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华
目的 研究体检质量控制小组在健康管理中心的作用.方法 现随机选取来我院体检的人员共100例,组建体检质量控制小组前的5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组建体检质量控制小组后的50例体检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按照以前的健康管理方式.实验组建立体检质量控制小组,对体检者实施全程监控.综合分析两组体检者的各项指标,例如感染率和对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等等,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体检者对体检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体检者对体检质量的满意率为80%,对照组体检者对体检质量的满意率为44%,实验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中心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对体检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曹蕾 刊期: 2018年第57期
本研究以一株水产病原菌-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为研究对象,探讨该菌株对大黄、黄柏、黄芪、黄连四种中草药的敏感程度.采用纸片扩散法以及生长抑制法(比浊法),分析单方中药液、两种中药混合液和多种中药混合液对爱德华氏菌的抑制力.研究结果表明:四种中药中,大黄对爱德华氏菌的抑菌效果好,其抑菌圈直径为(10.73±0.06)mm;其次是黄柏、黄连,抑菌圈直径分别为(8.28±0.09)mm、(7.55±0.06)mm;黄芪并未表现出抑菌效果,直径为0 mm.在两种或多种中药的组合中,大黄+黄柏+黄连、大黄+黄柏+黄芪+黄连、大黄+黄芪+黄连效果好,直抑菌圈直径均大于9 mm,直径分别为(10.14±0.26)mm、(9.59±0.11)mm、(8.98±0.10)mm,几种中草药组合配伍,大部分呈现出较好的协同作用.
作者:王玮;朱国霞;王洋;白东清 刊期: 2018年第57期
目的 研究风险评估联合集束化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宿迁市工人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风险评估,观察组实施风险评估联合集束化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9.00%)低于对照组(1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风险评估联合集束化护理有效降低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丽 刊期: 2018年第5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0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70例,行传统阑尾切除术.分别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8h疼痛评分;术后脓肿发生例数、置管引流例数、切口感染例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长.结果 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短于试验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8h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长及脓肿发生例数、止痛药使用例数、切口感染例数上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传统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上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段的优势,其临床疗效更好.
作者:付学彬 刊期: 2018年第57期
目的 研究满28周孕妇及家属应用产前标准化减痛训练后孕妇产时疼痛情况,以提高产妇产时的依从性、降低疼痛提供参考.方法 将有意向在我院分娩的300例满28周孕妇及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健康教育处方、孕妇学校授课、门诊视频教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标准化减痛训练路径实施导乐分娩减痛技术知识宣教及减痛技术指导训练,综合比较二组患者生产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时疼痛评分、产妇满意度、丈夫在产程中参与度及导乐分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减痛技术训练可使产妇熟练运用减痛技术,从而降低产时疼痛,提高产妇依从性.
作者:谢晓君;徐双珠;毛辉 刊期: 2018年第57期
目的 探究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在小儿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行单侧腹股沟区手术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氯胺酮静脉全麻组(n=33),B组为静脉全麻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组(n=33),C组为静脉全麻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组(n=34).对所有患儿在入室时(T0),切皮时(T1),苏醒时(T2),术后2h(T3)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患儿在苏醒时的心率、收缩压明显低于氯胺酮静脉全麻组,P<0.05.结论 采用利多卡因可以有效增强罗哌卡因在小儿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效果,加快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使麻醉药物应用剂量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术后镇痛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程芳林 刊期: 2018年第57期
目的 对全麻患者采用达克罗宁胶浆涂抹气管导管前端,分析对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76例气管内插管全麻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8例,分别对其实施达克罗宁胶浆或石蜡油涂抹于气管导管前端,观察两组苏醒期躁动情况和苏醒期不同时间点病人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情况.麻醉操作和数据统计采用独立人员,保证盲法.结果 研究组在T2和T3时点HR和MAP的变化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术后躁动人数为2例,声音改变人数为1例,常规组术后躁动人数为7例,声音改变人数为6例,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罗宁胶浆涂抹于气管导管处的麻醉效果更好,可减少术后苏醒期躁动及术后拔管反射作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均可得到保证,值得推广.
作者:陈莉蕴;李广明;郑颖;范薇 刊期: 2018年第57期
目的 分析氨氯地平+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接诊的7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而研究组则联合使用氨氯地平、卡托普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血脂,以及血压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血压水平、各项血脂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提供氨氯地平、卡托普利治疗,有助于维持患者理想血压水平,以及调节血脂,效果显著.
作者:姜小兵 刊期: 2018年第57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在我院随机选取4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22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同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分析获知,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对比结果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8年第57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2013年5月~2018年4月来我院康复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均30例,研究组进行护理干预,其余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 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减少残疾.
作者:赵荣华;韩峰;吕正燕 刊期: 2018年第57期
目的 深入研究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的相关症状以及临床治疗方法 和效果.方法通过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共计14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接受此次研究的对象.此次研究对象群体由68例男性患者和72例女性患者构成,发病时间在1年至14年,发病平均时间为(5.6±1.2)年.对所有患者采取茶碱缓释片及孟鲁司特结合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用药后正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整理.结果 本次参与研究的140例患者在用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咳嗽症状的总体改善有效率高达94.70%,P<0.05以上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咽部发痒、反流、咳嗽、喘息以及咳痰等症状是呼吸内科慢性咳嗽临床上的主要表现形式,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可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明显缓解,此种质量方式具有呼吸内科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蔡小燕 刊期: 2018年第57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医疗条件也是越来越好的,但是现如今人们的健康水平却是每况愈下.这种状况主要是体现在中老年人群之中,老龄化加剧,人们的社会负担越来越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身体状况的原因有很多,肠胃方面的疾病是主流.文章将会对直肠突出这一疾病展开研究探讨,并对新式的治疗方法 ——直肠粘膜柱状结扎进行实验研究.
作者:肖景双 刊期: 2018年第57期
目的 探讨口腔清洁治疗对体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应用14-碳呼气试验(14C-UBT)检测胃中Hp感染情况,应用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检测口腔内Hp感染情况,根据两组的检测结果 选取胃、口腔Hp均为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四联疗法根除Hp治疗10天,实验组辅以口腔洁治,治疗结束后0月、1月、6月、12月复查胃中Hp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口腔、胃内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Hp根除率,P<0.05;在根除Hp后第1、6、12个月实验组Hp复发率均低于同期对照组Hp复发率,P<0.05.结论 口腔洁治可以提高口腔、胃内Hp根除率,同时可以减少其1年内复发率.
作者:薄艳萍;苏爱平;王学玲;陈宏丽 刊期: 2018年第57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骨创伤科2016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12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病人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与实验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二组治疗效果.结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研究组病人的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 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病人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保证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李栋;周维波;卢小兵 刊期: 2018年第57期
目的 探究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菌药物的用药方式对于老年患者肺部感染能够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95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部感染患者纳入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0例,对照组145例.对照组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立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所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菌药物的治疗方式对于老年患者肺部感染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有利于减少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占斌;崔祎;雷海雯 刊期: 2018年第57期
目的 探讨中医康复联合康复训练队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2018年2月所收治的9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区组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膝关节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术后3天,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中医康复联合康复训练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膝关节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刘达;塔光;李新建 刊期: 2018年第57期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所收治的50例(5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2组,对照组围术期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明显高于对照组68%,组间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术期给予患者实施有效的个性化护理,可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宋晓萍 刊期: 2018年第57期
目的 分析急诊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总结合理用药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急诊科用药处方600张,统计处方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 我院急诊科的600张用药处方进行分析,其中抗生素处方所占比重达到40%,正确使用率为85.42%,抗生素单用比重为75%,注射用药所占比重为95%,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率为41.67%.结论 急诊科中使用抗生素的比重较高,注射用药是主要给药方法,用药一定程度存在不合理之处,临床必须加强重视,做好管理工作,提升用药合理性.
作者:王平 刊期: 2018年第57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为干预组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对照组患者提供西医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32例(91.43%),高于对照组27例(77.14%),(x2=7.70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RP、WBC血清指标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326、0.056,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CRP、WBC血清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t=7.345、8.92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6、IL-10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451、0.445,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IL-6、IL-10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t=12.028、9.856,P<0.05).结论 临床为重症肺炎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疗效乐观,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吴立成 刊期: 2018年第57期
目的 对比腹股沟疝患者分别采取传统疝气修补术与无张力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4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两组,行传统疝气修补术的为对照组,应用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的为观察组.统计并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下床活动及住院等时间,疼痛、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以及术后疾病的复发率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腹股沟疝患者,通过应用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对其进行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疾病复发,疗效相比于传统疝气修补术更为显著,值得重视.
作者:郝才红 刊期: 2018年第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