增殖被显著抑制,p-p65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同时,miR-218靶向调控IRF8的表达.结论 IRF8基因敲除能够抑制COPD患者HBEC细胞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且miR-218靶向调控IRF8的表达.
作者:周淼;焦莉;孙俊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末次随访结果以评估其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至2014年广东省中医院所收治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患者住院天数、直接经济负担及手术次数,分析其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以评价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 32例患者中,4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联系方式失效,26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根据其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负压引流组与真空负压引流组:常规负压引流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9.00 d,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的中位数为36208.40元,手术次数中位数为1.00,末次随访VAS评分中位数为3.00;真空负压引流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中位数为61.00 d,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的中位数为70822.47元,手术次数中位数为3.00,末次随访VAS评分中位数为2.00.两组间比较发现,住院天数、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及手术次数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负压引流及真空负压引流技术都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手段,而相比于真空负压引流技术,常规负压引流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了手术清创次数,同时也降低了医疗资源的消耗.
作者:王翰宇;蔡俊笙;陈光熙;肖祥池;程志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人群中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疾病负担重、预后差.COPD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慢性炎症、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氧化应激等,但其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细胞炎症、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部分lncRNA在COPD中异常表达,与COP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有望成为COPD发生、发展的早期生物学标志物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作者:罗瑜;张剑青;赵芝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腹膜纤维化大鼠分为3周模型组(B组)、6周模型组(C组)、大黄素治疗组(D组),每组10只,选取10只未造模大鼠为空白对照组(A组).观察各组大鼠超滤量、血糖转运量、PⅢNP水平及腹膜厚度.比较模型大鼠与治疗组大鼠Notch1、Jagged-1、Hes-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B组、C组大鼠的超滤量低于A组,血糖转运量、PⅢNP水平及腹膜厚度明显升高(P<0.05);D组与C组相比,超滤量明显升高,血糖转运量、PⅢNP水平及腹膜厚度明显降低(P<0.05);C组大鼠Notch1、Jagged-1、Hes-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D组大鼠(P<0.05).结论 大黄素治疗能明显增加腹膜纤维化大鼠超滤量,降低腹膜间胶原沉积,抑制腹膜增厚,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otch1通路信号蛋白表达相关.
作者:程锦绣;郝军荣;刘翠兰;王琳琳;卫志锋;刘圣君;刘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是目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但PSA是组织特异性而非肿瘤特异性,一些前列腺良性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亦可导致PSA升高.本文回顾分析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833例经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患者的PSA值,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钟婉媚;杨其运;黎桂源;潘金成;蒋双键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不同剂量选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CRRT剂量不同将70例重症肺炎合并AKI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CRRT治疗,对照组置换液剂量为50 mL/(kg·h),观察组置换液剂量为100 mL/(kg·h),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MN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RP、SCr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肺部阴影吸收良好率和4周出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CRRT治疗重症肺炎合并AKI效果显著优于低剂量,在清除肌酐、改善免疫功能、增强PMN吞噬功能和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势明显.
作者:谢媛;刘子梦;郑粉双;许宗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清外泌体miR-193b在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主观认知障碍(SCD)、轻度认知障碍(MCI)、痴呆期(DAT)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外泌体miR-193b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用ROC曲线来评价分析miR-193b对SCD的诊断能力.结果 SCD、MCI和DAT患者血清外泌体内miR-193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DAT组低于MCI组,MCI组低于S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SCD时,AUC为0.947(95%CI:0.886~0.981),当诊断临界值为1.83时,特异度为94.7%,灵敏度为83.3%.结论 血清外泌体miR-193b有望成为AD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刘辰庚;杨婷婷;王培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笔者通过剖析近年来研究FD中枢响应特征的国内外发表文献,基于fMRI、PET技术,从FD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及针刺治疗FD中枢响应特征等3个角度切入,探索针刺治疗FD的可行性以及其中枢响应特征,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赵映;王亚楠;龙涛;张璞玥;胡幼平;陈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近年来检出率逐渐提高[1],SMT病理类型以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比例高.GIST具有潜在恶变的可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往多采用外科手术切除的方式治疗GIST,但花费高,创伤大,术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2].近年来,内镜下治疗技术日新月异,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 ESD)日趋成熟[3].在ESD的基础上,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 ness resection,EFR)逐步开展.与外科手术相比,其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小等优点[4].目前国内外有关GIST行EFR针对性治疗的文献报道相对较少.我院内镜中心已行EFR治疗GIST患者6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申星杰;刘亮;齐明;朱靖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咽喉反流与喉部占位性病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解放军第306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存在喉占位病变的85例患者咽部pH检测(Dx-pH)结果,所有患者均有电子喉镜资料,并进行反流症状指数量表和反流体征量表评分.结果 85例患者中反流症状指数量表和(或)反流体征量表评分阳性率为68%,喉癌及癌前病变组较良性占位病变组量表阳性率及症状、体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咽部pH监测pH<6.5反流阳性率(存在≥1次的反流事件)88%,pH<6.0反流阳性率66%,喉癌及癌前病变组pH<6.5反流阳性率及pH<6.0反流阳性率均较良性占位病变组高.结论 咽部pH检测证明喉占位性病变患者具有一定咽喉反流共患率,咽喉反流可能是导致喉部恶性病变的原因之一.本研究中喉癌及癌前病变组病例数有限,还有待于进一步积累数据加以验证.
作者:王磊;吴玮;王刚;房居高;徐小杭;刘红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是先天性有机酸代谢异常性疾病,目前定义发病年龄>l岁为迟发型[1-3].既往报道早发型多见,近年来临床表现异质的迟发型患者明显增多,但缺乏大样本量的分析.现总结我院的22例迟发型患者资料,并结合常见的钴胺素C(cobalamin C, cblC)型[4]分析其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指导诊治.
作者:王赏;刘艳茹;胡文涛;刘宇;彭涛;卢宏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