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重症肺炎病人营养支持治疗的疗效观察

徐海江

关键词:老年, 重症肺炎, 营养支持, 疗效
摘要:目的 对于重症肺炎老年患者应用内外营养支持手段干预疾病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 选取38例来我院进行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待患者确诊为重症肺炎疾病后,分组给予两组患者肠内(观察组)、肠外(对照组)营养支持的治疗,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期间的身体营养指征,以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人数,综合评价营养支持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经过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营养指征基本恢复正常,19例患者均未有不良反应出现,各项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身体免疫力较差,通过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患者身体营养情况的改善,提高身体机能水平,使得疾病疗效得到显著提高.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强化降糖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行强化降糖治疗,分析对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6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选取时间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观察组28例患者实施强化降糖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实施标准降糖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25.00%)明显低低于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0.71%),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8.57%,明显明显高于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3.57%),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行强化降糖治疗,可降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但低血糖发生率较高.

    作者:姜华;郑虹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心脏再同步治疗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效果.方法 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提供对症治疗,待其心功能相对稳定后行心脏再同步治疗.结果 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顺利完成心脏再同步治疗,经分析可知治疗后患者PMD、PWD检测值均较之前显著减小,数据对比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利用心脏再同步治疗有利于改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电生理学相关特性,对提高患者疗效、降低病死率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薛镇蓉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中医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从国内知网、生物医学文献、维普和万网中索取资料,纳入中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对比单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根据Cochrane协作网质量评价标准提取资料,采用Reviewmanager5.3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局指标为客观疗效有效率、生存质量、皮疹和腹泻毒副反应.结果 终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96患者,中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组350例,单纯分子靶向药物组346例.11项试验显示客观疗效有效率、8项试验显示生活质量改善、11项试验显示皮疹发生情况、9项试验显示腹泻出现情况,均显示中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组好于单纯分子靶向药物对照组.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漏斗图提示纳入评价的文献存在发表性偏倚的可能.结论 中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较单纯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显示出疗效更优的趋势,可提高客观疗效有效率、改善生存质量,减少皮疹、腹泻不良反应.

    作者:翁霆耀;凌雅萍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多层螺旋CT与胸部X线在诊断周围型肺癌中的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与胸部X线在诊断周围型肺癌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共53例,均行胸部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多层螺旋CT阳性诊断数为50例,胸部X线阳性诊断数为41例,两种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特点比较,CT检查在肿块征、毛刺征、棘突征、空泡及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洞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胸部X线检查(P<0.05).结论 在诊断周围型肺癌方面,与X线检查相比,多层螺旋CT阳性诊断优势更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安平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实施个性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实施个性护理的临床观察.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患者为80例,均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来院治疗,分为两组比较,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进而保证治疗效果,同时能快速的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素馨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影像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影像特征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常规诊断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腹部超声诊断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腹部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腹部检查结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胆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腹部超声诊断的效果更好,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高昆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口腔黏膜病病人护理分析

    目的 探究口腔黏膜病病人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按照姓氏首字母方式,抽选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58例口腔黏膜病病人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结合护理诊断,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58例口腔黏膜病病人护理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43例患者十分满意、13例患者基本满意、2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率为96.55%.结论 口腔黏膜病病人对我院制定的护理措施整体表示满意,因此在今后的口腔黏膜病病人护理中可以将此种护理措施大范围临床推广.

    作者:王永秀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手术引流联合马应龙痔疮栓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

    目的 研究分析在肛周脓肿患者中运用手术引流以及马应龙痔疮栓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共计为84例.通过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手术引流治疗,观察组则是接受手术引流以及马应龙痔疮栓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肛周脓肿患者运用手术引流联合马应龙痔疮栓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治疗有效率更高.

    作者:李浩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我院截瘫病人细菌耐药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休养区截瘫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临床分离细菌的构成及耐药性的状况.方法 通过调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休养区微生物送检情况,根据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菌株,采用DL-96 E、DL-96 NE、DL-96STAPH、DL-96 STREP药敏卡进行药敏试验,并按照CLSI的标准判断病原菌的耐药性,汇总微生物检查结果进行细菌耐药情况分析.结果 检出休养区送检标本检出的细菌数88株,其中耐药菌株数53株,耐药率达到60.23%,尿路感染病人尿液中及褥疮病人分泌物中检出的细菌与指南基本符合.结论 截瘫病人并发症多,病程长,导致细菌耐药性增长,应及时送检标本,先根据我院病种病原学分布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再根据药敏报告及时更换敏感抗菌药物.

    作者:向群;邓克林;杜昌群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小儿疝气患者4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比对照组的要少,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小儿疝气的患者,采取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促进预后,值得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马天林;马惠荣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小儿哮喘患儿1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进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对观察组患儿进行了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然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肺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对小儿哮喘患儿进行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改善患儿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李亚宏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对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病房2015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患者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49%(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病房患者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缓解护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国梅;董梅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PPH治疗反复出血性内痔36例

    目的 探讨PPH治疗反复出血性内痔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应用PPH治疗反复出血性内痔患者36例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25-35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天,36例患者术后出血症状全部缓解,随访3-6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PPH治疗反复出血性内痔具有安全性高、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张李平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比较和评价含莫西沙星(MXFX)方案与含左氧氟沙星(LVFX)方案对复治重症肺结核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比较分析重症肺结核采用含莫西沙星(MXFX)方案、含左氧氟沙星(LVFX)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7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重症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60例,观察组采用MXFX方案,对照组采用LVFX方案.对比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较对对照组在痰检转阴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方面更具有优势,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肺结核治疗方面,MXFX较LVFX治疗方案,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巴桑拉姆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主管道低切高挂法结合清肠愈溃汤对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主管道低切高挂法结合清肠愈溃汤对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10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照组高位型患者采取切开挂线疗法,低位型和马蹄形患者采取切开缝合法,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的手术术式,联合清肠愈溃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伤口愈合的时间.结果:(1)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2)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更短,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主管道低切高挂法结合清肠愈溃汤对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伤口加快愈合,值得推广.

    作者:段向阳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及质量控制探讨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对于临床细菌检验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采集的526份标本进行细菌检验,根据质量控制的应用实施前后,分为观察组(质量控制后)267份和对照组(质量控制前)259份,对比两组临床细菌检验结果,评价细菌检验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细菌检验合格率(96.25%>88.03%)、检验准确率(94.01%>82.63%)、细菌检验过程中的标本采集[(92.18±4.52)分>(82.91±4.86)分]、储存和运输[(91.76±5.02)分>(83.42±4.77)分]、细菌培养[(93.36±4.16)分>(84.19±4.73)分]以及安全管理[(92.85±4.33)分>(85.05±4.14)分]等方面的质量评分相对更高(P<0.05).结论 加强对细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能够显著提高细菌检效果,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张学美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妊高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取,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43%,与对照组的87.34%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产妇产后24h平均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尚莉莉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药学干预对妇产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抗菌药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到2013年7妇产科抗菌药使用情况,随机将调差研究者分为两组,每组44例.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结合相关临床实例总结妇产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将治疗结果绘制成表格.结果 在经过一阶段的治疗以后,从所得的数据上可以看出,治疗组的疗效要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几乎完全痊愈,总有效率达到了99%(P<0.05).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治疗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没有副作用(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女性阴道炎时,使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的治疗及改善,从而缩短治疗时间,其药物副作用也相对较低,应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推荐临床广泛使用.妇产科抗菌药的使用多为预防类药物,抗生素仅占百分之46%.

    作者:徐萍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浅析优质护理在综合内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浅析优质护理在综合内科中的应用.方法:分析综合内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具有计划性、目的性的开展优质护理.结果 我科室在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后与实施前同期比医生护理满意度由82%上升到94%,患者护理满意度由79%上升到92%,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 在综合内科中开展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提升医院的形象.

    作者:江丽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老年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14年8月到2016年9月,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保守治疗,研究组行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平均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1.78%),并发症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31.25%),对照组平均恢复时间为(11.13±3.08)天,研究组平均恢复时间为(9.4±2.78)天,组间差异具有与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应用在老年急性肠梗阻中都有显著的效果,临床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以此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李维伟 刊期: 2018年第45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