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玉洁
目的 主要是对临床路径在儿科疾病治疗的运用效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方法 选取2015年~2018年本院收治的患有儿科疾病的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儿则是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治疗,终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是实验组患儿家属对相关儿科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儿科疾病的治疗中,有效实施临床护理治疗路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治疗的质量,并且充分改善了医患护患之间的关系,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院医疗质量的提升.
作者:张昆 刊期: 2018年第54期
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也在不断进步.慢性心血管衰竭患者的病情很容易出现反复,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且这种疾病的死亡率非常高,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工作,从而防止这项疾病的进一步扩散,达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而目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帮助患者与护理人员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还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提升恢复的速度,从而在长期的治疗中保护患者的健康安全.因此,本文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进行研究,从而保证在护理过程中达到患者的满意.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我院药品70种作为研究对象,对我院使用药品的情况进行有效分析,根据其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药品管理,然后对前后药品管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强化药品管理,药品问题发生率比改进前低,药品安全管理评分及质量管理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医院药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较多,针对这些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在此过程中加强药品管理,不仅能减少药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还能提高药品管理质量,进而提高药物安全性.
作者:李席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对ADHD(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分型诊治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为ADHD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ADHD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观察组采用中医药分型诊治,比较两组患者多动指数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经过两个月药物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症状均有明显改观,但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的SNAP-4量表症状积分减分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占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DHD治疗中,中医分型诊治能够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调理患儿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状况,所以说治疗效果较西医更为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作者:谢依名;谢林河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左心衰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强心、酸碱平衡调节、利尿、吸氧、改善支气管痉挛以及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及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后的血气值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左心衰老年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增强患者心功能,大幅度减少患者心肌耗氧量,缩短病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袁媛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观察和研究对妇产科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比较并分析不同的护理方法的使用效果.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使其在SDS和SAS评分改变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都比对照组要高出许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要使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所缓解,极大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就要在临床高度注重对妇产科进行人性化护理.
作者:帅兴莲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548例经过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的血常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细胞形态学的复检标准从样本中进行抽样检测,再根据镜检分类,比较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548例标本中,有175例DC异常,占比为31.93%.和人工涂片镜检结果的比较说明,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对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分类较好,对单核细胞分类一般.结论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无法提供细胞形态变化的详细信息,需要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使用,才可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李庆茹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环丝氨酸治疗MDR-TB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MDR-TB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常规及环丝氨酸治疗,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病灶总吸收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64.7%;观察组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5.8%)、肝功能损伤3例(8.8%)、神经精神异常2例(5.8%)、发热1例(2.9%),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5.8%)、肝功能损伤1例(2.9%),无精神异常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环丝氨酸治疗MDR-TB后病灶明显缩小,建议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彭章丽;闫静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研究脑性瘫痪患儿合并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0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小儿神经康复中心住院的脑瘫合并癫痫患儿8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脑瘫不伴癫痫患儿57例作为对照组,探讨脑瘫患儿合并癫痫临床特征.结果 84例脑瘫合并癫痫患儿中,痉挛型四肢瘫40例(47.6%),其次为痉挛型偏瘫21例(25.0%);癫痫首次发作年龄<1岁45例(53.6%),其中痉挛型四肢瘫18例(45%);脑瘫合并癫痫发作类型中,强直-阵挛性发作39例(46.4%),局灶性发作18例(21.4%),婴儿痉挛症13例(15.5%);脑瘫患儿合并癫痫的头颅影像学表现以灰质合并(或)白质损伤为主;脑电图异常以局灶性痫性放电为主.两组的脑瘫类型、头颅影像学及脑电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痉挛型四肢瘫患儿更易发生癫痫,且多数<1岁时发病,强直-阵挛型发作占首位.
作者:余福钱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研究急诊血流灌流治疗百草枯急性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选择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预后.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死率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预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急性中毒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提高痊愈率与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阿记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围手术期肺栓塞预防及可回收腔静脉滤器使用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介入科进行置入可回收IVCF治疗的下肢骨折合并下肢DVT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明确诊断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放置可回收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并在围手术期进行随访.结果 38例均成功置入腔静脉滤器,置入后3周内取出32例(84.2%),转为永久性6例(15.8%),围手术期随访无一例出现症状性或致命性肺栓塞.结论 可回收腔静脉滤器能有效地减少下肢骨折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围手术期肺动脉栓塞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同时避免滤器长期留置体内带来的并发症.
作者:刘春锋;刘赛;李俊红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TST联合外痔切除术与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在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Ⅲ、Ⅳ期混合痔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行TST并外痔切除术,对照组行混合痔外切内扎术.结果 通过对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进行比较观察,表明TST联合外痔切除术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 TST联合外痔切除术比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缪春山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单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和收缩压、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和收缩压、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患者的血压和收缩压、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竭的效果良好,安全性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宇洁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本文将对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TCI)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该疾病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措施.结果 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t-SAH、脑疝、低血压,患者性别及手术对疾病发生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有较多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预见性病情观察,控制血压、保持正确体位、减少手术准备时间等,可以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全举玲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ND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对脑卒中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SD成年大鼠90只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只,A组注射生理盐水,B组移植GND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C组移植神经干细胞,观察移植效果.结果 B组、C组大鼠脑损伤面积、mNSS评分均低于A组,且B组第1周脑损伤面积,第2、3周mNSS评分低于C组;B组缺血区域神经干细胞数量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大鼠利用GND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时,能够减轻神经损伤程度.
作者:吴中华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布托啡诺治疗产妇椎管内麻醉术后寒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在剖宫产时实施椎管内麻醉术后发生寒战的产妇1200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对照组采用1?mg布托啡诺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0.5?mg布托啡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8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0.5?mg布托啡诺治疗产妇椎管内麻醉术后寒战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晶;张玉华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学校麻疹爆发的流行情况.方法 将2016年1月~2月底作为研究时间段,对该时间段内我校麻疹爆发情况实施分析,包括其流行特征、病发情况等,统计其流行情况.结果 年龄12~14岁的患者占比为57.5%多,男女发病率分别为55.0%和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发可见咳嗽、体温升高、流鼻涕等不适症状.结论 相关卫生部门和学校应注意麻疹的疫苗接种,发生相关症状则应该及时隔离并给予治疗.
作者:车尚学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评估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引入结直肠癌围术期护理中的运用成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1月因患结直肠癌而进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43例与对比组41例,试验组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的引导下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组予以常规化围手术期护理;记录且对照相关效果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运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都显著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围手术期对结直肠癌患者施行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可有效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运用效果理想.
作者:赵善平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内镜下止血、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内镜下止血、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12±1.12)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4.43±2.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分别为(1.12±0.43)d与(4.32±1.20)d,差异有统计学以(P<0.05).结论 内镜下止血、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理想,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王霞 刊期: 2018年第54期
目的 探讨微凸底盘联合防漏可塑贴环及造口腰带在治疗造口刺激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肠造口刺激性皮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清洁造口后,常规使用造口护肤粉、无痛保护膜、防漏膏,然后选用水胶体敷料粘贴在肠造口周围,用普通平面造口袋.观察组清洁造口后,使用造口护肤粉、无痛保护膜,然后在造口周围贴上可塑防漏贴环,选用微凸底盘联合造口腰带,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凸底盘联合可塑防漏贴环及造口腰带在治疗造口刺激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曹婧 刊期: 2018年第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