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志华;许敏锐;强德仁;周义红;钱祎冠;陶源
目的 利用Picco监测仪分析出去甲肾上腺素(NS)治疗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的佳应用时间.方法 回顾研究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2例发病时间<24 h Septic Shock患者,按30 mL/kg补液基础上根据NS应用时间随机分为3组即:1 h组、2 h组和3 h组,每组14例.通过Picco观察患者平均动脉压(MAP)为65 mmHg时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心排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乳酸(Lac)清除率、NS维持量、尿量(UV)、ICU时间;28 d生存率及与EVLWI、GEDVI、CVP相关性分析.结果与2 h组相比,1 h组HR、ICU时间、NS维持量升高显著(P<0.05),CVP、UV下降显著(P<0.05),CI、GED-VI、SVRI、EVLW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h组HR、Lac清除率、EVLWI、GEDVI、CVP、ICU时间升高显著(P<0.01),UV减少显著(P<0.05).CI、NS维持量、S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 h组28 d平均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15.6、25.3、14.9 d,2 h与1、3 h组患者的生存曲线不同(Log RanK P=0.025,P=0.028),1 h与3 h患者的生存曲线相同(Log RanK P=0.66).EVLWI、CVP、GEDVI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r=-0.52,P=0.035;r=-0.35,P=0.021;r=-0.38,P=0.011).结论 早期补液2 h静注NS可以有效提高Septic Shock患者生存率,这可能与其改善血流动力学过程中避免容量负荷过重有关,其中监测EVLWI可指导液体复苏.
作者:康大伟;夏嘉鼎;于健;李秀华;巨名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农村社区成年人肾小球滤过率异常率,并探讨其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调查对象来自于2005-2008年城乡心脑血管疾病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PURE),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项目点基线资料.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常州市武进区农村人群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结果共计调查4205人,平均年龄(51.47±9.45)岁,其中男1822人(43.33%),女2383人(56.67%).按照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异常775例(18.43%),按照CKD-EPI公式估算,异常616例(1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03,P<0.001).eGFR异常组较正常组具有较高的年龄、腰围、BMI、SBP、DBP、TC、TG、LDL-C、UA、eGFR、TC异常率、TG异常率和血脂异常率(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吸烟、饮酒、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体力活动水平后,男性人群中高TG、低HDL-C和血脂异常均是eGFR异常的危险因素,而在女性人群中,仅低HDL-C和血脂异常是eGFR异常的危险因素;高TC和高LDL-C与eGFR异常的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HDL-C和血脂异常均是eGFR异常的危险因素,而高TG仅在男性人群是eGFR异常的危险因素.
作者:樊志华;许敏锐;强德仁;周义红;钱祎冠;陶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咽喉反流与喉部占位性病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解放军第306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存在喉占位病变的85例患者咽部pH检测(Dx-pH)结果,所有患者均有电子喉镜资料,并进行反流症状指数量表和反流体征量表评分.结果 85例患者中反流症状指数量表和(或)反流体征量表评分阳性率为68%,喉癌及癌前病变组较良性占位病变组量表阳性率及症状、体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咽部pH监测pH<6.5反流阳性率(存在≥1次的反流事件)88%,pH<6.0反流阳性率66%,喉癌及癌前病变组pH<6.5反流阳性率及pH<6.0反流阳性率均较良性占位病变组高.结论 咽部pH检测证明喉占位性病变患者具有一定咽喉反流共患率,咽喉反流可能是导致喉部恶性病变的原因之一.本研究中喉癌及癌前病变组病例数有限,还有待于进一步积累数据加以验证.
作者:王磊;吴玮;王刚;房居高;徐小杭;刘红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数(EOS%)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象,分为嗜酸性粒细胞高于2%组(A组)及嗜酸性粒细胞低于2%组(B组),并选取42例健康志愿者做为健康组.测定3组对象的FeNO、外周血EOS%等,比较并分析.结果 A组的FeNO、外周血EOS%、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进行比较,两组的FeNO、外周血EOS%、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FeNO与外周血EOS%、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432,0.398,P<0.05).B组患者的FeNO与外周血EOS%、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指标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FeNO测量值呈正相关,二者在反映COPD患者气道炎症方面相互补充,对于COPD患者气道炎症的评估及病情的判断及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玉磊;陈国忠;刘莉敏;林凌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混合性散光在各种散光类型中并不多见,常常会导致患儿出现弱视[1],弱视是导致儿童视力低下的首要原因,目前常用的弱视治疗方法主要是屈光矫正、遮盖联合精细训练[2].传统弱视治疗效果评估指标主要是矫正视力[3],而忽略了近视发展的情况.近年来国内文献报导儿童高度散光年均球镜变化明显,呈近视增加或远视降低,柱镜变化很小[4],国内学者对于改善弱视训练过程中的调节功能、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进行了研究,目前还没有确切有效的手段.近年来,选取中医中药等措施综合医治弱视获得一定程度的进展,为进一步研究眼周穴位电针刺激与改善弱视儿童调节功能的相关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8月治疗的近视混合散光性弱视儿童36例(72眼),对结合眼周穴位电针刺激和传统弱视治疗方法的的疗效和屈光度变化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刘琍;许燕;朱旭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YKL-40与肺功能及预后相关性.方法 以AECOPD(B组)、COPD(A组)及无肺部疾病且肺功能正常(C组)各6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3组人群炎症指标、CAT评分、肺功能及YKL-40差异,探讨YKL-40在不同人群中与CAT评分及肺功能相关性.结果 与A及C组比,B组YKL-40、PCT、hs-CRP及IL-6明显升高,而肺功能及CAT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A组YKL-40、PCT、hs-CRP及IL-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ECOPD及COPD患者,YKL-40与PCT、IL-6、hs-CRP及CAT评分呈正相关,与FEV1%呈负相关.结论 YKL-40预测COPD炎症反应程度及评估疾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余剑波;杜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黄连素对脂多糖诱导小鼠血小板减少模型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黄连素干预小鼠分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5、25和50 mg/kg黄连素灌胃3 d,每天1次;3 d后,黄连素干预组和LPS组给予单次腹腔注射终浓度为25 mg/kg的LPS建立小鼠血小板减少模型;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应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况、生存率,于LPS注射后0、2、6和24 h取外周血检测血小板参数、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和IL-18的表达情况,LPS注射后24 h取肺脏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脏中血小板的滞留情况.结果 黄连素能够改善LPS诱导血小板减少模型小鼠的一般状况和生存率;可抑制LPS诱发的血小板减少及抑制LPS引发的TNF-α、IL-1β和IL-18水平的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黄连素可减少LPS诱发的小鼠肺脏中血小板的滞留量.结论 黄连素可通过抑制LPS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炎症反应和血小板在肺脏中的滞留对LPS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模型小鼠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作者:董亮;王淼;许华;王兵;王勇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肽基脯氨酰异构酶(Pin1)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衰老的机制.方法 收集正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股动脉组织标本,并分别对其原代培养得到正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的VSMCs.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人体正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股动脉组织中Pin1的表达;运用改良的TRAP法分别检测正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股动脉组织中VSMCs的衰老情况;运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VSMCs和过表达Pin1的动脉粥样硬化VSMCs中pRb通路以及cyclin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情况相比,动脉粥样硬化股动脉组织中Pin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动脉粥样硬化的VSMCs端粒酶活性被抑制(P<0.05);动脉粥样硬化的VSMCs中p-pRb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Pin1及细胞周期蛋白B、D和E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反之,腺病毒介导的Pin1过表达下调p-pRb(P<0.05),上调细胞周期蛋白B、D和E(P<0.05).结论 Pin1通过影响pRb通路以及cyclin通路调控VSMCs衰老,是VSMCs衰老调节机制中的关键因子,同时可能提供了一个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的新靶点.
作者:张雪;吕磊;王鹏;袁凯;李茂然;张纪蔚;孟秋蓉;梁卫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喷砂酸蚀(SA)和可吸收研磨介质(RBM)两种表面处理技术对种植体修复后周围软、硬组织的影响,为临床种植体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单牙缺失需种植修复的患者62例(缺失牙100颗),随机分成2组,分别行RBM表面处理种植体(Dentis S-Clean种植系统)和SA表面处理种植体(Osstem TSⅢ种植体系统)各50枚进行种植修复,于冠修复后第1、3年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改良菌斑指数、附着龈减少量和探诊深度.结果 种植体修复后3年,种植体颈部骨吸收量呈现不断增加趋势,且RBM组骨吸收量大于SA组(P<0.05);在修复后第1、3年时,改良龈沟出血指数和改良菌斑指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修复后第1、3年时,RBM组附着龈减少量高于SA组(P<0.05);修复后第1、3年时,RBM组探诊深度明显大于SA组(P<0.05).结论 SA表面处理能更有利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与软的组织的健康及稳定,明显减少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从而提高种植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双喜;徐淑兰;王彬娉;陈灼庚;郑志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外周血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与OSAHS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根据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将80名研究对象分为单纯鼾症组(18例),轻度OSA组(17例),中度OSA组(19例),重度OSA组(26例).ELISA检测外周血血浆VEGF、IL-10的浓度.结果 OSAHS病情越重,血浆VEGF浓度越高,四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OSAHS病情越重,血浆IL-10浓度越低,四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EGF浓度与低SaO2呈负相关关系,与ESS评分呈正相关(P<0.01);IL-10浓度与低SaO2呈正相关,与年龄、AHI呈负相关(P<0.01).结论 OSAHS病情越严重,患者夜间缺氧越明显,上调VEGF表达,抑制IL-10表达,易导致异常血管形成,加重机体炎症反应,使心血管疾病越容易发生.
作者:刘远灵;高兴林;李东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比分析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高血压心脏纤维化小鼠模型中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的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均于背部植入胶囊渗透压泵,A组10只予以生理盐水,B组10只予以AngⅡ,C组10只给予AngⅡ+利拉鲁肽,D组10只给予AngⅡ+艾塞那肽,对比分析4组小鼠心脏结构.结果 B、C、D组小鼠心功能指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小鼠心肌细胞排列较B组规整,但相较于A组细胞体积增大、间隙缩小,C、D两组小鼠心肌细胞间隙中的蓝色胶原纤维少于B组;B组小鼠心肌中I、ⅡI型胶原水平较A组、C组、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AngⅡ诱导的高血压小鼠,利拉鲁肽、艾塞那肽均可降低其血压,并改善心脏纤维化.
作者:郭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末次随访结果以评估其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至2014年广东省中医院所收治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患者住院天数、直接经济负担及手术次数,分析其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以评价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 32例患者中,4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联系方式失效,26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根据其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负压引流组与真空负压引流组:常规负压引流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9.00 d,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的中位数为36208.40元,手术次数中位数为1.00,末次随访VAS评分中位数为3.00;真空负压引流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中位数为61.00 d,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的中位数为70822.47元,手术次数中位数为3.00,末次随访VAS评分中位数为2.00.两组间比较发现,住院天数、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及手术次数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负压引流及真空负压引流技术都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手段,而相比于真空负压引流技术,常规负压引流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了手术清创次数,同时也降低了医疗资源的消耗.
作者:王翰宇;蔡俊笙;陈光熙;肖祥池;程志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肝郁脾虚证胃溃疡大鼠经安胃汤治疗后胃窦组织蛋白质组学的变化,探讨肝郁脾虚证胃溃疡发病及安胃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安胃汤组,每组各15只,以多因素复合模拟中医病因并结合乙酸法建立肝郁脾虚证胃溃疡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安胃汤组大鼠以成人等效剂量的6.17倍灌服,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予等量生理盐水,21 d后处死大鼠,取大鼠的胃窦组织行病理检查;采用大鼠胃窦组织样本通过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方法分析得到差异蛋白,探索差异蛋白表达.结果 共鉴定出90种差异蛋白,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共显著富集出40个生物学过程,10个细胞组分,9个分子功能,62条通路,其中,本次结果预测出的PI3K-AKT通路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与安胃汤前期研究机制存在部分切合.结论 安胃汤对肝郁脾虚证胃溃疡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差异表达的蛋白及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本次实验为后续进一步探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朱梓铭;唐友明;吴德坤;陈夏;韩叶芬;牛豫杰;郑景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近年来检出率逐渐提高[1],SMT病理类型以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比例高.GIST具有潜在恶变的可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往多采用外科手术切除的方式治疗GIST,但花费高,创伤大,术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2].近年来,内镜下治疗技术日新月异,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 ESD)日趋成熟[3].在ESD的基础上,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 ness resection,EFR)逐步开展.与外科手术相比,其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小等优点[4].目前国内外有关GIST行EFR针对性治疗的文献报道相对较少.我院内镜中心已行EFR治疗GIST患者6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申星杰;刘亮;齐明;朱靖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rs2293152位点和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基因rs757486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肝细胞癌(HCC)遗传易感性的关联及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HCC患者25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5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rs2293152、rs7574865位点SNPs.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s2293152、rs7574865位点SNPs与H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并探究rs2293152、rs7574865位点SNPs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HCC发病影响.结果 两组间rs2293152、rs7574865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293152位点G等位基因和rs7574865位点G等位基因均可显著增加HCC发病风险(P<0.05).在饮酒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群中,rs2293152位点GG基因型相比GC+CC基因型,rs7574865位点GG基因型相比GT+TT基因型,HCC发病风险均显著升高(P<0.05).rs2293152、rs7574865位点SNPs与饮酒、HBV感染均存在正交互作用.结论 STAT3基因rs2293152位点和STAT4基因rs7574865位点SNPs与HCC遗传易感性明显相关,并与饮酒、HBV感染存在正交互作用,可增加HCC发病风险.
作者:范敬静;常彩芳;王浩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CD)患者外周血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及白介素(IL)-34的水平在CD患者骨代谢中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收集34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清OPG、RANKL及IL-34水平,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骨密度(BMD),分析上述指标的关系及与BMD的相关性.结果 34例CD患者中16例(47.1%)骨量正常,13例(38.2%)骨量减少,5例(14.7%)骨质疏松.CD患者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0.80±1.04)vs(0.17±1.02)、(-0.74±1.02)vs(0.20±1.01),P<0.01].CD患者外周血OPG、RANKL及IL-34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CD骨质疏松组中OPG、RANKL及IL-34水平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质疏松组OPG及IL-34水平较骨量减少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NKL水平仅高于骨量正常组,与骨量减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D患者中IL-34与RANKL呈正相关,IL-34及RANKL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OPG与骨密度无相关性.结论 CD患者较正常人群易发生骨质疏松,IL-34在CD合并骨疏松患者中明显升高,与OPG、RANKL系统可能参与CD骨量丢失的过程.
作者:严淑;苗鲁杰;汪良芝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腹膜纤维化大鼠分为3周模型组(B组)、6周模型组(C组)、大黄素治疗组(D组),每组10只,选取10只未造模大鼠为空白对照组(A组).观察各组大鼠超滤量、血糖转运量、PⅢNP水平及腹膜厚度.比较模型大鼠与治疗组大鼠Notch1、Jagged-1、Hes-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B组、C组大鼠的超滤量低于A组,血糖转运量、PⅢNP水平及腹膜厚度明显升高(P<0.05);D组与C组相比,超滤量明显升高,血糖转运量、PⅢNP水平及腹膜厚度明显降低(P<0.05);C组大鼠Notch1、Jagged-1、Hes-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D组大鼠(P<0.05).结论 大黄素治疗能明显增加腹膜纤维化大鼠超滤量,降低腹膜间胶原沉积,抑制腹膜增厚,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otch1通路信号蛋白表达相关.
作者:程锦绣;郝军荣;刘翠兰;王琳琳;卫志锋;刘圣君;刘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笔者通过剖析近年来研究FD中枢响应特征的国内外发表文献,基于fMRI、PET技术,从FD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及针刺治疗FD中枢响应特征等3个角度切入,探索针刺治疗FD的可行性以及其中枢响应特征,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赵映;王亚楠;龙涛;张璞玥;胡幼平;陈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对气道再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健康受试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和痰液,检测IRF8的表达并分析IRF8表达与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的相关性.实验分为4组:Control组(健康受试者HBEC),COPD组(COPD患者HBEC),NC组(COPD+IRF8-NC),IRF8-siRNA组(COPD+IRF8-siRNA).分析培养上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HBEC增殖能力,及p65的蛋白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测定IRF8的靶向调控microRNA.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相比,COPD患者的HBEC和诱导痰中IRF8均显著升高.COPD患者IRF8表达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IRF8-siRNA组IL-6,IL-8和TNF-α明显降低,细胞增殖被显著抑制,p-p65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同时,miR-218靶向调控IRF8的表达.结论 IRF8基因敲除能够抑制COPD患者HBEC细胞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且miR-218靶向调控IRF8的表达.
作者:周淼;焦莉;孙俊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硫酸右旋糖酐(DS)对人胃癌细胞(AGS、BGC-823、MGC-803、SGC-7901)和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DS对人胃癌细胞(BGC-823)LOX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低氧条件下,培养5种细胞(AGS、BGC-823、GES-1、MGC-803、SGC-7901),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用PBS和DS进行处理,通过CCK8实验方法检测5种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比较DS对5种细胞侵袭和迁移过程的影响;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检测LOX蛋白的表达.结果 CCK-8实验结果:24 h以后实验组AGS细胞明显比对照组减少;SGC-7901、BGC-823细胞在36 h,DS明显减小了细胞的数量;MGC-803细胞,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每个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DS明显减少了5种细胞穿膜细胞数.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相比对照组,实验组DS明显减少了穿膜细胞数,且对BGC-823细胞的侵袭抑制作用明显.细胞免疫化学染色结果: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LOX蛋白表达量呈增加的趋势,实验组DS能够显著降低LOX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8 h(P<0.05),12、24 h(P<0.01),但2 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blot结果:对照组LOX蛋白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而DS能够显著降低LOX的表达(P>0.01).与对照组相比,结果显示部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12、24 h,P<0.05;2 h P>0.05).结论 (1)DS对细胞AGS、BGC-823、SGC-7901、GES-1的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可能与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2)DS对5种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DS能降低人胃癌细胞(BGC-823)LOX蛋白的表达.
作者:高文卫;金秀;田润玲;黄允宁;徐远义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