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的疗效研究

冯莎

关键词:胎头吸引, 阴道助产, 并发症, Apgar评分
摘要:目的 分析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阴道分娩产妇,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将其随机分为2组:产钳助产55例作为对照组,胎头吸引助产55例作为试验组,比较分娩结局.结果 两组在Apgar评分、助产成功率、无痛分娩率上差异不大,但试验组胎位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4%,低于对照组的18.2%,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胎头吸引阴道助产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助产方式,能减少产妇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研究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早发冠心病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普通冠心病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和预后进行观察.结果 早发冠心病患者遗传史、吸烟史及高血压均高于普通冠心病患者,P<0.05;早发冠心病患者TC、TG、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普通冠心病患者,P<0.05;不良预后患者遗传史、吸烟史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P<0.05.结论 引发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较多,包含高血压、高血脂等,而吸烟史、遗传史等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

    作者:祝河忠;陈佳娟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厄贝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和非洛地平联合用药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162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81)和常规组(n=81).在降糖治疗基础上,常规组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单独用药,干预组采用厄贝沙坦和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用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和血糖各参数的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压和血糖各参数均有所改善,且干预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用药后,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35%,与常规组的11.11%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厄贝沙坦和非洛地平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压和血糖各参数,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祖海亮;吴文昌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不同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对照分析

    目的 观察经桡动脉及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9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8例.A组采取经桡动脉途径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B组采取经股动脉途径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穿刺时间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A组穿刺时间为(6.98±1.84)min,显著长于B组(4.62±1.47)min(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17%,显著低于B组29.17%(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穿刺时间略长于股动脉途径,但并发症大幅减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培书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对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小剂量20mg/L阿托伐他汀治疗,而观察组40例患者行大剂量40mg/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心力衰竭、肝功能异常、皮肤瘙痒等不良情况的人数分别为(3)、(1)、(2),与对照组数量相比有所减少,差异性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的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指标分别是(4.76±0.21)、(1.38±0.04)、(1.84±0.15),较对照组的指标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治疗有不同的效果,但大剂量治疗效果尤为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荣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的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阴道分娩产妇,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将其随机分为2组:产钳助产55例作为对照组,胎头吸引助产55例作为试验组,比较分娩结局.结果 两组在Apgar评分、助产成功率、无痛分娩率上差异不大,但试验组胎位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4%,低于对照组的18.2%,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胎头吸引阴道助产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助产方式,能减少产妇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冯莎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

    目的 通过对用西医和中医方法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中医方法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44例患者入组观察,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西医治疗组将抗生素作为主治药物,中医治疗组采用外敷中药+内服中药的方式治疗.结果 中医治疗组患者的肢体持续肿胀时间为(2.31±0.01)d,疼痛评分为(1.45±0.02)分,恢复效果更优.结论 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应将中医方法作为首选,缩短肢体肿胀的恢复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

    作者:张一驰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化痰宣肺降逆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化痰宣肺降逆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采用化痰宣肺降逆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呼吸功能指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宣肺降逆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张威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皮肤科于2015年3月-2017年10月的凹陷性瘢痕病人86例,采用国产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患者.结果 共治疗的86例中,第一次能量设定为15-20mj,第二次治疗能量可以增加到20-40mj,治疗两次后的显效率为42.65%,有效率是100%,有7例出现一过性色素沉着.结论 国产点阵二氧化碳治疗凹陷性瘢痕的效果明显,而且治疗费用也不高.

    作者:萍萍;白云花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本院100例患者在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之后,出现术后感染的体会,针对现实工作进行研究.方法 将2017年7~11月的100例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诊治研究和体会,按照是否进行特殊护理,将患者1:1分成实验组(50人)和对照组(50人),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体会感想.结果 护理人员知识水平低、患者年龄、手术麻醉方式、患者住院时间等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发生风险事件=的主要因素,针对性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得出的诊治体会等方面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术后感染原因十分复杂,可依据研究结果制定管理措施,从而有效术后感染,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蔡春青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接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5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入院登记薄将其分入研究组(n=65)和常规组(n=60).入院后,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胺碘酮片.观察并统计两组心律失常拮抗效果、心源性猝死发生情况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同时记录两组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用药方案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研究组心律失常拮抗总有效率为84.62%(55/65),高于常规组的46.67%(28/60),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为6.15%(4/65),低于常规组的18.33%(11/60),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9.12±9.53)分,高于常规组的(66.45±9.24)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高于常规组的6.67%,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应用盐酸胺碘酮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心律失常控制水平,减少心源性猝死事件发生,且用药安全可靠,临床普及价值较高.

    作者:吴文昌;祖海亮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降钙素原在恶性血液病发热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析降钙素原在恶性血液病发热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80例,均伴发发热症状,应用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进行早期诊断,对比两种实验室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降钙素原的阳性检出率97.50%高于C-反应蛋白的阳性检出率为88.75%,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降钙素原与恶性血液病发热患者的感染程度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败血症特异性高,可作为早期感染的有效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迺光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分析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未采取细节护理的消毒供应室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12月采取细节护理的消毒供应室作为观察组,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管理措施,对两组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采取消毒供应室细节护理后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消毒供应室中开展细节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各科室的投诉率,提高医院诊疗的质量,促进医院的发展,还能够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琴;冉琼玲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心脏再同步治疗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效果.方法 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提供对症治疗,待其心功能相对稳定后行心脏再同步治疗.结果 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顺利完成心脏再同步治疗,经分析可知治疗后患者PMD、PWD检测值均较之前显著减小,数据对比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利用心脏再同步治疗有利于改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电生理学相关特性,对提高患者疗效、降低病死率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薛镇蓉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我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干预效果.方法 从我市城乡居民中随机选择各150名居民,在健康素养干预前后,分别对其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 在干预前,两组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知晓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干预后,两组居民得分均显著提升,城市居民在基本健康理念和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三方面均显著优于乡镇居民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素干预养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但是,仍然没有取得理想的干预效果,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干预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乡镇、农村居民.

    作者:赵春燕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体会

    目的 研究对泌尿外科疾病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60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为腹腔镜手术患者,对照组为开放性手术患者,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 泌尿外科疾病腹腔镜手术疗效佳,安全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扣居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及质量控制探讨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对于临床细菌检验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采集的526份标本进行细菌检验,根据质量控制的应用实施前后,分为观察组(质量控制后)267份和对照组(质量控制前)259份,对比两组临床细菌检验结果,评价细菌检验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细菌检验合格率(96.25%>88.03%)、检验准确率(94.01%>82.63%)、细菌检验过程中的标本采集[(92.18±4.52)分>(82.91±4.86)分]、储存和运输[(91.76±5.02)分>(83.42±4.77)分]、细菌培养[(93.36±4.16)分>(84.19±4.73)分]以及安全管理[(92.85±4.33)分>(85.05±4.14)分]等方面的质量评分相对更高(P<0.05).结论 加强对细菌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能够显著提高细菌检效果,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张学美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甲状旁腺全切除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综合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全切除手术在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临床综合效果,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借鉴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给予甲状旁腺全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情况、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手术前88例患者中,疼痛患者共计88例,疼痛率100.00%;手术后88例患者中,疼痛患者共计22例,疼痛率为25.00%.手术后的疼痛率明显低于手术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88例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手术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能够有效的改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和相关临床指标,是临床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可靠方式之一.

    作者:邱国春;冷婕;张菠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抑郁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其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的影

    目的 研究分析在抑郁症患者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共计为76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数差异(P<0.05).结果 两组患者的HAMD分数显著低于治疗干预前(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中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抑郁症患者时运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抑郁症状的改善,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赵楠;刘文娟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2015年5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5李例;护理组采取人性化的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后血压控制的效果.结果 在进行护理后的7d,护理组达标为83.6%,对照组达标为67.3%;在进行护理后的14d,护理组达标为74.5%.护理组队护理的满意度为98.2%,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9.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刘亚萍 刊期: 2018年第45期

  •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患有肺结核的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ixed-dosecombination,FDC)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并且探索影响的因素,为证明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安全作出数据分析.方法 我们将在本市定点的结核病防治医院从2014年2月3日到2015年11月30日期间接收的450名首次治疗肺结核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资料,针对这些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分析,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单因素以及多因素的分析,分析药物对ADRS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后的结果发现这450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高达63.5%.多因素非条件的分析证明跟患者本身有糖尿病有直接因素,结论 经过研究表明使用了药物FDC进行治疗后发生ADRS的危险人群就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对各方面的指标多加检测,或者使用更加适合的方案进行治疗.

    作者:吕鸿蕾 刊期: 2018年第45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