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君
目的 探讨TST联合外痔切除术与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在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Ⅲ、Ⅳ期混合痔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行TST并外痔切除术,对照组行混合痔外切内扎术.结果 通过对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进行比较观察,表明TST联合外痔切除术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 TST联合外痔切除术比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缪春山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学校麻疹爆发的流行情况.方法 将2016年1月~2月底作为研究时间段,对该时间段内我校麻疹爆发情况实施分析,包括其流行特征、病发情况等,统计其流行情况.结果 年龄12~14岁的患者占比为57.5%多,男女发病率分别为55.0%和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发可见咳嗽、体温升高、流鼻涕等不适症状.结论 相关卫生部门和学校应注意麻疹的疫苗接种,发生相关症状则应该及时隔离并给予治疗.
作者:车尚学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浅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53例allo-HSC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者25例、47.17%.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及术前肺部感染是影响其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因素分析显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影响其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术前肺部感染、性别.
作者:张卉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观察分析去乙酰毛花苷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去乙酰毛花苷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就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乙酰毛花苷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宋明卫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将经肛管切口内括约肌剪切术治疗肛裂与传统治疗肛裂的手术方法进行疗效对比.方法 治疗组采用经肛管切口内括约肌剪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侧方内括约肌挑切术、后正中肛裂切扩术各60例作对照,比较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术后伤口平均愈合时间、肛门控制功能方面,治疗组(A组)均优于对照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复发率上,治疗组(A组)低于对照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肛管切口内括约肌剪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具有愈合时间短、术后不易复发、不影响肛门功能、肛外无切口等优点,值的推广.
作者:李国栋 刊期: 2018年第54期
近年来,在临床医学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多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而在治疗过程中,是否能使用科学合理的在临床医学中,对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其中药物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了有效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人体带来的影响,就要对现当代应用的药物进行深入而又全面的认识,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尽可能降低当代药物的不良反应带来的威胁.
作者:赵晓红 刊期: 2018年第54期
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有许多的欧美国家将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加入到了儿科的护理管理当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几年,我国也开始意识到了风险防范式管理在儿科护理当中的重要性,开始逐渐在日常的护理工作当中开始渗入风险式防护管理,下面我们将主要讨论在儿科的日常护理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我们针对这些风险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力求为今后儿科的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王魏荣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与观察实施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急诊收治的急诊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急诊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实施急诊常规管理基础上加以绿色通道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等项目,观察组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能够有效缩短急诊患者的救治时间,同时可以降低并发症提升患者救治成功率.
作者:廖志林;吴振波;周红平;曹猛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评估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引入结直肠癌围术期护理中的运用成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1月因患结直肠癌而进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43例与对比组41例,试验组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的引导下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组予以常规化围手术期护理;记录且对照相关效果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运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都显著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围手术期对结直肠癌患者施行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可有效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运用效果理想.
作者:赵善平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移植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外科切除手术及游离皮瓣移植手术治疗,指定专科高年资医护人员完成相关操作,记录其疗效.结果 7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均顺利完成切除手术及游离皮瓣移植手术治疗,手术平均时间(2.81±0.21)h,术中平均出血量(225.34±16.17)mL,平均愈合时间(11.31±1.17)d,皮瓣成活率94.44%,患者对面部瘢痕满意率93.06%.结论 游离皮瓣移植术对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具有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
作者:张良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蒙医整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本院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患者采用蒙医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组患者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指标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医整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缩短恢复时间,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和喜格得力根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本院接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合并有肾功能损伤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肾功能损伤Ⅰ期、Ⅱ期各6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hs-CRP、Cys-C、HCY水平检测.结果 研究组中肾功能损伤Ⅱ期患者的hs-CRP、Cys-C、HCY水平>Ⅰ期患者>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血清hs-CRP、Cys-C、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严重程度呈正比,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郭妍;郭旺;于双江;魏影 刊期: 2018年第54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也在不断提升.心肌梗死属于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突然,具有一定的致死率.造成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冠状动脉出现了持续且急性缺血,造成了心肌由于长时间缺血造成的坏死.突发心肌梗死会使患者胸部持续疼痛,并且还会出现心力衰竭、休克等临床症状,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十分大.为了能够对心梗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本文通过对心梗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护理介入治疗,从而分析治疗后的患者心率状态及一些不良反应.
作者:张倩楠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儿童浅Ⅱ度烧、烫伤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我院烧伤科收诊的患儿30例(共计60个创面)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各30个创面),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V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与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7?d、14?d后创面愈合率分别为73.3%、86.7%,均高于对照组53.3%,63.3%,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治疗儿童浅Ⅱ度烧烫伤创面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萌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分析风险因素管理护理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强化对风险因素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不同的护理服务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1.2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因素管理护理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亚飞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究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感染科拥有的护理人员86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了解其职业危害认知度,采取相关的防护措施.结果 研究对象对于职业危害的认知度并不高,导致职业危害发生率较高,而通过有效的防范措施后,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有效提升.结论 医院感染科普遍存在职业危险因素,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提高对职业危害的认知,通过积极有效的自我防护措施,以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黄柏溶液经氧驱动雾化对急性创伤修复模型大鼠FGF、PDGF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大鼠75只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五组,各15只:A组(生理盐水组)、B组(复方苦参黄柏溶液组)、C组(氧疗组)、D组(复方苦参黄柏溶液+氧疗组)、E组(康复新液组).适应性喂养7天后进行造模,于造模成功后的第2天开始给药,在第3、7、10、14天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学变化,用Image?J计算创面愈合率.在第3、7、14天对创面进行标本采集并处死,用ELISA检测标本中FGF和PDGF的含量.结果 创面组织形态学生长:在检测的同一时期,复方苦参黄柏溶液+氧疗组>复方苦参黄柏溶液组≥氧疗组≥康复新液组>盐水组.创面愈合率:在检测的同一时期,复方苦参黄柏溶液+氧疗组>复方苦参黄柏溶液组≥氧疗组≥康复新液组>盐水组.标本中PDGF和FGF含量检测情况:在检测的同一时段,复方苦参黄柏溶液+氧疗组>复方苦参黄柏溶液组≥氧疗组≥康复新液组>盐水组.结论 复方苦参黄柏溶液经氧驱动雾化对急性创伤修复模型大鼠的创面修复有一定促进意义、还可提升组织中FGF、PDGF的含量及提高创面愈合率,且两者的关联可能是因为提高了FGF和PDGF的含量,故而促进了创面的修复.
作者:窦群立;黄雅松;袁韩涛;申海滨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对超声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50例作为Ⅰ组,另选取同期没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50例作为Ⅱ组,均实施超声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Ⅰ组患者硬斑、混合斑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发生率比Ⅱ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软斑及轻度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清晰的反应出颈部动脉斑块与血管中膜的实际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景晶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不良事件的心理原因,为预防不良事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结合抽血中心不良事件的潜意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大多数不良事件都是潜意识造成的低级错误.结论 护士潜意识是不良事件的根源所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单双荷包缝合技术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混合痔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单荷包缝合,给予观察组双荷包缝合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在除手术时间之外的各项临床指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荷包缝合技术应用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明显优于单荷包缝合,值得推广.
作者:曹小强 刊期: 2018年第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