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杏;魏春梅;张建青;张曼
目的:探讨西非无并发症恶性疟疾的短程高效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8-12月在塞拉利昂第34军医院和中塞两军热带传染病防控中心诊疗的无并发症恶性疟疾1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A、B和对照组,观察组A患者口服复方蒿甲醚片3d疗程,观察组B口服双氢青高蒿哌喹片2d疗程,对照组口服双氢青高蒿哌喹片7d疗程.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再燃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A、B及对照组患者在第一用药疗程结束后,治愈率分别是93.6%、95.2%、95.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周再燃率观察组A为7.9%,高于观察组B和对照组,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A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肝功异常发生率相对较多,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的轻度升高.结论: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和复方蒿甲醚片短程治疗西非无并发症恶性疟疾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姜天俊;JosephEdwinKanu;李波;袁月;秦玉玲;宋兵;黄辉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冠状面失平衡与主弯柔韧性和矫正率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胸弯为主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67例患者,其中59例病例资料完整,男18例,女41例,年龄12~18岁,平均(14.2±1.7)岁;随访时间6~13年,平均(8.1±1.3)年.根据末次随访冠状面平衡情况分为平衡组和失平衡组.平衡组53例,失平衡组6例.对比两组之间的年龄、手术技术、主弯Cobb角、柔韧性、矫正率和矫正率/柔韧性.结果:两组的年龄、手术技术、主弯Cobb角、柔韧性、矫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矫正率/柔韧性平衡组为1.40±0.34;失平衡组为1.91±0.32,P<0.01.结论:年龄、手术技术、主胸弯Cobb角、柔韧性、矫正率与术后冠状面失平衡并无明显联系,矫正率/柔韧性比值过大可能是导致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黄岭志;彭焰;梁安靖;叶伟;谌业光;黄东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腹泻A组轮状病毒(RV-A)和腺病毒(Adv)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对2015年1-12月来我院就诊2171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组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抗原检测及分析.结果:2171例腹泻患儿粪便中,A组轮状病毒阳性率17.96%,腺病毒阳性率8.66%,A组轮状病毒和腺病毒双重感染阳性率3.45%.不同性别腹泻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月份是1、2月和12月,阳性率分别为40.78%、32.61%和39.24%.以1月为高;腺病毒感染的高发月份是5月和7月,阳性率分别为15.79%、15.89%;A组轮状病毒和腺病毒双重感染的高发月份是1月和12月,阳性率分别是7.01%和7.29%.>1岁龄~3岁儿童是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结论:A组轮状病毒及腺病毒感染是本地区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原,并且它们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作者:何艳明;梁秉绍;姚淑雯;梁卓夫;龚四堂;周珍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基底硬度在调控肝祖细胞系HepaRG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可能性,为生物人工肝提供肝细胞来源.方法:实验分为4组,分别采用白蛋白-绿色荧光蛋白-报告系统、Image J软件检测细胞ALB的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Alamar blue检测细胞数量.结果:在第4小时,4s组细胞的ALB分别与8s组、16s组、Glas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1,1.389,2.481,P>0.05);在第4天,4s组分别与16s组和Glas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10,12.520,P<0.05),4s组与8s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2.603,P>0.05);在第7天,4s组分别和8s组、16s组、Glas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6,6.725,8.005,P<0.05).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HepaRG细胞在分化前呈单一肝祖细胞样形态,分化后呈现肝细胞样和胆管细胞样形态.Alamar blue检测结果显示在第4和7天,4s组的细胞总数分别与8s组、16s组、Glas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的基底更有利于HepaRG细胞分化.
作者:李甲志;王冰洁;劳建乐;徐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接受动脉瘤夹闭术后,行脑脊液引流对脑血流参数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脑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均接受动脉瘤夹闭术,观察组术后接受脑脊液引流,对照组术后直接缝合硬脑膜.对比2组术前、术后7d时术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2组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收缩期血流峰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峰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7 d,脑脊液红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夹闭后脑脊液引流有助于降低脑血管血流速度,这可能是其对术后脑积水及脑血管痉挛的预防机制之一.
作者:刘振波;杨群福;冯利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采用自创颈椎操对颈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0例予自创颈椎操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60例予普通颈椎操[1]进行康复训练,两组均康复训练9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表面肌电图(sEMG)、经干预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经干预9个月后复发的人数及复发率等的变化.结果:颈椎操康复训练干预1个月后与干预前相比,两组表面肌电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肌电图改变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操康复训练干预9个月后试验组复发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创颈椎操在颈型颈椎病康复中有肯定康复作用,并且优于普通颈椎操.
作者:秦标;王宁;杨丽艳;孟金鹏;杨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 ONFH)是一种好发于中青年,发病隐匿、致残率高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因该疾病早期不易发现,一旦发病未给予及时有效干预,可短期内恶化,导致股骨头坏死塌陷,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尽管传统的多孔金属在ONFH治疗中能够实现较为稳定的生物固定和结构支撑,但也存在与生俱来的缺陷,例如钛金属及其合金弹性模量高、剪切强度和摩擦系数低,其腐蚀产物可导致局部和全身性炎症,甚至导致植入失败[1].金属假体植入治疗ONFH的治疗选择多种多样,但均未达到理想的疗效.
作者:孙福斋;王少华;李琪佳;孙林林;王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抵抗素对HepG2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的关系.方法:50 ng/mL抵抗素及0.5 mmol/L的棕榈酸作用HepG2细胞,利用siRNA技术抑制HepG2细胞AMPKα2亚基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AMPK蛋白磷酸化(P-AMPK-Thr172)水平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蛋白磷酸化(P-ACC-Ser79)水平,尼罗红(Nile Red)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胞内脂质含量.结果:在基础及胰岛素刺激条件下,抵抗素增加ACC2 mRNA的表达水平及胞内脂质含量(P<0.05),降低AMPKα2及肝脂肪酶(HL)mRNA的表达、AMPK及ACC磷酸化水平(P<0.05),对ACC1 mRNA表达无影响(P>0.05).结论:抵抗素可通过AMPK途径影响脂质代谢:脂肪酸合成增加、抑制三酰甘油分解,导致HepG2肝细胞胞内脂质积聚.
作者:罗招凡;李芳萍;程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APRI)与肝细胞癌(HCC)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228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ROC曲线获得APRI值佳截点为1.62,将患者分为低APRI组(APRI<1.62)和高APRI组(APRI≥1.6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及预后.结果:术前APRI值同术前AST、PLT、HBsAg阳性率、肝脏纤维化、门脉癌栓密切相关.低APRI组患者术后总生存率(50%)显著高于高APRI组(31%)的患者(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APRI值、肿瘤大横径、肿瘤数目、门静脉癌栓、肿瘤的TNM分期及分化程度均是影响HCC患者术后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术前外周血APRI值同接受根治性手术的HCC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是其独立的预后因素.
作者:陈昭光;任辉;张佳斌;李志杰;王洪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食管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水平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了6对食管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通过靶基因预测,利用基因本体论(GO)和Pathway进一步分析lncRNA的功能.结果:差异表达(2倍以上变化且P<0.05)lncRNA共680个,其中161个lncRNA表达上调,519个lncRNA表达下调;差异表达mRNA共1472个,其中653个mRNA上调,819个mRNA下调.GO和通路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参与11条可能与食管鳞癌相关的通路,包括翻译后蛋白修饰调节,粘蛋白O型聚糖的生物合成和鞘糖脂代谢途径等通路,主要涉及分子功能、细胞成分和生物过程的改变.通过顺式和反式调控分析发现共有11个lncRNA有cis-调控的靶基因,1个lncRNA有trans-调控的靶基因,3个lncRNA同时有cis-和trans-调控的靶基因.结论: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新疆汉族食管癌组织中lncRNA的表达水平明显改变,差异表达的lncRNA可能通过某些信号通路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对进一步寻找食管鳞癌诊断和治疗相关的新的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光华;郑勇;史贵军;方春晓;程丽云;齐翠花;陈卫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9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患者随机均分为D组和DS组(每组均为48例).当2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RSS)达到3分时,于钻孔处行局部浸润麻醉.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需要实施补救药物的人数、初次使用补救药物的时间、术中患者体动次数、术后恢复时间、患者和外科医师的满意度、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D组相比,DS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明显降低(13.68±3.13 vs.11.82±2.43 min,P=0.002).D组患者需要更多咪达唑仑来达到术前设定的镇静标准(31.25%15/48 vs.12.50%6/48,P=0.023),与D组相比,DS组患者需要芬太尼补救者(10.42%5/48 vs.27.08%13/48,P=0.036)和总需要量(89.48±23.27 vs.125.28±33.52μg,P=0.000)明显减低,芬太尼初次使用时间(18.34±4.45 vs.14.34±3.63 min,P=0.000)明显延长.与此同时,D组患者体动次数明显多于DS组(35.42%17/48 vs.16.67%8/48,P=0.036),术后恢复时间明显长于DS组(17.54±5.92 vs.12.57±5.28 min,P=0.000),且患者和外科医师的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DS组(P<0.05).D组患者术中心动过缓(37.50%18/48 vs.18.75%9/48,P=0.041)和低血压(37.50%18/48 vs.14.58%79/48,P=0.011)的发生率较DS组高.结论:对于监护麻醉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较单纯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术中患者体动和药物补救措施及相关不良反应,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伟;任春光;徐广军;赵勇;刘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快速周转护理模式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66例采用的是骨科病房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运用快速周转的护理模式,为65例患者快速完善术前准备,预见性做好老年并发症的预防和尽早做到坐起、下地站立行走等功能康复锻炼.结果:观察组的床边坐起时间、下地行走时间和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优秀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护理模式可促进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更早床边坐起,下地行走,缩短了住院时间,加快周转,可供临床借鉴.
作者:傅秀珍;陈梦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尿道直出绿激光前列腺推铲式汽切术(PVRP-ST)在高龄患者中的效果研究.方法:回顾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行PVRP-ST的1008例临床资料,入组80岁以上高龄患者90例,根据护理技术特点与手术日期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膀胱痉挛、血尿、排尿困难、尿失禁、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满意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高龄患者PVRP-ST的护理效果研究表明,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增进术后恢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住院满意率等.
作者:陈芳;罗友华;许丹;余芳;杨晓丽;颜夕;陶秀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采用种植体倾斜植入严重萎缩的下颌无牙(牙合)患者,且即刻修复至终修复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可靠性.方法:选择伴有牙槽骨严重萎缩的下颌无牙(牙合)患者10例,各植入4枚种植体,其中双侧后牙区种植体倾斜植入.术后48 h内戴入种植支持式临时树脂固定桥,采用螺丝固位,行即刻功能性负载;3~4个月后永久固定修复.结果:共40枚种植体中,初期扭矩均达到35(N·cm)以上,在术后随访1年以上,种植体存活率达到100%.结论:在下颌无牙(牙合)伴严重萎缩的病例中使用种植体倾斜植入的种植固定修复可获得理想的中短期效果.
作者:杨烁;郭泳彤;张祥成;吴婧漪;周震;王亚敏;何武林;周磊;徐淑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山市2011-2015年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防控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博爱医院2011-2015年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及其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结果:2011-2015年共诊断手足口病患儿31164例,男女比例为1.62:1.每年发病的高峰不尽相同.共收集手足口病患儿标本10147例进行EV71和CoxA16检测,检出阳性2062例,总阳性率为20.32%.2011-2013年、2015年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以EV71为流行趋势,分别占当年总阳性的79.04%、72.46%、81.60%、73.73%;2014年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以CoxA16为流行趋势,占当年总阳性的54.47%.不同年份间EV71和CoxA16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复感染手足口病患儿有1982例,占6.36%.结论:中山市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季节有关,病例主要以临床诊断为主,给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临床识别,将有助于儿童手足口病的治疗和控制.
作者:邓坤仪;范汉恭;黄桑;袁春雷;韦慧雄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Wnt1蛋白对人角膜上皮细胞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人角膜上皮细胞经复苏、培养,连续传代2次后共培养12个T25细胞培养瓶,4个培养瓶一组,共3组,分别加入25 ng/mL的重组人Wnt1蛋白和50 ng/mL的重组人Wnt1蛋白,一组不加入重组人Wnt1蛋白作为对照,于不同时间点(6、24、48和72 h)各取一个T25培养瓶的细胞,计算各组角膜上皮细胞总数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角膜上皮细胞中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在0~48 h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在48 h达到低状态,在72 h有所提高.加入Wnt1后6 h,25 ng/mL组未检测到Cyclin D1蛋白表达,50 ng/mL组Cyclin D1蛋白表达有所提高.在24,48和72 h时间点,25 ng/mL组和50 ng/mL组Cyclin D1蛋白表达均提高,48 h达到高峰,72 h有所回落.添加Wnt1后与对照组比较,25 ng/mL组及50 ng/mL组角膜上皮细胞生长速度均加快,但在6、24及48 h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在72 h差异有显著性.结论:Wnt1蛋白的刺激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增强人角膜上皮细胞Cy-clin D1的表达,且与Wnt1蛋白量呈正相关.Cyclin D1的表达强弱,在角膜上皮损伤修复及其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梨萍;李科;郑振优;宋绪华;李雷;赵楠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估急诊ICU(EICU)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EICU住院的脓毒血症患者共83例,其中脓毒血症组(30例)和脓毒性休克组(53例),从临床病例资料收集PCT、PT、APTT、乳酸、机械通气时间,并进行APACHEⅡ和SOFA评分及相关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测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结果:脓毒性休克组患者的病死率、PT、APTT、APACHEⅡ、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和PCT明显高于脓毒血症组(P<0.001);存活组和病死组比较,APTT、APACHEⅡ、SOFA评分和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死组的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38);APACHE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0.806)大于SOFA评分(AUC=0.765).相关分析脓毒血症的结局与APACHEⅡ、SOFA评分、乳酸和机械通气时间相关(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是评估急诊EICU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理想指标,通过检测脓毒血症患者的凝血功能、APACHEⅡ、SOFA评分、PCT、乳酸和机械通气时间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后.
作者:夏誉;叶素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型(CRPS1)大鼠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1(C组)、模型组2(D组),模型组3(E组).A、B、C 3组予5%DMSO溶液,D组予MIF抑制剂ISO-11 mg/(kg·d),E组予白藜芦醇20 mg/(kg·d);连续腹腔注射14 d.第0、7、14天测疼痛行为,血MIF、TNF-α浓度;第14天测坐骨神经中MIF、ERK1/2和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第7及14天,D、E组疼痛阈值较前明显改善,血清MIF、TNF-α水平下降,坐骨神经MIF及p-ERK1/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且显著低于C组(P<0.05),第7天血清MIF、TNF-α已降至正常,第14天大鼠疼痛阈值也降至正常,与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显著改善CRPS1大鼠模型的疼痛行为,下调MIF和ERK1/2磷酸化水平的表达,通过抑制MIF/ERK信号通路干预CRPS1大鼠的疼痛行为.
作者:郭春燕;石小乐;李倩雨;刘玉珠;吴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免疫反应是指机体对于异己成分或者变异的自体成分做出的防御反应.针对机体自身成分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常导致靶器官的损伤,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autoimmune-inflammatory diseases ,AID)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综合征,包括了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Balo硬化等疾病.由于NMOSD、MS和Balo硬化均与抗体引起的星形细胞免疫异常有关,被认为是抗体依赖性星形细胞疾病.
作者:龙友明;高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巴曲酶敏感程度与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收住入院的单侧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112例(排除全聋及接近全聋患者),根据患者对巴曲酶首剂治疗后血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分为敏感组及不敏感组,比较两组患者听力改善程度及治疗效果.同时设其他药物使用相同但未使用巴曲酶治疗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使用巴曲酶患者听力改善程度及治疗效果优于未使用巴曲酶治疗患者(P<0.05),巴曲酶敏感组患者听力改善程度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不敏感组(P<0.05).结论:使用巴曲酶能改善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预后,巴曲酶敏感患者使用巴曲酶治疗后其预后更好,但具体作用原理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张靖华;吴丽萍;陈英武;钱国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